歷史很繁,我來把它簡化;歷史很亂,我來把它梳理;歷史很枯燥,我來讓它有趣起來!
公元前206年,原來齊國的貴族,不滿意項羽封的這個齊王,就煽動屬下趕走了齊王,自立為齊王,還聯合趙王,造了項羽的反。項羽哪能忍這個啊,很快就起兵前去平叛,可這叛亂還沒平下來,又傳來一個壞消息,劉邦已經出了漢中,占據了關中。
這又是怎么回事哪,咱們還要從劉邦入漢中說起,當初劉邦被排擠到漢中做漢王,他是一百個不樂意啊。你想想,做漢王他都不樂意,他屬下能高興嗎?就在去往漢中的路上,不少將領士兵都開了小差,劉邦倒也看得開,反正就那么三萬人,跑也跑不了多少。可是有一天有人來稟報,漢王啊,大事不好了,蕭何也跑了!
劉邦一下子就慌了,這蕭何可是和自己最初的戰友,很多大主意都是蕭何幫助拿的,他這一走,不等于斷我一條胳膊嗎!劉邦趕忙派人去追,可還是沒有蕭何的下落,第二天,劉邦正在無精打采的吃飯,蕭何回來了。
劉邦先是大喜,而后怒氣沖天,指著蕭何的鼻子大罵,你這個王八蛋,我一向對你不薄,你跑到哪里去了?
蕭何也不生氣,笑嘻嘻的說到,大王不要生氣,我啊,是給您追一個人去了。
劉邦一愣,這些天跑的人還少嗎,也沒見你追過誰,你說,是誰值得你這么干?
蕭何還是笑嘻嘻,大王,其他跑的人,隨便到哪里都能找到,昨天跑的這個人,可是萬一挑一的人才,他的名字叫韓信。
這里咱們介紹一下這個韓信,韓信不是什么名門望族出身,也是百姓人家的孩子,他和劉邦有一點比較像,就是為人處世大大咧咧不拘小節,也和劉邦一樣的不愿意下地干活,不同的是,他沒有劉邦那樣一個愿意供他白吃白喝的老爹。
韓信從小是老娘養大,家里是有一口沒一口的,他也有自己的辦法,經常去鄉里鄰居那里蹭飯,蹭飯就蹭飯吧,還總是一副吊浪蕩的樣子,弄得很多人都很討厭他。后來他老娘去世了,他也沒錢辦喪事,他就找了一塊空曠之地把老娘埋了。
沒有家庭牽絆的韓信,外出蹭飯的頻率更高了,當時韓信家鄉附近有個亭長,他覺得韓信長的一表人才,以后說不定會有所作為,就邀請韓信去他家里吃飯。這韓信好不容易找到免費飯館,也不客氣,就經常去亭長家里吃飯。這三次五次還行,時間一長,亭長的老婆就不高興了,可礙于老公的面子,又不好直接往外攆。
有那么一次,韓信掐著時間敢去亭長家吃飯,剛進屋,人家已經吃完了。起初啊,韓信還以為自己這生物鐘失調了,可是接連幾次,他都趕上人家吃完飯要刷碗。韓信這才明白,自己是不受待見了,他一怒之下,就再也不去亭長家吃飯了。
雖說一氣之下摔門而出比較有骨氣,可肚子還是餓的,韓信就回到家里,找出了童年的玩具魚鉤去釣魚。也巧,有幾位老大娘在河邊漂洗絲綿,可能是洗衣服任務比較重,她們都帶著午餐。其中有一位老大娘比較好心,她看著韓信那邊釣魚邊手顫的姿勢,又聽到韓信那咕咕作響的腹語,就把自己的午餐拿出一些分給韓信吃。
從此以后,韓信天天去河邊釣魚,老大娘天天都給他東西吃,一直過了幾十天,眼看大娘們的漂洗工作要做完了,可能明天就見不到大娘了,韓信和大娘也有點混熟了,他感激的說到,大娘,您別看我今天這么落魄,有朝一日,我定會重重報答您。
沒想到大娘不樂意了,她把臉子一拉,你堂堂大丈夫不能養活自己,我是看你可憐才給你飯吃,難道是希望你報答我嗎?
被大娘搶白了一通,韓信覺得十分羞愧,低著頭往村里走。這俗話說,屋漏偏風連陰雨,剛走到村口,韓信被村里一個年輕的屠夫攔住了,哈哈哈哈,你小子雖然長得人高馬大,還喜歡帶著寶劍,可我看啊,你就是個膽小鬼。
韓信本來心情就不好,就沒好氣的看了屠戶一眼。結果這屠戶來勁了,你要是有種啊,就拿劍刺我一下,要是怕死啊,就從我褲襠下面爬下去,說完又是哈哈大笑。韓信氣的,手直發抖血往上撞,就想拔劍弄死他。可想想亭長老婆那輕蔑的眼神,還有大娘那可憐自己的語氣,哎,人啊,不能只為了吃飯而活著,我還沒有證明過自己,我的命比你的命更重要。
想到這里,韓信低下身軀,趴在地上,慢慢的從屠夫的胯下爬了過去。屠夫繼續哈哈大笑,滿街的人都發出唏噓的聲音,只有韓信,他覺得自己,比任何時候都高大。
不久以后,陳勝吳廣起義就爆發了,項梁也帶軍渡河北上,韓信果斷的抓住了時機,投奔了項梁的軍隊,當上了軍人,吃上了軍糧。
韓信的軍旅生涯是很平淡的,雖然經歷了不少戰役,可他一直表現平平,后來項梁戰死,他所在的部隊又歸項羽調遣,項羽看他一表人才,又是叔叔的老屬下,就讓他在身邊做個郎中。韓信那個激那個動啊,終于可以接觸高層了,他把自己的一腔熱情都用在了項羽身上,經常的給項羽出謀劃策,提出合理化意見。
可沒想到,項羽根本不聽他的,說來也是啊,本來就是把你當個花瓶,你見過那個主人喜歡聽花瓶意見的?韓信也是有點灰心了,后來在項羽分封天下諸侯之后,他權衡利弊,決定背棄項羽,跟著劉邦一起走了。
也許是韓信的時運未到,他還是沒有入劉邦的法眼,因為暫時無仗可打,韓信只弄到了個管理倉庫的小官。后來也不知道為什么,反正韓信犯事了,估計還是一個不小的事情,因為他們是一個犯罪團伙,還都被判了死刑。
韓信就和同伙一起被壓上法場,準備執行,看著同伙們不斷的身首異處,韓信不禁的腿肚子發抖,腦后嗖嗖冒涼氣。眼看劊子手就沖自己來了,韓信抬頭仰望蒼天,剛要喊幾句豪言壯語出來,就在這時,他看到了滕公夏侯嬰。
韓信知道,這夏侯嬰是劉邦的親信之人,位高權重,反正也是要死了,就干脆搏一搏吧,他扯開嗓子就喊了一句,大王不是要取天下嗎,為什么還要殺勇士?
夏侯嬰冷不丁從死刑場聽到這么一句話,吃了一驚,趕緊制止了劊子手,他看韓信相貌不俗,剛才又出語驚人,就自作主張,放了韓信。碰到了人才,夏侯嬰自然就把韓信推薦給了劉邦,可劉邦對韓信一點都不感冒,吹牛誰不會啊?就像當年我身無分文,也會喊自己出一萬錢去吃酒席一樣,只是礙于夏侯嬰的面子,就讓韓信做了一個管理糧餉的官。
劉邦沒把韓信放在眼里,夏侯嬰可是把他記在心中了,他就跑去告訴蕭何,軍中啊,有這么一個有膽有識的英雄,您以后多留意點。從此以后,蕭何沒事就往韓信屋里跑,和韓信談天談地談文論武,幾次交往之后,蕭何大吃一驚,這個韓信真如夏侯嬰所說,是個人才,大王將來想出關爭天下,這絕對是個好幫手。
蕭何知道劉邦的脾氣,他看不上的人,你也難說服他,就想找個合適的機會,再向劉邦舉薦韓信。這蕭何等得起,沒想到韓信等不起了,那個蕭何總是說他欣賞我,可欣賞到現在,也不向漢王舉薦我。上次是一不留神犯了死罪,再這么憋悶下去,免不得手癢再惹出點什么麻煩,到時候就沒人救我嘍。反正現在每天都會有人跑,我啊,還是趁早開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