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跑者 Mariko Yugeta 今年63歲,這位女性是60歲以上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
3月6日,Yugeta在東京馬拉松比賽中以3:04:16的成績贏得了60+組別的冠軍,背靠背的一周后,她又在名古屋女子馬拉松比賽中以2:58:40的成績完成比賽。
她計劃在四月份的波士頓馬拉松,打破由她本人創造的世界紀錄2:52:01。
Yugeta21歲時,她被1979年東京國際女子馬拉松比賽迷住了。
在接下來的三年里,她一直在訓練,在她24歲的時候,她在東京完成了她的馬拉松首秀,她當時立下的目標就是破3,最終她跑了3:09:21的成績。
從那時起,Yugeta就有了未竟的事業。全馬破3成為她一生的目標。
但后來Yugeta結婚生子,養育了2男2女一共四個孩子,照顧家庭兼顧工作的壓力,使得她只能將馬拉松放在一邊。
隨著孩子們逐漸長大,Yugeta終于有時間來恢復跑步。2000年前后,年過40的她在馬拉松中跑出了3小時30分的成績。
從那時開始,Yugeta每個月幾乎都要跑馬拉松。這一堅持就是10多年。
58歲這一年,Yugeta在大阪國際女子馬拉松比賽上第80次挑戰SUB3,最終以2:59:36秒的成績實現了自己多年的心愿。
2019年11月,Yugeta跑出2:59:15,成為世界上第一個60歲以上跑進3小時的女性。
由于疫情的緣故,進入到2020年以后,很多馬拉松比賽隨之取消,但是Yugeta的訓練量并沒有減少,這反而更讓她專注訓練。
她每月跑700-800公里,用她的話來說,如果我不加強自己的訓練,就不能再跑Sub 3了。
經過長期的系統訓練,Yugeta在2021年迎來大爆發,在短短幾個月的三場馬拉松,她都跑進了3小時:
● 1月31日,大阪馬拉松2:52:13;
● 3月14日,名古屋女子馬拉松2:54:31;
● 4月11日,東京另外一場馬拉松2:52:01,再一次打破了自己的世界紀錄。
在大多數人眼里,老年人已經無法參加跑步這類劇烈運動,甚至膝關節已經發生退變,專業術語稱為發生了骨性骨關節炎,也即關節磨損引發的不可逆的病理改變,其實所謂的關節磨損的本質就是軟骨磨損。
如下圖所示,這層軟骨由于過度損耗,引發炎癥反應,并逐漸發生退變和剝脫,其最終結果是關節表面失去軟骨保護,堅硬的骨面直接接觸,同時骨面下方還有豐富的神經,應力集中自然就會引發劇烈疼痛。
骨性關節炎是老年人關節疼痛,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重要疾病。但Yugeta不僅沒有受到關節退變影響,反而是越跑越健康。
老年人容易發生骨性關節炎
Yugeta是如何養護關節的?
Yugeta在長達幾十年的跑步中卻將膝關節保護得非常好,她不僅月跑量高達幾百公里,而且是60歲以上女性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
Yugeta之所以能取得如今的成就是因為她非常重視身體保養,并且有意識地保持一個可以一生奔跑的身體。
她說:“心肺耐力和靈活性至關重要。這就是衰老過程真正影響人們的地方。”
長期耐力運動使得Yugeta具備良好的心肺耐力,此外Yugeta還非常重視做伸展運動,以保持身體靈活性,這使得她保持了柔軟的身體。
Yugeta每天用斜板進行小腿和大腿拉伸
你需要保持柔軟靈活的身體
Yugeta道出了一個重要真相:
跑者需要保持良好的身體柔韌性(flexbility)和靈活性(mobility)。
從專業定義上說柔韌性是指關節活動范圍,但沒有指出是如何達到關節活動范圍的,是靠被動外力作用?還是自己主動用力?
如下圖所示,靠牽拉帶實現的仰臥抬腿幅度就是被動柔韌性,而自己主動抬腿的能力才是主動柔韌性。
主動柔韌性要以被動柔韌性作為基礎,被動都無法達到的活動幅度,主動更不可能達到;
但被動柔韌性好不代表主動柔韌性就一定好,主動柔韌性加上良好的肌肉力量、動作協調性才能具備良好的靈活性。
靈活性才是運動真正所需要的能力.
舒張的跑姿本質上需要你全身各關節都具備良好的靈活性,這是你自己主動用力展示出來的效果,而不是施加外力作用的效果。
良好的靈活性需要以一定的柔韌性作為基礎,但柔韌性好未必就能展示出良好的靈活性,因為靈活性還需要肌肉力量、身體協調性等等參與。
所以,跑者靈活性好,柔韌性一般不差,但柔韌性好不代表靈活性就一定好。
對于跑者來說,往往對于身體靈活性重視不夠,我們常說人老腿先老,其實還有一句話是人老腿先硬。
腿老往往指的是沒勁兒,而腿硬就是指靈活性不足,穩定性和靈活性都很重要,但靈活性需要優先發展。
身體靈活性如何測試?
1、小腿靈活性測試
研究證實小腿緊張與跟腱疼痛(跟腱炎)、足底痛(足底筋膜炎)密切相關。小腿緊張本身也會導致跑步時,無法利用跟腱彈性,小腿受累較多也更加容易發生酸脹。
測試方法:
單膝跪地,拿一根棍子接觸膝蓋,在腳跟不抬起的情況下,觀察腳尖與棍子的距離;
評價:
如果大于10厘米,說明小腿靈活性良好;
小于10厘米,提示小腿緊張或者腳踝靈活性存在問題。
小腿及跟腱緊張
小腿及跟腱活動度正常
2、大腿后群緊張度測試
大腿后群柔韌性差容易導致肌肉拉傷,邁腿不充分,影響步幅。
測試方法:
仰臥于瑜伽墊上,伸直膝蓋,上抬整個下肢至最大幅度。
評價:
抬起側腳踝垂線位于對側膝關節以下(大腿后群柔韌性差);抬起側腳踝垂線位于對于膝關節以上(大腿后群柔韌性好)
大腿后群柔韌性不佳
大腿后群柔韌性良好
3、臀肌緊張度測試
臀肌是跑步主要的發力肌肉,臀肌緊張會導致蹬地無力和擺腿不充分,這是跑不快的重要原因。
測試方法:
坐姿,蹺二郎腿
評價:
兩側大腿可完全重疊(臀肌柔韌性良好);
兩側大腿無法重疊,只能將一側大腿架于另一側大腿之上(臀肌緊張)。
臀肌柔韌性不佳
臀肌柔韌性良好
4、大腿外側緊張度測試
大腿外側的主要結構是髂脛束,跑步膝的一種類型——髂脛束摩擦綜合征跟脛束緊張密切相關,因此,評價髂脛束以及闊筋膜張肌是否緊張非常重要。
測試方法:
采用側臥位,上腿外展后伸,然后下落,觀察下落位置。
評價:
上腿可接觸地面(髂脛束緊張度正常);
上腿無法下落無法接觸地面(髂脛束緊張),這主要是由于髂脛束緊張拉住了整個下肢,使得下肢無法正常下落。
髂脛束過度緊張
髂脛束緊張度正常
5、髖部緊張度測試
髖部柔韌性不足,是很多跑者無法形成送髖動作,拉不開步幅的主要原因;
測試方法:
仰臥,單手抓住小腿做用力屈髖屈膝動作,觀察另一條腿。
評價:
一側腿屈髖屈膝時,另一側大腿抬起(髖部柔韌性不足);
一條腿可以平放在瑜伽墊(髖部柔韌性良好)。
髖部柔韌性不足
髖部柔韌性良好
6、大腿前側緊張度測試
測試方法:
俯臥,在腿部不用力的情況下,觀察腳跟與臀部之間的距離。
評價:
如果腳跟距離臀部小于10厘米(大腿前側股四頭肌不緊張);
如果大于10厘米(大腿前側股四頭肌緊張)。
大腿前側緊張
大腿前側柔韌性良好
7、胸椎靈活性測試
很多跑者跑步時含胸駝背,呼吸不暢跟胸椎靈活性欠佳關系很大。
測試方法:
側臥,屈髖屈膝,雙手抱頭旋轉軀干。
評價:
肘關節能碰到地面(胸椎靈活性良好);
肘關節不能碰地懸在空中(胸椎靈活性不佳)。
胸椎緊張
胸椎靈活性正常
8、體前屈測試
測試方法:
軀干向前彎腰,看看手能不能碰地。
評價:
手能碰到地面(整個下肢后側鏈柔韌性良好);
手不能碰地(臀肌、腰椎、大腿后側柔韌性不足)。
整體柔韌性不佳
整體柔韌性良好
靈活性訓練三要素
加強靈活性需要拉伸,泡沫軸筋膜放松、主動靈活性訓練,三管齊下。
拉伸可以改善肌肉延展性和彈性,而筋膜是包繞在肌肉外面的結締組織,它具有:
塑形:填充、支撐以及賦予結構形狀;
運動:傳遞和儲存肌肉力量、抗衡阻力和拉力;
供給:新陳代謝、輸送液體、供應營養;
交流:接收和傳遞信號以及刺激等作用,筋膜與肌肉是共生共存的關系。
如果筋膜緊張,那么包裹在其中的肌肉自然就會不太舒服,肌肉代謝廢物的排出和營養物質的進入也會比較困難。
肌肉是有一定體積的軟組織,而筋膜則將其包繞,肌肉可以通過拉長來改善延展性,而薄薄的筋膜顯然靠拉伸是不管用的,這就好比一張A4紙,你不可能靠拉伸將其變軟,但是如果你不斷地搓揉A4紙,那么這張A4紙就會變軟。
而泡沫軸或者筋膜槍是放松筋膜的常見方式。
改善身體靈活性的三個步驟
1、足踝小腿放松
小腿后側拉伸
小腿后側深層肌肉拉伸
小腿后側拉伸
小腿后側拉伸
小腿外側拉伸
小腿泡沫軸放松
2、大腿放松
大腿前側拉伸
大腿后側拉伸
大腿外側拉伸
大腿內側拉伸
墊上拉伸
大腿前側拉伸
大腿內側拉伸
大腿泡沫軸放松
3、髖部放松
臀肌拉伸
髖部拉伸
腰部拉伸
臀部泡沫軸放松
瑜伽是最好的主動靈活性訓練
很多人將瑜伽僅僅視為拉伸運動,這是對于瑜伽的誤解,瑜伽表現為很多拉伸動作,但瑜伽絕不等于拉伸。
瑜伽與拉伸有什么區別?
拉伸是借助體重或者外力增加關節活動范圍,但瑜伽卻是通過主動發力來增加關節活動范圍,所以拉伸時你一般出汗很少,因為拉伸并不需要你用很多力氣,但上完一堂瑜伽課,你卻氣喘吁吁,大汗淋漓。
在主動發力的過程中,能真正鍛煉人體的靈活性,所以我們發現拉伸可以發展肌肉彈性,但在改善主動靈活性訓練方面作用有限,因此對于跑者來說,瑜伽是特別好的主動靈活性訓練。
此外,我們一直強調跑者要多練力量,跑步后要多做拉伸。
瑜伽可以同時改善力量和增強柔韌,相當于合二為一,另外瑜伽還可以改善體態,糾正柔韌性差、力量不足、身體左右側不平衡等問題,從而間接改善跑姿。
只有身體靈活性提高了,力量改善了,你才可以展現更靈活協調的跑姿。
Yugeta對于營養與恢復的極度重視
除了重視身體靈活性,Yugeta也非常重視營養與恢復,她有意識地吃對血液和肌肉有益的東西,如肝臟,金槍魚和雞肉,以保證充足的蛋白質以及鐵,她每天喝兩升水。
正是這種對訓練生活中細節的關注,使她保持了柔軟的身材和良好的體能,讓她的每月跑量與頂級專業運動員相當。
她每月跑量可達800公里,她每天睡八個小時,她經常進行針灸和治療性按摩。
訓練所導致的疲勞產生后,接下來就是恢復,這也是真正的精英選手與普通大眾跑者在意識和行為上的重大差別。
越是高水平訓練越重視恢復,同時恢復措施多種多樣,你需要多管齊下方能最大限度促進恢復,提升能力與預防受傷。
多管齊下才能促進恢復
Yugeta用事實證明
長期跑步與膝蓋健康是不沖突的
總體來說,跑步有利于關節健康,但過量、高強度的跑步也有可能引發關節問題。
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生命科學部的研究人員,前后歷時10多年、調查了9萬名跑步與和步行鍛煉者。
結果發現:跑步能夠明顯的減少人們患關節炎的風險。
科學家認為跑步之所以能相對地降低人們發生關節炎的風險,很可能是由兩個原因導致:
一、跑步增加了關節韌帶強度和軟骨厚度;
二、跑步可以產生相對有效的減肥效果,而減輕體重可以減少對關節的壓力。
當然,作者最后也提出:關節部位有傷的人群,還是等待癥狀緩解后再跑步為好。
這些研究無一不說明,正確的運動有助于延長關節壽命,而不當的運動才有可能導致關節磨損。
任何運動,不僅僅是跑步,只要錯誤進行都會導致身體傷害。
本文講述了Yugeta在長期高跑量并且達到高水平的情況依然能夠保持膝蓋健康的故事,這說明只要方法合理,跑步與保持膝蓋健康完全可以完美統一,“跑步百唯傷膝”是錯誤說法。
當然,個體與個體之間差異很大,我們可能永遠無法企及Yugeta,但我們可以學習Yugeta保持膝蓋健康的秘訣,那就是重視營養與恢復,重視身體靈活性。
你是如何保持膝蓋健康的
說一說你的訓練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