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跑者跑步時會經常遇到這種情況——跑起來身體發沉、心率偏快、呼吸很喘,不得勁兒。
總的來說,就是表現為同等配速下自己感覺更累,也更容易疲勞,那么遇到這種情況,能不能跑?該不該跑呢?
如果繼續堅持該如何跑呢?
在狀態不佳的時候堅持跑步會發生猝死嗎?
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解釋一下跑步時狀態不好這個問題。
造成跑步時
狀態不好的五大原因
1、訓練本身就會導致身體狀態不佳,這很正常
其實,對于訓練比較系統、認真的成熟跑者來說,跑步時身體狀態感覺特別好的時候并不會很多,甚至可以說,感覺身體狀態一般或者不好的時候占大多數時候。
這里首先要給跑者介紹幾個非常重要的概念
第一個——競技能力(performance):
能力代表著你的競技實力,也即你的底子和厚度,跑者常說自己具備全馬400、330水平,其實想表達的意思是就是具備全馬跑進4小時或者3個半小時的實力。
只有通過認認真真、扎扎實實的訓練,你的競技能力才能獲得提升。
但競技能力能不能表現出來,受到疲勞、恢復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當你一直持續進行中高強度訓練,你的競技能力肯定能從中獲得提升的,但由于此時身體比較疲勞,你的競技能力就不一定能表現出來。
有時候,一些跑者訓練認真,比賽卻由于種種原因沒有比好,我們就說發揮失常了,也即沒有發揮出自己應有的競技能力。
第二個——競技表現(preparedness,又可以稱之為準備狀態):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跑步時的狀態,你能跑多快跑多遠,從根本上說是由你的競技能力(performance)決定的,但也受到天氣、疲勞、恢復等等其他很多因素的影響。
競技表現好,肯定是需要競技能力好提供支撐,但競技表現不好,不代表競技能力就一定差,假如身體比較疲勞、恢復不足,那么競技表現與競技能力的表現可能就不匹配,
這是完全正常的現象。所以,我們在賽前要減量訓練,目的是充分消除疲勞,從而讓競技表現達到最佳水平。
講了上述兩個基本概念,跑者就可以理解為什么很多時候我們跑步時感覺自己狀態并不是很好,那時因為成熟跑者每天都堅持訓練,且訓練量或者強度也比較大,此時由于身體比較疲勞,所以競技表現不好;
雖然你的狀態不好,但通過艱苦的訓練,你的競技能力卻是在慢慢地、潛移默化地提高,只不過因為疲勞,無法表現出來而已,或者說你感覺不到而已。
當代運動訓練運動能力—運動表現—疲勞模型
所以說,跑者認為自己經過訓練沒有提高,其實說的是自己競技表現不好,但競技能力卻是在實實在在地、按部就班地提高,只不過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如何才能讓競技能力表現出來呢?
在賽前通過減量訓練,加強恢復,調整狀態,你就能在比賽中表現出最佳的競技表現。
競技表現為什么在比賽時能表現出來,根本原因是在于你通過訓練,競技能力的得到提升,再加上合理的調整狀態,這個時候你就在比賽中充分展示出的你的最佳競技表現,進而實現PB了。
所以,跑者感覺自己跑步時狀態不佳,如果你是屬于長期堅持訓練的跑者,那么這種狀態不佳是完全正常的,因為你不可能指望每次訓練你都精力充沛,狀態上佳,那是不現實的。
2、由于長期從事腦力工作導致中樞或心理疲勞
跑者感覺自己跑步前狀態不佳,第二種情況是由于工作時都是腦力勞動,導致中樞神經系統一直處于高強度工作狀態,從而引發中樞疲勞或者心理疲勞。
現在很多職業都是以伏案工作為主,所以我們工作一天,四肢肌肉都沒怎么動,但你卻感覺自己很累,這種累的感覺與跑步跑久了所導致的四肢肌肉累是不一樣的。
腦力勞動的累是中樞疲勞的表現,而四肢肌肉的累是外周疲勞的表現。但腦力勞動的累也會讓我們在跑步之前感覺自己跑步狀態不佳。
這個時候,如果你堅持出去跑一跑,讓大腦放空一下,讓四肢肌肉活動起來,心跳呼吸加快,就可以很好地消除中樞疲勞,這個用專業術語表達為“交互抑制”,也就是說通過四肢肌肉活動,可以讓大腦得到充分休息,我們稱之為積極性恢復。
所以當我們工作一天感覺自己累覺不愛的時候,不要躺尸、不要玩手機、不要追劇,而是堅持出去跑一跑,跑完之后你立馬會感覺自己身神清氣爽,腦子特別清醒,完全沒有跑步之前大腦昏昏沉沉的感覺,這就是運動改造大腦。
3、天氣原因導致狀態不佳
氣候條件不佳也是導致跑步時狀態不佳的重要原因,大家都知道黃梅天、夏季跑步十分難受,能夠在那種氣象條件下堅持跑步的跑者都是真愛。
因為高濕高溫環境會明顯影響散熱,從而導致跑步時配速明顯下降。
4、生活作息規律受到干擾引起的狀態不佳
如果我們正常的生活作息受到干擾,此時去跑步當然也會感覺到狀態不佳,生活作息受到干擾的情況就太多了,比如睡眠不足、失眠、飲酒、吃得太飽不消化等。
5、身體處于疾病狀態
當我們身體處于疾病狀態,比如感冒、腹瀉、低燒等等,如果此時堅持去跑步,哪怕就是小跑一下也會感覺很難受。
有時候我們精心準備一場馬拉松,但賽前吃了不習慣的食物,鬧肚子,感冒啥的,導致功虧一簣,這種情況其實比比皆是。
跑步時狀態不好能跑嗎?
如何應對?
跑步時感覺狀態不好,還能跑嗎?
其實這個問題并不能用是或者否來作一簡單回答,那就把問題太過簡單化了,我們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針對訓練所導致的正常生理性疲勞
對于堅持訓練的成熟跑者來說,由于訓練所導致的生理疲勞從而引發跑步狀態不佳,是完全正常的現象,這個時候堅持跑步當然沒有太大問題。
你只需要注意一點,一般不要連續兩天承受一模一樣的高強度大運動量負荷。
因為如果連續兩天訓練負荷相同,并且訓練負荷都是相對比較大的,那么這樣非常容易導致身體過度消耗從而導致衰竭或者過度訓練。
比如你今天進行了15公里拉練,你感覺比較累,那么明天你就不應該再進行同樣15公里的拉練,你可以跑個8-10公里調整一下。
今天跑了間歇跑,明天就不要再跑間歇跑而是慢跑或者練力量,這就是訓練安排的藝術,訓練就像彈琴,高低錯落,抑揚頓挫才有意思,始終只是一個調怎么可能演奏出美妙的音樂呢?
所以對于連續訓練導致的身體狀態不佳,跑者可以堅持訓練,但需要對于訓練做出調整,比如降低負荷,變換練習內容、強度等等。
2、由于長期從事腦力工作導致的中樞或者心理疲勞
由于一天高強度腦力工作所導致的中樞神經系統疲勞,那么跑步是最好的緩解方式。
通過交互抑制,你可以很好地消除工作所帶來的身心俱疲的現象,這也是為什么很多跑者享受夜跑的原因,通過夜跑,消除一天工作疲勞,洗個澡美美睡上一覺,第二天滿血復活開啟新的一天的工作。
對于腦力工作導致跑步前感覺身體很疲勞的情況,建議是要堅持跑步,但此時不要強度過大,時間過長,以輕松慢跑20-30分鐘為主,跑完之后,你會發現整個人都輕松多了,之前的疲勞感一掃而光,這種感覺相信伏案職業的跑者都體驗過。
3、天氣原因導致的跑步狀態不佳
對于天氣原因比如高濕高溫導致的跑步狀態不佳,人人平等,主要看個人意志力,此時完全可以堅持跑步,但需要降低強度,縮短時間,避免發生中暑等情況,現在已經進入秋季,這是最適合跑步的季節,這個問題其實也就不存在了。
4、生活作息規律受到干擾以及生病引起的狀態不佳
對于這種情況導致的跑步時狀態不佳,當然我們的建議是暫停跑步。
因為帶病堅持運動,以及在生活作息被明顯破壞的情況下比如飲酒后第二天去跑步,發生猝死以及其他意外的風險很大,很多跑步猝死的悲劇事件追溯原因,往往就是跟跑者跑步前飲酒、發燒等有關,此時大強度負荷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總結
跑步時天公作美、身體狀態上佳的情況其實沒有想象中那么多,我們總能感覺自己的狀態時好時壞,這本是正常現象,此時能不能跑步不能一概而論,而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總體來說,適當降低運動負荷,變換運動方式,或者暫停運動,是最穩妥的處理方式,也是避免猝死以及其他意外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