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80篇:【教研有味】之教育寫作與科研選題
中山市教研室/郭躍輝
今天,我們開始了在華中師范大學為期四天的培訓,該培訓是《教師教育論壇》雜志主辦的,主題是“課題研究與教育論文撰寫”。其實不論是課題研究還是教育論文寫作,我都積累了一些方法技巧類的東西,特別是論文寫作,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獨特的套路與方法。但是聽了專家的講座之后,我的感覺是喜憂參半。喜的是,自己的一些想法、做法與專家教授的指點有高度的相似性;憂的是,我的方法和套路還停留在“方法”層面上,沒有達到“方法論”的層次。因此,我今天最大的感受是:如何從“技”上升為“道”,即如何從技巧方法的總結,上升為理論探究,將是我未來思考的方向。
上午,我們有幸聆聽了《教師教育論壇》雜志副主編陳蘭枝博士的“教育論文寫作與教師專業發展”的講座。陳博士的講座本身就是一篇非常好的教育論文,該論文圍繞講座主題,首先講述“為什么要寫教育論文”,其次講“如何寫好教育論文”,接著講“論文寫作的常見問題”,最后講“為什么要出版教研成果”。我曾經從“實用功能”“記錄功能”“價值功能”三個層次概括教師寫作的重大意義,這一點與陳博士說的“學校內部的硬性要求”“滿足職稱評定條件”“追求自身專業發展”“表達教育生活體驗”是有較大的相似之處的。印象最為深刻的當屬陳博士講到的“教師專業成長的關鍵事件”,這一點我深有體會。第一次在期刊雜志上發表論文、第一次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第一次被人大復印資料轉載論文、第一次出版教育專著等等,這些是我寫作過程中的關鍵事件。這些事件既是過去努力的結果,同時也開啟了面向未來的大門。
對一線教師寫作最有幫助意義的,還是“如何寫好教育論文”。陳博士首先講教育寫作的幾種體裁,依次介紹了教育敘事、教育隨筆、案例評析、教育論文等幾種形式,我個人的劃分是三種,即教育隨筆、教育案例和教育論文,我是將“教育敘事”納入到“教育案例”范圍之內的。不過陳博士講“教育隨筆也要有一些理論思考”時,我覺得還是很有道理的。不論是教育敘事還是教育隨筆,都不是簡單的流水賬式的記敘文,而是帶有自己對教育問題思考的理性認識。至于教育論文,我以前沒有從“方法論”的高度思考過。陳博士指出,論文寫作要有問題意識,有理論依據,觀點鮮明,論證嚴謹,達到模式化、方法論的高度。前幾條基本上都能夠做到,但“達到模式化、方法論”的高度還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
講到題目時,陳博士認為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點,例如題材熱門、問題聚焦、認識深刻、立意獨特、觀點鮮明、矛盾對立,并且舉了一些生動的例子來說明。我作論文培訓講座,主要是從規范性和藝術性兩個角度進行分析。所謂規范性,就是論文的標題要“像論文”。現在看來,我對標題的研究還停留在經驗總結的層面上,而陳博士概括的這幾個點,可以說是上升到了對“標題原理”進行研究的高度。我認為啟發意義非常大。此外,陳博士還講到了內容摘要和關鍵詞的撰寫,前置性閱讀、了解教育期刊、出版教研成果等方面,也很有收獲。
下午聽到的是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田友誼的“教育科研課題的發現與提出”的講座。類似的講座我也做過不少,但相比之下,還是感覺自己的研究停留在經驗總結的基礎上,接地氣的要求可以滿足,但缺少一定的理論支撐。田教授認為,行動研究是一線教師從事教科研的主要方向,而教育科研課題存在著求新求異、求大求全、追風追潮、穿鑿附會等問題。這個概括看似普通,其實際上包含著對教育熱點的反思,而這種反思僅靠常識是不夠的,還需要進行理論思辨與調查研究。確定科研課題最根本的辦法是:先劃定大致的范圍,然后聚焦到具體的問題,接著進行文獻查詢,最后形成假設并凝練題目。這個辦法既有高度的概括性,同時也有很強的實踐指導性。說白了就是培養問題意識、掌握研究方法、細化研究內容、提煉研究成果,一線教師最難的恐怕就是提煉研究成果了。田教授認為,好的科研題目包含了研究對象、研究范疇、研究方法三個部分,這個內容與陳博士提出的論文題目的幾個要求是相通的,這也是我的盲點所在。
如何發現教育科研課題呢?田教授提出了始于教育問題、注重選題過程、注重選題來源、選題的思路與策略、選題的標準等內容。這些內容的理論性與實踐指導性很強。例如選題的過程,我的同類講座的內容是如何從教育熱點、教育經驗中發現選題,但田教授提供給我們一套可操作性的方法體系,他以“教育評價研究”為例,一步一步從“學生評價研究”細化到“低年級學生發展性評語的實踐研究”,這種方法就帶有了“程序性”的特點,容易操作。再比如說選題來源,田教授提出了理論演繹、實踐發現、專業接觸、規劃選題四個點,尤其是前兩點,田教授又從五個方面進行一一解說。理論演繹主要包括關注已有成果、發現理論空白、介入教育爭議、反其道而行之以及在閱讀、審視理論的過程中構思、研究問題;實踐發現則包括發現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矛盾困惑疑難中發現問題、捕捉實踐火花、總結教育教學經驗、關注教育焦點和熱點等。這些不僅僅是我們在進行課題研究時所忽視的內容,同時也是我指導課題研究過程中沒有思考到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