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生正處于身心迅速發(fā)展和學習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階段,處于思想品德和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發(fā)展上得到有效幫助和正確指導。初中思想品德就是國家為適應學生這種需要而開設的一門綜合性的必修課程。課程的基本特征是思想性、人文性、實踐性、綜合性。
思想品德課是學校德育的主渠道,課堂教學中如何深入貫徹課程的基本理念,實施課程的目標是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師必須研究的重要課題。在十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就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基本課型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現(xiàn)簡單總結如下。
一、思想品德課教學課型的簡單分類
二、不同類型的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基本特征與主要功能
(一)新課的基本分類及各自的特征與功能
1、新課
(1)新課是指在課堂四十五分鐘有限的時間內(nèi)通過多種教法與學法,依據(jù)特定的課標內(nèi)容,結合教材和多種課程資源,幫助學生完成相關學習任務,達到一定學習目的的教學活動。
(2)基本特征:教學內(nèi)容是學生之前未接觸過或未系統(tǒng)接觸過的,新課與新課之間、課內(nèi)各部分之間存在一定的邏輯和遞進關系,教與學的行為更強調學生掌握認知規(guī)律等。
(3)主要功能:幫助學生完成各課的學習任務,達到課標規(guī)定的各項學習目的。
2、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課
(1)基本特征:教學內(nèi)容相對集中于道德、倫理、心理健康等;以情感體驗、價值引導、道德學習和實踐、心理輔導、品質培養(yǎng)等為主要線索和依托;更側重于培養(yǎng)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等。
(2)主要功能:對學生進行良好心理品質和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確的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們優(yōu)化性格特征、陶冶情操、提升品格。
3、知識積累和常識學習課
(1)基本特征:教學內(nèi)容相對集中于法律常識、國情國策等;以一定的專業(yè)知識、規(guī)則秩序、常識、道理等理論性較強的內(nèi)容為主要線索和依托;知識具有較強的科學性、準確性;在知識或常識的基礎上實現(xiàn)教學的三維目標等。
(2)主要功能:對學生進行法律常識的教育,幫助學生初步形成適應現(xiàn)代社會生活所必需的法律意識,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依法維權的能力;對學生進行社會發(fā)展常識和我國基本國情的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社會理想,增強社會責任感,立志做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復習課的基本分類及各自的特征與功能
1、復習課
(1)基本特征:知識與內(nèi)容為重復新課所學部分,容量大于新課,更加強調方法與技能,并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2)主要功能:幫助學生梳理、綜合、歸納總結、拓展遷移所學內(nèi)容,或延伸訓練、提升學生能力,或應對相應的考試。
2、單元復習課
(1)基本特征:復習內(nèi)容以課或單元為基本范圍,知識要點、體系、結構的分析與總結力求詳盡、系統(tǒng),重難點的把握趨向于縱向深入。一般適用于迎接階段性考試或中招備考中的第一輪復習。
(2)主要功能:幫助學生歸納總結并掌握一課或一單元的基本知識、核心內(nèi)容、框架體系等,為相繼進行的綜合復習、專題復習、模擬訓練打下堅實基礎。
3、綜合復習課
(1)基本特征:復習內(nèi)容以一個學期、一個學年或幾個學年甚至跨學科為基本范圍,知識的整合、能力的提高、方法的培養(yǎng)等強調縱向聯(lián)系與歸納總結。一般適用于期中、期末或中招總復習的第二輪復習階段。
(2)主要功能:指導學生系統(tǒng)地將某一個或幾個學段的一些有關聯(lián)的知識或內(nèi)容進行總結、歸納,按照某一主題或線索進行整合,達到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并在考試或解決問題中學會一般的綜合法、聯(lián)系法,能夠發(fā)散思維、多角度思考問題。
4、時政專題復習課
(1)基本特征:復習的重點不僅僅局限于教材或所學知識,而是重點結合一些國際國內(nèi)或地方時政及相關重大主題,聯(lián)系課標及所學知識進行的復習,一般需要以多個專題的方式分散進行。復習的目的是指導學生對時政進行分析理解,并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主要功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關注社會熱點、關心國家大事、熱心家鄉(xiāng)建設等基本品質;培養(yǎng)學生以敏銳的洞察力和獨特的視角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應對各種考試,做好應考前的“熱身”,體現(xiàn)思想品德課的基本學科特點。
5、專項復習課
(1)基本特征:針對性更強。專項復習一般是在中招備考的第三輪復習中使用,重在就各種題型進行單獨訓練,也可以是對某些學生普遍有疑難的試題解題方法進行專項指導。如漫畫類試題解題方法指導、辨析題基本方法指導等。
(2)主要功能:以某一個點為切入口,幫助學生突破主觀或客觀難點,在方法和能力上得以有效提升,屬于拔高性訓練。
6、模擬測試及講評課
(1)基本特征:在深入研究學生將要參加考試的試題題型、命題理念及指導思想、原則等的基礎上,選取或命制高質量的模擬卷,組織學生進行模擬考試,并通過改卷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通過評講試卷解決問題的復習方法。突出特點是模擬性、預測性、實用性、撥高性。
(2)主要功能:幫助學生預演考試,及時發(fā)現(xiàn)考試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并提前解決;預測考試的趨勢、方向,并對學生進行應對方法、策略的有效指導。
(三)公開課與常規(guī)課的特征與功能
1、公開課
(1)公開課主要包括:優(yōu)質課、示范課、觀摩課、匯報課等。
(2)主要特征:授課過程中增加了教師、專家、領導聽課,并以一定的標準對課的內(nèi)容、形式、效果等進行評價。
(3)主要功能:對參與聽課者具有引領性、示范性、啟迪性等作用,授課者則更加重視新穎性、特色性、完美性,體現(xiàn)學科特點和改革前沿性成果等。
2、常規(guī)課
(1)常規(guī)課是指教師針對相關教學內(nèi)容,結合教學進度,依據(jù)課程標準、學情及相應的評價機制、方案,有步驟、有組織,系統(tǒng)、完善地進行的教學活動。
(2)主要特征:重視實效性、針對性,強調對學情的分析和分層教學等。
(3)主要功能:夯實基礎、提高能力、完成教學任務、應對考試或其他評價要求。
三、新課與復習課各種類型的基本課型初探
(一)思想品德課的基本課型
1、基本流程:導入——新課——小結——反饋
2、基本教法:情景教學、活動探究、啟發(fā)式教學、問題法教學、以案說法、以例說理等。
3、基本學法:自主合作探究、歸納法、演繹法、邏輯推理、辯證分析等。
4、基本邏輯順序:感性——理性;現(xiàn)象——本質;認知——明理;激情——導行等。
(二)新課公開課與常規(guī)課的基本課型
1、新課公開課的基本模式:
(1)激趣導入。
(2)探究新知(創(chuàng)設情景,搭建平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解決問題,達到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
(3)小結新課(采用靈活的方式小結新課)。
(4)反饋延伸(可以是實踐訓練,也可以是拓展延伸)。
原則與基本要求:選材精準、問題設置恰當、學生思考探究的空間大、強調生成性等。
2、新課常規(guī)課的基本模式。
模式一:自學式。
(1)舊知復習回顧。
(2)學生自學新課(教師指導)。
(3)教師精講釋疑(學生對自學內(nèi)容融會貫通)。
(4)師生共同小結。
(5)反饋訓練落實。
(6)遷移拓展延伸。
原則與基本要求:重難點突出(避免學生眉毛胡子一把抓、精講時強調重難點)、自學方法指導為先、反饋環(huán)節(jié)強調全面性、延伸訓練要有針對性。
模式二:問題式
(1)設問導入。
(2)以問導學。
(3)構建知識框架。
(4)以題促反饋落實。
原則與基本要求:問題設置合理恰當(激發(fā)學生興趣、切中教學內(nèi)容的關鍵)、教學內(nèi)容分析透徹、習題設置針對性強等。
(三)復習課常規(guī)課的基本課型
1、單元復習課的基本模式 。
(1)總結并構建基本知識框架體系。
(2)匯總基礎知識、基本觀點。
(3)“落實”重點知識和核心內(nèi)容(一般包括背誦和試題訓練兩種方式落實)。
(4)“突破”難點部分(一般以辨析或與其他內(nèi)容綜合比較的方式突破)。
(5)練習題訓練并反饋提高。
原則與基本要求:知識結構體現(xiàn)框架性(綱要);基礎知識匯總突出系統(tǒng)全面性;重難點落實與突破強調針對性(與考試接軌)等。
2、綜合復習課的基本模式
(1)明確主題(比如環(huán)保、文化、消費者權益、未成年人保護等)。
(2)整合課標或教材中的所有相關內(nèi)容。
(3)系統(tǒng)“落實”(復習鞏固)基本知識與觀點。
(4)圍繞主題進行習題訓練。
(5)反饋并查缺補漏,綜合提高。
原則與基本要求:綜合性主題涵蓋面較寬并有拓展的余地;綜合內(nèi)容的總結要系統(tǒng)、完善;重視對學生發(fā)散思維、整合能力的培養(yǎng)。
3、時政專題復習課的基本模式
(1)精心選取時政專題(當年或當時或本地區(qū)的社會熱點或重大主題,也包括常規(guī)熱點)
(2)全面深入分析熱點(注意符合學生的特點和認知水平)。
(3)聯(lián)系課標或教材(回歸考點)。
(4)試題預測和訓練。
(5)反饋提高。
原則和基本要求:專題的選擇要精準;回歸考點要把握核心內(nèi)容;習題訓練要體現(xiàn)教學和評價的三維目標等。
4、專項復習課的基本模式
(1)精心確定專項訓練的項目或試題,并對學生進行測試。
(2)組織學生自我查找差距和存在問題。
(3)精講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
(4)再訓練提高。
原則與基本要求:項目的選擇既要體現(xiàn)普遍性,又要突出針對性;習題的命制或選取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講解要重視方法指導和能力培養(yǎng)。
5、模擬測試與講評課的基本模式
(1)模擬測驗。
(2)批改試卷。
(3)分析試卷整體情況(包括難易程度、命題理念、考查重點、試題特點等)。
(4)精講學生答卷中的普遍問題。
(5)學生之間互教個別的個性問題。
(6)師生共同思考后,寫心得。
原則和基本要求:模擬題要精選高質量的,評講過程要重視方法的指導和能力的提高;要重視師生的反思環(huán)節(jié)。
(四)公開復習課的基本課型
公開復習課只要針對不同的復習階段,結合常規(guī)課的一般模式進行即可。如果是有一些特殊指向和要求的公開復習課,可根據(jù)要求進行,基本模式不需固定或格式化。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課堂教學的基本課型或模式是圍繞教學目標確定的,對它的探索和研究是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促進課程改革,但絕不可以此束縛課堂教學,成為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桎梏,唯有將其靈活地與具體教學內(nèi)容相結合,才會使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效果錦上添花、畫龍點睛。
(作者單位:鄭州市第三十四中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