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第九課 少年的權利(2課時)
課型
新授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相關法律規定,明確自身權益。
2、由生活中的實例來體驗自身權益的存在。
重點
認識和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有關權利的規定。
難點
生活中常見現象與“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有關權利的規定的關系。
教學模式
四環節
教學方法
講授、討論
教具
教
學
步
驟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一、引入:(1-2分鐘)
14歲的小馬已經長得五大三粗了,但成績很差,書讀得不好。失望之余,父親宣布:你已長大了,我不管你了,你自己出去找事養活自己。
父親的說法對嗎?
我們來看看書上是怎么說的。
二、提示目標:(3-5分鐘)
1、未成年人的含義。A
2、保護未成年人的重要法律有哪些?B其中為保護未成年人專門制訂的法律叫什么?C它規定了對未成年人哪四個方面的保護?D
3、知道未成年人的權利E及其例子。F
4、未成年人享有公民的一切權利,對嗎?G
5、保護少年兒童的國際性公約叫什么?H
三、學生閱讀課本,初步熟悉教材。(3-5分鐘)
學生思考、議論。
學生抄寫在課本P70后齊讀。
看書P70-73、思考。
教
學
步
驟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四、新授:(20-25分鐘)
1、未成年人的含義。
未滿18周歲的公民。(先來回顧一下前面提到的例子,父親的說法不對,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小馬還是個未成年人。為什么?他還未滿18周歲。)
與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各方面都還沒成熟,容易受到傷害,所以國家制定了一些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主要的有……
2、保護未成年人的重要法律有哪些?其中為保護未成年人專門制訂的法律叫什么?它規定了對未成年人哪四個方面的保護?
保護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專門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四方面保護: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
3、知道未成年人的權利及其例子。
父親的說法不對,是由于小馬還是未成年人,更由于他侵犯了小馬的權利,違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有關規定。大家在P71中把我們未成年人擁有的權利劃一下。除此外,隱私權也是大家很重要的一個權利。大家把它補為第17條。
這其中大家比較容易搞混的是名譽權和榮譽權。一般來說,名譽權也就是我們說的名聲,是每個人都有的,通常說的“把某人名聲搞臭”就是指名譽權受到侵害。而榮譽權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它通常由一定的組織授與有貢獻或有能力的人。如“三好學生”,“種養能手”……
4、未成年人享有公民的一切權利,對嗎?
未成年人擁有廣泛的權利,但有些權利由于未成年人的年齡或能力的問題并不擁有。大家想想,有哪些是成人才有未成年人不有的權利?(選舉權、被選舉權……)當然,未成年人也有一些成年人沒有的權利。
5、保護少年兒童的國際性公約叫什么?
學生個別回答,正確后全班在P73劃出。
五、練習:(10分)
認真聽教師講解,掌握新知識。
舉手、個別回答問題。
教
學
步
驟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1、下面這些現象分別侵犯了未成年人的什么權利,或該未成年人行使了什么權利,在后面的橫線上填上這些權利的名稱。
不聽課被打耳光使聽力下降______;
父母不經自己同意翻看自己的日記______;
父母讓小宇退學去做保姆以補貼家用______;
班主任扣押同學的信件______;
向學校舉報在宿舍中偷東西的人______;
發現作文選有自己的作文,但自己卻不知情______;
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家產傳男不傳女______;
班主任取消不聽話學生的“三好學生”稱號______;
教師撕掉搗蛋學生的課本______;
恨某人,造謠說他是小偷______;
給某人取外號,使他受大家的嘲笑,氣哭了______;
上學時遲到了,在門衛處登記時用班長的名字______;
在超市被當作小偷扣押并搜身______;
被從陽臺上掉下的花盆砸傷______;
影樓不經自己同意用自己的相片做廣告______;
2、練習冊P76-77
六、課堂小結:(2分)
七、作業布置:(1分)
1、做完練習冊內容。
2、把練習1中的例子填到P71各種相應權利的后面。
學生看題,結合所學知識進行思考,對問題進行逐一回答。
聽老師講的同時回憶本節內容,加深印象。
板
書
設
計
第九課 少年的權利
1、未成年人的含義。A
2、保護未成年人的重要法律有哪些?B其中為保護未成年人專門制訂的法律叫什么?C它規定了對未成年人哪四個方面的保護?D
3、知道未成年人的權利E及其例子。F
4、未成年人享有公民的一切權利,對嗎?G
5、保護少年兒童的國際性公約叫什么?H
課
后
記
領導
審閱
意見
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