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豪
編輯|島島
期數:2166
來源:人和島會員
近期,筆者讀了一篇名為《寶馬宣告“數字化豪華”轉向:焦點由車轉向人,中國成轉型前哨站》的文章,其中寶馬大中華區總裁高樂拋出了寶馬的新定義——“數字豪華”。
“數字化對我們影響非常深遠,它也會重新定義什么叫奢華、豪華。”在高樂看來,此前豪華車是通過設計(包括內外飾的精致)和動力表現等來進行定義,但現在這種時代已經過去了。
同時,高樂也對4S店的功能做了新的定義。在他看來,現在的4S店應該是品牌的體驗中心而不是承擔著銷售任務的銷售中心,隨著顧客購買方式逐漸轉移到線上,銷售功能是可以數字化的。
從數字化轉型來看,寶馬品牌也做了一些基礎工作,如在經銷商層面,寶馬從2019年開始在全國推廣“BMW網絡領創項目”,對經銷商網絡進行軟件和硬件的全面創新升級。通過這個新平臺,寶馬將原來分散的各個板塊整合起來,極大地提升了運營效率。
圖片來自百度,僅為配圖所用
曾經一度,大家都在談論4S店的發展前景,無論是行業專家還是一線經銷商各抒己見。而作為汽車行業的知名品牌,寶馬有這樣的轉型,也引發了筆者對經銷商4S店未來發展的思考。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加速了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也推動了4S店對傳統業務的改變。客觀上講,客戶線上購車已經成為可能,如各品牌和4S店都開始創建展廳VR看車,客戶可以通過互聯網詳細了解多品牌、多車型的性能、配置等有效數據,也能夠從感官上對車型構成基礎體驗。通過這些行為,客戶在心里已經產生了一定的決心,線下進店只不過是進一步印證和體驗內心決策,然后決定是否購買。
疫情期間,各品牌、4S店都開展了互聯網直播銷售活動,同時車企也開始與頭部互聯網平臺進行合作,雖然完事開頭難,但終也是有一定收獲的。從這樣的案例中不難看出,未來4S店將逐漸成為體驗中心而非銷售中心,這樣的趨勢是發展的必然結果。
對于客戶而言,未來線下進店更偏向于對自己喜愛的車型進行實際合適,而非需求的開發。從這個層面看,4S店承擔的將變為客戶體驗中心以及客戶車輛交付任務。
圖片來自百度,僅為配圖所用
仔細觀察會發現,現在有些汽車品牌在發現線下網絡時,增加了城市體驗中心的招募。在筆者看來,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4S店以往以銷售為主的功能性,同時也是在探索新的營銷模式。
近幾年,汽車銷售市場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放緩,呈現出下滑趨勢,退網的經銷商越來越多。為了填補市場空白,部分汽車品牌廠家只能接盤,自己負責銷售、售后,如東風日產、上汽大眾、長安汽車等。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這也是對未來汽車市場的一種探索,再加上造車新勢力的推動,加速了4S店現有經營模式的改變。在筆者看來,4S店銷售板塊新的銷售模式很快就會出現,經銷商同仁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再看4S店的售后板塊,現在能夠支撐其產值的主要是事故車業務,占總產值50%或以上的比比皆是,也成為4S店提升業務的主要途徑,這表明4S店的保有客戶、活躍客戶、忠誠客戶都在減少,客戶流失更加嚴重。
網絡化、價格透明化、服務透明化等給4S店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再加上汽車產品質量的不斷提升,只要客戶正常保養,車輛需要維修的項目就在減少,這也為售后業務的產值留下了難題。特別是今年9月車輛保險再一次改革,事故車流向誠信經營的社會修理廠成為可能。因此,4S店想要繼續生存,就要有新的想法和做法。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大勢所趨,造車“四化”也是必然取向。做過新能源汽車的人都清楚,靠售后盈利的可能性不大,能保本不虧損就已經很樂觀了。但隨著汽車智能化的發展和普及,未來很大程度上會減少車輛事故的發生,這就為4S店的售后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
因此,此前有很多業內同仁都在探討獨立售后,多品牌共享的模式,筆者認為是有可能實現的。
好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