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方百里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于學習音樂或者是學習藝術的孩子們來說,打好基礎是很重要的。
他在采訪時提出了一個現如今十分常見的現狀:今年考三級,明年考八級。這樣的孩子們最后可能只是拿到了一張證書,但是對于一些樂理知識,音樂情感等等學習音樂最為重要的東西,完全沒有學習到。對此現象,方教授表示:把進度放慢,不要著急!在今年三月份的全國兩會上,政協委員李心草也針對現在音樂教育的亂象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學生學習的內容只針對一些考試和比賽,甚至有一些孩子的真實水平根本沒有達到證書上面寫的等級水平,只是能夠演奏十級難度的那一首樂曲,完全沒有感受的藝術教育應該給孩子帶來的樂趣和美好。我國著名鋼琴教育家周廣仁也曾說過,“我是最反對跳級的?!彼J為,鋼琴的每一個等級的編排都是有意義的,每一級都有新的知識,而跳級則會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漏掉很多東西,聽上去進步很快,但是實際上對于孩子并沒有益處。跳級只是表層的現象,實則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巨大的:孩子的基礎不牢靠,沒有一步一個腳印的收獲每個級別相應的能力,揠苗助長,急于求成,最后事與愿違。郎朗的恩師朱雅芬教授也不止一次地強調打好基礎的重要性。當時郎朗的父親也對郎朗學琴的進度提出了疑問,但是朱雅芬教授說:“急什么,將來有你快的時候?!?/span>無論是音樂,還是任何一項藝術的學習,都不應盲目追求速度。音樂學習中有一句非常形象的話: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所謂基礎,其實就跟平時蓋樓房打得地基一樣,地基打不牢,等到建到高層的時候,大樓肯定是不穩定的。因此,如果沒有扎實的基礎功底,可能在學琴的前期,看不出來什么影響,但是一旦提高了難度,那么孩子所有的短板都會暴露。那么在今后的學習中,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而如果在學琴的前期放慢速度,把基礎打牢,那么到了學琴的后期,進步就會非常明顯,并且會進步飛速。除此以外,音樂學習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由易到難,技術會得到提高,同時,對于音樂的理解也會得到提高。太過追求速度,其實很多時候會讓孩子忽略音樂中的美好,進而喪失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這也與我們學習音樂的初衷背道而馳。因此,每當遇到愿意為孩子打好基礎的老師,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一定要好好珍惜。現如今的音樂教育陷入了一個十分焦慮的階段,家長們想要快速看到成果,使得有一些老師也開始“速度至上”的教學模式,夸張一些說,一節課學一首新曲子,根本不管孩子掌握得怎么樣,或者孩子的技術有沒有達到。這樣的老師看上去教學效率很高,但是教學效果卻不一定好。有時候孩子學得太快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厚積薄發的道理想必大家都懂,只有前期做好了積累,孩子以后的藝術道路才能夠閃閃發光!如果你也認為學藝術最應該打好基礎,就請點亮文末右下角的“在看”,并把文章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看到打好基礎的重要性吧!
三大音樂教學法師資培訓
奧爾夫、柯達伊和達爾克羅茲
游戲互動融入教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