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工藝流程
1.3.1溝槽邊坡根據現場土質情況,應在開挖過程中,實測土質類別,在有放坡條件的個別區段,個別不設支撐的地段最陡坡應按規范規定放坡。溝槽深度超過5m的路段要分層開挖。
1.3.2溝邊堆土高度不得超過1.5m,且距槽口邊緣不小于0.8m。
1.3.3溝底要求呈天然土層,并按圖紙要求對墊層進行處理。
1.3.4溝槽開挖選用機械開挖,并按機械臺數和人數組合最佳操作面,分段開挖,在有條件的地段盡可能按由淺到深的順序進行開挖。
1.3.5每挖一段清底一層,并同時抄平,在邊坡上打好水平控制木樁。
1.3.6挖掘管溝底槽時,溝底留出15—20cm暫不開挖。待下道工序進行前抄平開挖,對破壞了的天然土層,要先清除松動土層,用砂等符合設計的土質填至標高,夯實。
1.3.7當遇到積水時,排水或人工抽水應保證下道工序進行前將水排除。
1.3.8敷設管道前,應按規定進行排尺,并將溝底清理到設計標高,并挖出工作坑,接口工作坑采用人工開挖,且工作坑必須滿足接口施工工藝要求。
1.3.9溝槽開挖至設計標高后,必須仔細驗槽,如有特殊工程地質現象,應及時通知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確定處理方案。
1.4臨時便橋
在管溝開挖橫穿馬路處,需要搭設臨時便橋,根據現場開挖實際情況,鋪設鋼板作為臨時通道,便橋兩側用鋼腳手架搭設護欄,保證人員車輛行駛安全。
2、 管道基礎處理
2.1 管道基礎采用原土夯實, 之上是50cm 3:7灰土墊層(壓實系數不小于0.96), 3:7灰土回填前一定要拌和均勻,掌握好含水量及虛鋪厚度,確保每層達到規定的壓實度,待熱力管道安裝、水壓試驗及接頭保溫合格后、再鋪設200mm厚中砂。
3、管道安裝
3.1管道安裝工藝流程圖
3.2管材驗收及焊條采購
管段焊接采用的焊條為E4303(J422)、同時應符合如下規定:焊條的化學成份,機械強度應與母材相同且匹配,兼工作條件和工藝性;焊條質量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鋼焊條》的規定;焊條應干燥。采購焊條使用前要經業主及監理工程師批準方可進場。
(1)將管口的毛刺和管內雜物清除干凈,以減少管道的沖洗量,檢查坡口是否符合焊接工藝要求及坡口兩側的清理質量,坡口表面不得有夾層、裂紋、加工損傷、毛刺及為焰切割熔渣等缺陷。本施工項目的鋼管焊接坡口為V型,管道坡口按設計要求預留。
(2)熱力管道施焊的焊工必須是參加過鍋爐壓力容器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后的持證人員,對人員所持的證件須進行嚴格檢查,無證或證件不在有效期內的人員不得施焊;
(3)由于管子接頭是在地面焊接,在挖操作坑時,盡量挖大一點,管底距工作坑底深度大于350mm,確保便于操作和檢查;
(4)檢查安裝機具是否配套齊全,工作狀態是否良好。
(5)焊條使用前進行烘烤,烘烤溫度為150~2000C,烘烤保溫時間為1.5小時。
管道安裝前,管節應逐根檢查,編號。下管前應先檢查管節的質量,合格后方可下管。
安裝方向與開挖方向相同,由低向高施工,安裝前應先確定檢查井的位置,然后確定第一節管節的安裝位置。采用人工配合機械安裝,安裝前將管道按設計規定擺放,位置應便于起吊及運送。管節下入溝槽時,不得與支撐及槽下的管道相互碰撞,溝內運管不得擾動天然地基。
管道焊接前每個焊工先進行試焊,待檢驗合格后方可展開正式焊接,焊接采用手工電弧焊,焊縫全部采用單面焊接,雙面成型工藝。焊接時,對焊接頭預先點焊,每個焊口應有三個臨時焊點,各焊點要牢固,焊工運弧要均勻慢行,收弧位置要準確。每個焊口分多次焊接成型,焊縫根部應進行封底焊接。第一層焊縫根部應均勻焊透,不得燒穿。各層接頭錯開,每層焊縫的厚度宜為焊條直徑的0.8~1.2倍,不得在焊件的非焊接表面引弧。成型后焊縫高、縫寬要一致,焊縫紋路要均勻,不得出現漏焊、氣泡、焊瘤、夾渣、咬邊等缺陷;
彎點至接口的距離不得小于管徑,且不得小于100mm。
管段焊接應先修口、清根,管端端面的坡口角度,鈍邊、間隙、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定,不得在對口間隙內夾條或采用強力組對縮小間隙后施焊。
對口時應使內壁齊平,宜采用長300mm的直尺在接口外壁周圍有順序貼靠,錯口的允許偏差應為5%管壁厚,且不得大于2mm。為防止焊接時飛濺的焊渣燒壞保溫管,須用加水苫布或膠皮布覆蓋工作點兩側各500mm的保溫管。
管子焊接時,施焊現場應防止穿堂風。當焊件溫度低于0℃時,應將施焊處的鋼管兩端20mm范圍內加熱到15℃左右時方可施焊。
管道焊縫定位焊接后,清除渣皮進行檢查,對發現的缺陷去除后方可進行焊接;對因故中斷焊接的焊縫,繼續焊接前應清理并檢查,消除發現的缺陷后方可繼續施焊。
焊接完成后應立即去除焊縫渣皮、飛濺物,清理干凈焊縫表面,然后進行焊縫外觀檢查。管道焊口檢驗按(CJJ28-2004)的規范進行。
個別管道焊縫不具備水壓試驗條件時,必須進行百分之百無損探傷檢驗。
進行水壓試驗的管道焊縫按百分之三十的比例進行無損探傷檢驗。
根據圖紙及標準圖注明的井室尺寸放線施工。井室開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機一次性開挖。如遇地下水時采用集水坑集水、水泵抽水。
井室地基處理:基坑開挖后原土夯實,做500mm厚3:7灰土墊層至底板墊層底,壓實系數不小于0.96,處理范圍為底板邊緣外500mm。
檢查井積水坑澆筑素混凝土。
(1)回填前,應對基礎、地下防水層保護進行檢查驗收,并辦好隱檢手續,經監理工程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土方回填工作。
(2)填土前應將基坑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雜物清理干凈,必須清理到基礎底面標高,將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漿、石子等雜物清除干凈。
(3)施工前根據工程特點、填料種類、設計壓實系數、施工條件等合理確定填料含水率控制范圍,虛鋪厚度和夯實遍數等參數,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回填參數應通過壓實試驗來確定。
(4)施工前,應做好水平標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如在基坑或管溝邊坡上,每隔3m釘上水平橛。
(1)檢驗回填土的質量有無雜物,粒徑是否符合規定要求,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地范圍內,含水量偏高,采用翻松,晾曬或均勻摻入干土等措施,如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采用預先灑水潤濕等措施。
(2)回填土應分層鋪攤,每層鋪土厚度應根據土質、密實度要求和機具性能確定。一般蛙式打夯機每層鋪土厚度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層鋪攤后,隨之耙平,回填土每層至少打三遍,打夯應一夯壓半夯,行行相連,縱橫交叉
(3)在回填和壓實過程中,對任何導管、管道等應采取可靠的保護措施,以免導管及管道產生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