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方養生指南#
目前,癌癥已成為全球第一大致死原因,是全球難以治療的疾病,每年死于癌癥的人數高達1,200萬,其中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宮頸癌最為常見,約占全部惡性腫瘤的70%~80%。
人們所說的癌癥是泛指所有惡性腫瘤,它的原因是正常細胞在物理、化學、病毒等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導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變轉化成了癌細胞。
癌細胞是由正常細胞轉變而來,是癌癥的病源,癌癥細胞與正常細胞不一樣,它有無限增殖、可以轉化和易轉移三個特點。
能夠無限增殖并破壞正常細胞組織,還會局部侵入周遭正常組織,甚至經過體內循環系統或淋巴系統,轉移到身體其他的部分。
癌癥與心血管疾病、意外和事故一起構成了當今世界三大死亡原因,是當前嚴重影響人類健康,威脅人類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
它生長迅速,能侵犯周圍組織,還能向周圍蔓延擴散,有強大的破壞性。對機體除了產生阻塞壓迫癥狀以外,它還可能影響基因器官的正常和功能,造成了人們的死亡。
從古至今,我國都有著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如今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當然,人們的觀念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可值得一提的是,對于一些老年人來說,他們卻依舊無法改掉這一個好的習慣。
我們大家都生活的一個大環境中,根據很多統計顯示,生活中的有些病其實是“省”出來的,這和自身的習慣有著一定的關聯,尤其是對于這幾個省錢的習慣或許會導致疾病的到來。
很多病是“省”出來的!提醒:4個省錢習慣或會“喂”出癌細胞
省電(不開油煙機)
如果家中長期做菜而不使用抽油煙機,或者長期住在不通風處,都會增加患患肺癌的風險,此外,對不抽煙卻罹患肺癌病患而言,因生活周遭的吸煙者眾,被動吸入二手煙,也會讓非吸煙者罹癌率大增。
曾經有專家做過相關試驗,當食用油被加熱至150℃時,就會生成丙烯醛,這是一種有刺激氣味的物質,可以對鼻、眼、咽喉黏膜造成不小的刺激,嚴重的可誘發鼻炎、咽喉炎、氣管炎等疾病。
省錢(舍不得浪費飯菜)
長期吃剩飯剩菜可能會誘發癌癥,因為飯菜長時間放置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如果人體長期攝入一定量的亞硝酸鹽會對自身器官造成損害,還會刺激到癌細胞,癌細胞會不斷增殖并擴散,容易誘發肝癌、胃癌等惡性腫瘤疾病。
其次,剩菜剩飯中還會滋生大量的細菌、病毒,人體在進食后會引起腸道內菌群的失衡,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腹脹等不適的癥狀,不利于人的身體健康。
省物件(舍不得扔久用的日常品)
竹木餐具的使用壽命是半年,家用筷子最好每周消毒一次,把清洗后的筷子用開水煮30分鐘,或用微波爐消毒2~3分鐘即可。
有些“漆筷”中含有鉛、鉻等重金屬,經煎炸后,會有重金屬中毒和致癌的風險。
另外,毛巾也不例外,毛巾是纖維織物如果長時間使用,深入纖維縫隙內的細菌,很難清除,用久了的毛巾,又臟又硬,會成為新的污染源,嚴重影響皮膚健康,為使用的舒適度考慮建議三個月左右換一次。
省油 (久放的食用油不扔)
大多數人對食用油保質期的概念不是特別清楚,我們往往會認為,食用油包裝上寫的保質期是18個月或者更長,在這個期間,油的品質都是良好的。
普遍認為“沒過期”就是安全的,“過期”了就一定有害,其實,食用油的品質不能完全取決于保質期,也要注意食用油的日常保存方法。
放了很久的油不建議大家再吃,它能生成聚合物并與人體內的蛋白質和脫氧核糖核酸發生反應。
使蛋白質的結構變異,導致變異蛋白質的細胞失去正常功能并向初期癌細胞轉化,丙二醛聚合物能阻礙脫氧核糖核酸的復制并使人的老化過程加快,所以不建議再食用。
結語:
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為很多人都管不住自己,所以要堅定自己的想法。
而且不要輕易的放棄這些好的飲食習慣,每天的飲食也應該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能量來規定。
但是癌癥預防大于治療,因此,大家在平時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并不是能省則省,有一些疾病的確是省出來的,一定要及早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