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栓又稱缺血性腦中風,中老年人發病率較高。國內外醫學統計資料表明:腦血栓的致死率幾乎占所有疾病的第一位,堪稱老年健康的“頭號殺手”。
最近幾年由于各方面原因,導致腦血栓發病人群逐漸增多,而且趨于年輕化,有數據統計:我國每年大約有250萬人會出現腦血栓問題,因腦血管疾病去世的人約在160萬左右,這樣的數據令很多人為之震驚,同時也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相信大家都知道“病從口入”的道理,其實很多疾病都是由于飲食不健康引起的,腦血栓也是如此,如果你平時飲食不注意,出現腦血栓的幾率就會增加很多,因此想要遠離該疾病,就要及時調整飲食結構,少吃一些不健康的食物。
01腦血栓的前兆表現
① 突發性眩暈:眩暈是腦血栓征兆中常見的癥狀,可發生在任何時候,特別是高血壓患者更要注意。
② 哈欠不斷:患缺血性腦血栓病者,80%發病前5~10天會出現哈欠連連的現象。
③ 鼻子出血:多次鼻子大量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尿血,可能在半年之內會發生腦血栓。
④ 步態異常:老年人的步態突然變化、伴有肢體麻木無力,是發生腦血栓的前兆信號。
⑤ 血壓異常:血壓突然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時,是發生腦血栓的前兆;血壓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時,是腦血栓形成的前兆。
⑥ 睡覺時流口水:如果發現老人在睡覺的時候,經常流口水,而且還老往一側流,那這個時候,也要引起注意。因為腦血栓會導致,咽腔局部肌肉功能出現不協調,導致流口水。
02血栓“大戶”被揪出,是肥肉的5倍,醫生:常吃,血管或許扛不住
——酒
酒精這類飲品是血栓罪魁禍首,比肥肉更嚴重喝酒會導致血壓升高,因此會導致腦或腦出血,酒精刺激血管內皮受損,經常喝酒血管會變脆,最終誘發腦梗或腦出血。
——肉質加工品
這類食物包括火腿,臘肉,香腸等,其中含有大量的食鹽、防腐劑等,再經過風干持續發酵,甚至需要烤制,煙熏等很多工序才能制成。
因此,雖然味道很美,但食用過多就可能會由于攝入的鹽分或者其他添加劑過多,而使得血壓變得不穩定,然后誘發腦梗、血栓等疾病。
——咸菜、腌菜
咸菜、腌菜等是老年人最喜歡的食物,許多喜歡吃重口味的人也經常吃。然而,如果這些高鹽食物攝入過多,可能會誘發高血壓,增加血管壓力,并使血管壁發生損傷。
研究發現,保持高鹽飲食的人,更容易突發心腦血管疾病,所以我們平時的飲食盡量保持清淡,少吃高鹽食物。
——含糖量高的食物
含糖量高的食物并不單單是指白砂糖、冰糖等糖類,還有一些甜點、飲品、奶油等一些糖分較高的食物。根據臨床研究,我們可以得知,當人體長期食用含糖量過高的食物,那么患上糖尿病的風險就會大大提升,對血管的傷害也會更大,更容易導致血栓。
——反式脂肪酸
如果吃太多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同樣會增加患三高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比如人造奶油,人造黃油,人造脂肪,植物奶油等等,都屬于反式脂肪酸。
03比較容易得腦血栓的4類人群,你在其中嗎?
1. 飲食不健康的人:頻繁進食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容易進一步升高人體血脂,使血液變得粘稠,從而導致血栓的發生。
2. 缺乏運動的人:久坐不動,血液流通不暢,新陳代謝減緩,這會增加血栓的風險。
3. 高血壓患者:高血壓是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之一,如果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不好,就容易引起腦動脈硬化,從而導致患者腦血栓的形成。
4. 勞累過度或休息不好的人:勞累過度或休息不好易引起血壓波動或血液動力學發生改變,易引起腦血栓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