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二次復發會導致腦組織再次受損,因此對于預防腦梗復發是重中之重。腦梗急性發作期間進行有效治療后則進入恢復期,雖然腦部神經有所損害,但是部分神經是可以恢復的,對于治療可以恢復的神經,需要結合康復訓練以及二級預防,才能預防腦梗復發。
●沒有控制血壓
腦梗的引發無論屬于首發還是復發,血壓升高屬于誘發腦梗發作的危險獨立因素,當血壓升高后會增加腦梗復發風險,當腦梗患者首次發作后,則需要監測血壓高低,多半腦梗患者同時患有高血壓。
但是由于腦部的血液循環機制是具有調節作用的,因此少數腦梗患者可能會出現血壓降低的現象,而腦梗發作后降壓幅度過大會造成整個腦部處于低灌注狀態下并且還可能造成腦白質疏松,增加腦梗發作后并發癡呆的機率,所以若想預防腦梗復發,那么降壓不能急于求成,宜緩慢合理降壓。當舒張壓保持得當,能夠減少腦梗復發的危險性,并且還能夠降低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
●沒有控制血脂
腦梗復發的TC(膽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會高于首次發作水平。TC會導致凝血水平升高,易造成血液濃稠度上升,增加血小板聚集的機率,同時還會導致腦血管粥樣化斑塊的生成;LDL-C水平上升同樣也會引發血小板聚集,還會導致白細胞發生變形,影響到血液流動速度,引發血液凝結,由此導致血栓增多。血脂代謝異常反應均會刺激血管內皮細胞,增加動脈硬化風險,故而會增加腦梗復發的機率。
因此有效降脂能夠作為保護因素來防止腦梗復發,所以針對腦梗患者的二級預防建議中,應密切關注血脂變化并在合理使用藥物以加強對血脂水平的控制,當血脂保持在平穩水平時能夠顯著降低腦梗復發的機率。
●沒有按時服藥
腦梗患者應長期堅持按時按量服用抗血栓藥物,能夠降低腦梗以及其他心腦血管疾病不良事件的發生機率。對于抗血栓藥物的使用,通常會開具阿司匹林或者氫氯吡格雷這兩種藥物進行二級預防,但是患者依舊出現腦梗復發。
出現該情況則稱之為“藥物抵抗”,目前尚未找到具體機制,但這種現象的出現應該是由可能因素——服藥依從性低引起的,其原因包括對自身的病情關注度不夠,在發生不良反應時沒有及時更改用藥方案或者是由于經濟條件的影響而導致的。因此按時服用抗血栓藥物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預防腦梗復發。
對于腦梗死治療暫未有特效藥,臨床上數據提示合理使用抗血栓藥物能夠有效降低腦梗復發,因此合理地早期或長期使用藥物治療,針對個體病例實施個性化治療方案,在目前來說仍然是防止腦梗復發的有效治療,并且占領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對于患者在服藥過程中出現不耐受現象時,應及時更改二級預防方案,將藥物使用的有效率和生物利用率提高,才能幫助患者預防腦梗復發。
除了在控壓、控脂、按時服藥這3方面需要注意以外,生活中的某些不良習慣也可以作為誘發腦梗復發的因素。
●睡眠障礙
腦梗發作后多數患者會出現睡眠障礙,該癥狀的出現會持續干擾患者的神經調節系統,阻礙病情恢復,并且還有可能引發多種負面情緒,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若腦梗發作后睡眠障礙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腦梗預后效果。
睡眠時間的長短也會影響到腦梗是否發作,睡眠時間過長或者睡眠不足均會導致血壓升高而引發腦梗復發。腦梗和睡眠質量屬于一種相互牽制關系,睡眠質量不佳會導致腦梗發作,而腦梗發作后由于腦部神經被破壞同樣也會刺激到睡眠,從而導致褪黑素、前列腺素等多種激素的分泌量減少,引發睡眠障礙。
●吸煙飲酒
酒精進入到人體后會導致血管內壁凹凸不平。而血液中的脂類物質很容易黏附在血管凹陷處,血栓聚集,增加血管堵塞風險。
而吸煙時,燃燒的一氧化碳、焦油、尼古丁等有害物質均會刺激血管收縮,其中一氧化碳會阻礙血紅蛋白的代謝,導致血液中的含氧量降低,從而造成腦部血液供應不足,再次誘發腦梗。
●積極治療基礎疾病
三高疾病、心房顫動、動脈硬化、均屬于引發腦梗的基礎疾病,三高疾病伴隨著終身,因此誘發腦梗的條件長期存在,因此積極治療基礎疾病有助于預防腦梗復發。
在治療過程中,應全程聽取醫生建議,切勿擅自決定治療方案,或者聽信并無治療效果的偏方,以免加重病情,應前往正規醫院開具處方單才能保障治療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定期檢查
檢查項目可選擇一些常規的檢測血糖、血壓、血脂、血管彩超、核磁共振等,如果診斷出動脈硬化則應盡早使用他汀藥物治療。
如果有動脈血管風險則應盡早做血管造影檢查,但是很多患者對該項檢查產生抗拒心理,故而不愿意接受檢查,臨床建議對造影劑無過敏現象且具有血管異常情況的患者,應堅持做該項檢查,盡早查出病因,對癥治療。
腦梗發作會導致腦部神經再次受損,因此預防二次復發尤其重要,如果長期反復發作不僅會增加腦梗致死率同時還會增加患上其他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若能在預防期間,保持合理按時用藥、控制血壓和血脂,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腦梗復發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