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遇到哪家孩子結婚,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家拿了多少彩禮,越來越多的天價彩禮,壓得父母們喘不過氣來,即便婚禮當天鑼鼓喧天喜氣洋洋,爹娘的臉上,也很難看到那種如釋重負的喜悅,孩子成家雖說了卻了一樁心事,但真正的負擔,婚禮之后就要真實面對。
在當地農村,比較正常的彩禮額度在10-30萬之間,遇到特殊情況的,如兄弟多、家庭條件不好等,彩禮額度還會略有提升。
所以,誰家要了幾十萬彩禮,如今已經不再是新聞了,相反,誰家彩禮要得少,才是在農村流傳最快的大新聞。
這好事兒偏偏就讓鄰居老孟給攤上了,前天他娶兒媳婦,親戚朋友聚在一起紛紛議論,說他討了一位好兒媳,同時也遇到了一位好親家。
據知情人透露,原本女方主動提出不要彩禮,簡單幫孩子舉辦個結婚儀式就行,老孟出于尊嚴和禮貌,硬是給了6萬元彩禮,結果親家讓孩子給他帶回來了,這樣算來,豈不是真正的零彩禮娶媳婦?
那么,作為一名農村娃,老孟家孩子身上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讓女方(城里人)如此看重,連彩禮都不要呢?
俗話說“事出必有因”,老孟家自然也不例外,據老孟介紹,他家孩子大學畢業后,留在了省城工作,兒媳婦也是大學生,為了在一起方便,已經參加工作的她,硬是從家鄉考到了省城,目前兩人都在不同單位的行政部門上班。
雖說剛上班不久,但兩人每月已經有近2萬元的工資了,去年老孟又在省城按揭了一套房子,親家手頭更富裕一些,便承擔了裝修和幫忙付月按揭的義務。
親家知道老孟買房子拿首付已屬不易,這才出現拒絕要彩禮的一幕,不但如此,什么上轎禮、下轎禮、改口費之類的,統統全都免掉,而且不扎花車不講排場,除了簡單的嗩吶班,連婚禮儀式都省了。
在孩子們的提議下,老孟簡單備了十幾桌酒席,宴請了至親和推辭不掉的左鄰右舍,整個婚禮下來,還沒人家孩子過生日熱鬧。
小夫妻表示,只要兩人能過得幸福,能夠共同努力拼出一份事業,用切實的行動,來回報父母的恩情,對父母來說,孩子有本事了,不再讓父母為他們的生活操心,這才是孩子對父母的最大孝心。
可以說,老孟家孩子的低調婚禮,為農村年輕人開了個好頭,當然,想指望別的青年娶媳婦不要彩禮,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作為年輕人,努力提升自身社會競爭力,讓自己變得更強、更有魄力。
這樣的農村青年才能獲得女孩子的青睞,其實彩禮不彩禮的真的無所謂,只要女方對你有信心,感覺跟著你能獲得源源不斷的幸福,說彩禮反而有些畫蛇添足。
相反那些家庭條件一般,父母普通,孩子又比較安于現狀的人家,才是被討要彩禮的“重點對象”,有位女方家長坦言,如今女孩子可選擇的余地比較大,既然我們可以選擇更好的,為啥非得跟著條件一般的你生活呢?
既然愿意與你在一起,那么到你家后,你能確保她能過得幸福嗎?當然,許諾空頭支票是沒有用的,干脆提前把幸福給“預定”吧,所以,高額彩禮就適時地出現了,如果你沒有“預定”幸福的能力,最終的結局便是,我們要尋求有能力“預定”幸福的人。
高額彩禮和夫妻倆未來的幸福并沒有十分緊密的因果聯系,但在競爭激烈的嫁娶“市場”上,唯有高額彩禮才能“大殺四方”。
這也是彩禮越要越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努力學習能改變命運,為什么不從小就開始努力呢?就像老孟家孩子那樣,通過自己的百般努力,讓老實巴交的父母,非但沒有承擔重如千鈞的高額彩禮,還為他們帶來了無限驕傲,難道不應該成為農村孩子學習的榜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