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本期圖說數學教師MPCK與MKT。
1986年美國學者Shulman提出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概念后,國外學者對它作了大量研究.2005年以后,PCK開始引起我國教育研究者的關注,并迅速成為教師知識研究的熱點話題.有很多研究者將PCK翻譯成“學科教學知識”;也有一些研究者為了突出從教學法角度理解PCK的重要性,將PCK翻譯成“教學內容知識”.
若結合數學學科來剖析PCK,即為數學教學內容知識(MPCK).香港中文大學學者黃毅英等給出了MPCK一般結構圖:
另外,美國學者Ball在Shulman的PCK概念基礎上,提出了涵蓋PCK與數學學科知識(SMK)的“面向教學的數學知識”(mathematics knowledge for teaching,簡稱MKT)概念,簡單地講就是教師教數學所需的數學知識.一方面,Shulman的PCK屬于純粹的理論性研究,旨在為促進教師的有效教學提供分析視角和工具,與此相反,MKT則源于對數學教師的實證研究;另一方面,Shulman認為SMK與PCK是兩種不同類型的知識,而MKT則將兩者整合在一起.
下圖是經華中師范大學徐章韜博士改造過的MKT結構模型:
閱讀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