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與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19年12月5日簽署輔導協議,后者計劃在科創板上市。
文 | 包永剛
雷鋒網消息,北京證監會網站2月28日晚間披露,中信證券與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寒武紀”)在2019年12月5日簽署輔導協議,后者計劃在科創板上市。
寒武紀是一家2016年于北京注冊成立的AI初創公司,創始人兼CEO陳天石出自“中科大少年班”,2010年獲得博士學位后,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研究方向為計算機體系結構和計算智能,直至2016年創辦寒武紀。
憑借首款寒武紀1A處理器大規模應用于智能手機當中,以及產品的快速更新的AI芯片產品及端云一體布局,寒武紀受到資本追捧,迅速成為了AI芯片獨角獸。
1
已完成4輪融資,2018年估值
約25億美元
根據公開的資料,成立之初,寒武紀就獲得來自中科院的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2016 年 8 月再次獲得來自元禾原點、科大訊飛、涌鏵投資的Pre-A輪融資。
2017年8月18日,寒武紀宣布完成A輪1億美元融資,國投創業領投,阿里巴巴、聯想、國科投資、中科圖靈以及原Pre-A輪投資方元禾原點創投、涌鏵投資參投。這輪融資使得寒武紀成為全球AI芯片領域第一個獨角獸公司。
2018年6月,寒武紀宣布完成數億美元B輪融資,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國新啟迪、國投創業、國新資本聯合領投,該輪融資后的估值約為25億美元。
2
率先完成AI芯片的端云一體布局
支撐寒武紀25億美元估值的是一些列AI處理器產品,在其2017年11月的首場發布會上,寒武紀推出5款硬件1個平臺。
半年后的2018年5月,寒武紀的首款云端智能芯片 Cambricon MLU100 和板卡產品正式發布,寒武紀也率先完成了從終端到云端AI芯片的布局。
此后,寒武紀有意加強其在云端AI芯片市場的競爭力。2019年6月,寒武紀宣布云端AI芯片中文品牌“思元”,并且發布第二代云端AI芯片思元270(MLU270)及板卡產品,官方稱處理非稀疏深度學習模型的理論峰值性能提升至上一代思元100的4倍。
5個月后的11月,寒武紀又發布了邊緣AI芯片思元220以及基于思元220尺寸為U盤大小的M.2加速卡,思元220 M.2邊緣加速卡實現了16TOPS(INT4)或8TOPS(INT8)的算力,售價為1999元。
至于此后芯片更新迭代的速度,寒武紀副總裁劉道福當時接受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采訪時表示寒武紀的邊緣芯片計劃按照一年一代的速度進行迭代。
隨著思元220產品的發布,寒武紀云邊端,推理和訓練的產品矩陣已經形成。這意味著寒武紀這個AI芯片獨角獸的產品布局已經非常具有競爭力。
3
為什么選擇科創板?
雖然受到資本熱捧,AI芯片也已經完成了端云一體的布局,但芯片產業是一個需要持續大規模投入的行業。因此,獲得持續的投資對寒武紀而言也非常重要。恰好2019年科創板推出,給了寒武紀一個很好的選擇。
科創板的定位是主要服務于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科創板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這些行業。解決很多科技創新行業投入大、周期長、風險高、甚至尚未盈利的煩惱。
2019 年 7 月 22 日科創板正式開市交易,首批上市交易的25 家上市公司全部為科技創新型企業,主要集聚在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新興產業;其中,9 家屬于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8 家屬于專用設備制造業。
從發行募資情況看,25 家企業的實際募集資金 370 億元,平均每家募集約 15 億元。實際募資規模最大的是中國通號的 105.3 億元,募資規模最小的是安集科技的 5.2 億元。
由此看來,寒武紀非常適合科創板。另外,國內的另一家芯片公司紫光展銳也計劃在科創板上市。
關于寒武紀科創板上市的消息,雷鋒網將會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