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香花開】平臺是一個旨在為文學、朗誦愛好者提供展示才華的純文學有聲平臺,傳播中華傳統文化,大力倡導正能量作品,文香花開,花開有聲!愿你在這里找到心靈的歸宿……
步 履
作者:原始生命
童真篇06:那些游戲
我要駕駛風箏飛往童年
尋找丟手娟的小姑娘
丟手娟 丟手娟
輕輕地丟在小朋友的后面
大家不要告訴她
快點快點抓住她
快點快點抓住她
我要唱起夢中歌謠
讓旋律安撫孤單
小皮球 架腳踢
馬蓮開花二十一
二五六 二五七
二八二九三十一
我要順著打水漂的記憶
跳馬河岸 跨槍歸來
你可還在紫云英盛開的地頭
等心中英雄摘取花冠
我分明還聽見那縷悠遠童音
月亮哥跟我走
走到南縣賣芭蔞
對于我們這些出生在七十年代的孩子,那時物質相對匱乏,沒有象現代社會那樣有各種精致、貴重的玩具,但我們卻并不缺少游戲的快樂,現在回想起來,那個時代留給我們的是無與倫比的精神財富。那時我們的玩具基本上都是自做的,一樣玩得歡快盡興。那時我們的游戲玩具主要有:用大人們丟棄的香煙封皮折疊三角標和書頁紙折疊四方標;用紙折疊成各種形狀的紙飛機;用紙折疊的手槍;用紙糊的風箏;還有用紙折疊的東南西北中;用楊樹枝削成的陀螺和抽出廢舊輪胎絲做成的打陀螺鞭子;雞毛、銅錢扎成的雞毛毽子;自行車鏈條制成的鏈子槍;粗鐵線彎成的鐵環;泥巴做的泥炮,等等。能買到的便宜玩具有花花綠綠的玻璃彈珠、塑膠做的轉轱轆,比較貴重一點的就是能吸水射水的塑料槍、可擰發條跑動的小轎車。
記得在兒時男孩子最喜歡玩的游戲是打紙標,我們家鄉把打紙標的游戲叫“打鱉鱉”。紙標分為二種,一種是用香煙封皮紙疊成的三角標,花花綠綠很好看,我記得以前的香煙封皮紙如:大公雞、游泳、大前門、阿詩瑪、紅梅、友誼等都很受歡迎。大人們抽完煙丟棄的封皮紙都是我們的最愛,我們撿來做成三角標,用屁股坐住壓實,等到課間休息或放學后,三五個小朋友聚集一起就開始較量打標。誰要是拿出一疊花花綠綠的三角標,會成為小朋友眼冒金星的目標,恨不得把那三角標一下子全贏過來成為自己的驕傲。另一種標是四方標,由二頁書紙對折疊成,那時一些廢舊的書或寫完的作業本基本上都被我們折來做四方標。打標也是有技術的,有的小朋友是打標的高手,任你平平整整嚴實無縫的把標貼在地面上,他只要用自己的標輕輕的撞向你的標,就把你的標撞翻過去,成為他的戰利品。還有的小朋友打標技術差總是輸標的對象,便生出作弊的心,在打標時故意用標去插對方的標,把對方的標插翻。打標要求標撞到對家標前要脫手,否則就會視為插標犯規,是要受罰的,通常插一罰三,一般情況下小朋友都會遵守不會犯規。我小時候可是打標高手,贏到好多花花綠綠的三角標和方方整整的四方標,堆滿我書桌的抽屜。
男孩還愛玩一種游戲打泥炮。泥炮是用合了水的泥巴揉均勻后做成,泥巴不能太稀要能塑形有粘力的那種。先是和泥,反復在地面上揉直到方便塑形為止。其二是做炮,做炮很簡單就是把和好的泥做成一個泥窩,攤在手上牢而不散,好的泥炮窩圈厚實泥窩較深,打炮時炸出的泥洞就比較大。其三就是斗炮了,三二個小朋友在一起拿自己做成的泥炮互相較量,誰的泥炮炸出的泥洞大,誰就是贏家!玩法是把泥炮攤在手心泥窩朝上,飛快地將手中的泥炮翻轉使勁拍向平整的地面,泥窩受到空氣沖力“啪”一聲炸響在泥巴上炸出一個泥洞,然后開始論輸贏比炸出泥洞大小,泥洞小的要從自己的泥炮上扣一把泥巴補在泥洞大的泥炮上,作為輸家的補償,一坨泥巴可以反復來做泥炮,幾局下來連吃敗仗的小朋友也就沒了做泥炮的泥巴,只能眼巴巴看著其他小朋友越滾越大的泥炮,碰到要好的玩伴通常這時會伸出友誼之手,再分他一坨泥巴,就可以再次投入戰斗了。
每到春季,楊柳發青的季節,也是玩陀螺的好時節。大人們會給自家孩子用楊樹樁削成木陀螺,陀螺是圓錐形的,在下面尖頂處打個窩裝一個軸承彈珠,再用抽了鋁線的電線絲或從廢棄的板車輪胎里抽出皮線綁在小木棍上做成鞭子,這種鞭子很結實不容易斷,抽在陀螺上啪啪啪啪地響,陀螺就開始撒歡兒地旋轉,孩子們也隨著陀螺開心地蹦跳。我小時候自己會做陀螺,做得最好的一個陀螺,用鞭線纏住猛一拉,不用抽就能轉個二分鐘,若用鞭子抽打時,能聳立在一個地方轉而不倒,真是羨慕死那些小伙伴了,那時經常會有小朋友找我借陀螺去玩。打陀螺的游戲由我們那個年代延續到了現在,不光小孩子還在玩這個游戲,大人們也把它作為一種健身運動發揚光大。平時節假日,在公園里廣場上都會看到打陀螺的身影,只是現在的陀螺都是機械加工而成,更加的精致、美觀、科學了。看到打陀螺的人們,總是讓我不由得想起小時候打陀螺的情景,余味在心,心緒難平。
玩紙飛機是我們讀小學時一年四季都玩的游戲,現在還有很多小朋友會玩。紙飛機分為戰斗機、客機、燕子飛機三種,都是用舊課本或作業本紙頁來做,戰斗機的疊法最簡易,只要注意把飛機翅膀左右折疊對稱平衡就可以了,頭尖尾大的,流線型設計就是戰斗機了,戰斗機還叫火箭,用力擲出時,直沖高空,速度很快,但滑行能力欠佳,玩時通常只比飛行高度和距離,可以用較硬的書紙做,在機肚下開一個小槽口,用橡皮筋卡槽口上,在手上發射,最遠時可飛出十幾米遠的距離和高度。客機折疊出的式樣翅膀寬大,機腹垂直,頭部平整,用力擲出時,可在空中大半徑旋轉,再滑行下落。燕子飛機美觀輕巧,結構精致,折疊時需要技巧,很多小朋友不會疊,但又止不住玩心,就把家里帶來的零食送給會疊的同學吃,換取同學幫疊燕子飛機。燕子飛機的翅膀和尾部都需用手裁開,打開時就象一只小燕子活靈活現。用力擲出時,可在空中盤旋,如燕子穿梭飛行,滯空時間較長,比客機持久,是飛紙飛機最喜歡的一種。每到下課時間,同學們奔跑著來到操場,拿出各式各樣的紙飛機,剎那間,滿空都是飄飛的紙飛機,尖叫聲在操場上此起彼伏,有的飛機飛得高飛得遠,不小心掉到操場邊的樹上或教室的屋頂上,便惋惜不已,有調皮的學生就不顧危險想著法兒要把飛機弄下來,被老師發現了免不得被罰站或批評。現在紙飛機發展到國際比賽了,前些日子在電視新聞上,看到一個關于紙飛機的報道,一個日本人折的“空中之王紙飛機”居然在空中飛翔了29.2秒,創造了記錄,并被吉尼斯世界記錄認可。但所有這些還是比不上在我童年記憶里飛翔的紙飛機。
兒時我們經常玩的玩具還有鏈子槍,鏈子槍幾乎是勇敢英武男孩子的標配,我記得那時我的一把鏈子槍做工就非常漂亮,打起來比放鞭炮還響。鏈子槍是用自行車的鏈條制成,將鏈條用鐵錘與鑿子敲開,留下有上下孔的鏈子,十來顆并列串連起來,下面一排孔用硬朗的粗鐵絲做成槍架緊固好,中間用自行車內胎剪成的橡皮筋纏牢實,上面的孔裝上用鋼絲磨成的撞針,撞針上裝上有力的橡皮筋做動力,槍頭用二顆鏈子加一顆自行車鋼絲頭組成,是鏈子槍裝火藥的部位,槍架上面裝有活動扳機,手扣扳機可帶動撞針,撞針在橡皮筋的作用下猛擊槍頭窩,槍頭窩里除了用火柴頭做彈藥,還可以用鞭炮中的火藥做彈藥,打起槍來時那才是又響亮又威風。要是誰的槍打得響亮,他的身邊永遠會圍著一群小跟班,槍主高興時,是可以把心愛的槍讓給小跟班放二槍的。槍永遠是我們男孩子最喜歡玩的玩具,把槍握在手里,瞬間高大上,玩打仗游戲時,把槍向前一揮,一聲“沖啊”,仿佛一下子就成了統率千軍萬馬的將軍。
我們玩過的玩具還有毽子,毽子一般分為三種,一種用紙做的,把書頁紙撕成條狀,尾部相連用繩子捆系緊,像個毛球。一種是用塑料膠紙剪成條狀扎成,做法和紙毽子差不多,只是比紙鍵子耐用些。還有一種是用雞毛做的,把公雞尾部的長毛扯十多根綁扎好,然后再固定在中間有四方孔的小銅錢上,這樣就做成漂亮的雞毛毽子了。那時候,每家每戶基本上都留有一些銅錢,全被我們找出來做毽子了。現在想想真是糟踐了這些銅錢,如今銅錢都成了值錢的文物,家里卻再也找不到。踢毽子是男孩和女孩都喜歡的游戲,踢法有踢、懸、勾、拱、跳五種玩法,踢是正踢,單腳立地,另一只腳向懷里方向踢毽,懸是在踢毽子時,一腳著地,另一腳踢毽不準著地,勾是用腳尖踢毽,拱是用膝上大腿部頂毽,跳是毽子拋到身后,另一只腳從反竄到站立腿的側面跳起來連擊毽子,難度較大,一般是跳毽子的高手才能玩這個技能。踢毽子可以一對一對玩,也可以組團對玩,通常高手都是團隊爭搶的對象。我讀小學和初中時,可是踢毽子的高手,踢、懸、勾、拱、跳五項技能每項做二十下我可以一次性全做完,我的對家通常都是輸家,和我一伙的通常都是免費喝酒,喝酒是輸家敬贏家的一種儀式,用毽子拋給贏家跳毽接,跳多遠輸家都要接到,接不到就一直敬酒,直到把毽子接到為止,才能再開始新一輪的比拼。踢毽子就是現在的毽球運動,發展成了一項國際性的體育賽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
小時候我最喜歡的玩具還有鐵環,鐵環是用粗硬的鐵絲做成一個直徑50厘米左右的鐵圈,接口處不能有明顯的接痕,否則鐵環滾動時就不順暢,容易拐彎或死圈。推鐵環的推手要用較硬的鐵絲做成u形,接上竹棍或麻梗作手柄,一套鐵環玩具就做好了。我們小伙伴通常都是三五成群地玩滾鐵環的游戲,課間時間,上學放學的路上,大街小巷,鄉村地頭都是我們的戰場,我們互相比賽,忘情奔跑,不知疲倦,鐵環在我們控制下歡快地有規則地滾動,我們比誰技術好滾得持久,比誰在窄小難行的路上也能順利滾鐵環,比誰上下坡拐彎鐵環也不停下。鐵環一路“刺刺”而行,帶著我們的歡樂與激情。
小時候玩的跳繩游戲也是比較刺激的游戲,找一節一米多長的麻繩,就可以當玩具了,現在的體育用品商店有專業的跳繩賣,且有手柄能自動旋轉,不象我們那時把繩子纏在手上。跳繩的玩法有單人跳,分前跳、后跳、花式跳多種,還有雙人跳,多人跳等。多人跳是團體游戲,要一條幾米長的跳繩,繩二端用二個人來搖繩,那起舞翻飛的繩索,輪起了一個個美麗的弧線,小伙伴們隨著這美麗的弧線上蹦下跳,翩翩起舞,整齊的律動象一首完美的詩章,抒發著歡快的童趣。
我們玩過的自制玩具還有很多,比如:把碗底打碎磨成瓷子玩抓子游戲;用橡皮根和樹叉子做成彈弓玩飛彈游戲;用一分二分的硬幣打翻面游戲;用小布袋裝上沙子玩丟沙包游戲;用一條小手娟玩丟手娟游戲;找些瓦片在河邊玩打水漂游戲;把自家的大門板拆下來做乒乓球臺玩打乒乓球……,還有很多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那時我們的童年雖然沒有現代化的玩具,但我們的童年富于創造,勇于開拓,玩出來的樂趣卻更加令人懷念。
我們也有純體力的游戲,不需要玩具也能玩,比如撞腿也叫撞拐子游戲,就是單腿立地,用雙手抱起另一條腿用膝部互相攻擊,誰先雙腳落地誰就算輸;比如老鷹抓小雞的游戲,由一人扮母雞護著后面一群扮小雞的小朋友,一人扮老鷹抓小雞,在不停的奔跑中,抓到小雞為贏。被抓小雞的就會扮下一只老鷹,繼續游戲;比如“擠牙膏”游戲,在寒冷的冬天,十多個小同學,并排靠著教室墻角往前擠,拼命把前面的同學擠出隊伍,越擠到前面表示越利害,被擠出來的同學自動轉到最后面排隊,開始新一輪的擠牙膏大戰。
也許是因為那時的我們每天都玩各種各樣的游戲,有較大的運動量,造就了我們良好的身體素質,很少生病。哪怕生病了自愈力也很強,三二天就能恢復過來。
童年最是美好,最是短暫,如果時光允許重回一次,我一定要把那些年玩過的玩具仔細珍藏,待我白發蒼蒼兒孫滿堂,我會拿出這些玩具給孩子們講我的童年,講那些游戲里的玩具和玩具里的人生……
作者風采
原始生命:原名張愛國,祖籍湖北省仙桃市。向往生命的原始、野蠻、張揚與自由。詩觀:詩能回歸真我,純凈靈魂。
【散文連載】步履 作者:原始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