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jié)憶祖母
萬物復(fù)蘇,草長鶯飛,清明節(jié)又要到了。
俗話說,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好幾次午夜夢回,我都夢到了您,滿頭銀發(fā),刻滿了歲月蒼桑的慈祥的面龐,掂著一雙小腳卻走路風(fēng)風(fēng)火火的身影,操勞了一生,青筋暴出,粗糙而又溫暖的手…… 這,就是我的奶奶。
奶奶離開我已經(jīng)整整二十三年了。
因為母親早逝,我從小生活在姥姥身邊,是姥姥含辛茹苦把我撫養(yǎng)成人的。雖然不在奶奶身邊,但奶奶對我的疼愛和關(guān)懷,卻一點也不少。每年屈指可數(shù)的幾次回奶奶家,我都能深深地體會到老人家對我發(fā)自內(nèi)心的疼愛和關(guān)懷。
我們老家沒有忌日上墳的風(fēng)俗,只有每年清明,六月六,七月十五,十月一給故去的親人上墳。奶奶走了二十三年,我一直沒有紀念奶奶的文字,但是,我從來沒有忘記過奶奶,奶奶的音容笑貌,奶奶的樸實善良,奶奶的勤儉樸素,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靈深處。奶奶的優(yōu)良品質(zhì),一直影響著我。
隨著清明的臨近,對奶奶的回憶,如潮水般涌上心頭,讓我有了寫點什么的沖動。
奶奶逯燕春,生于公元一九零三年二月二十一日,卒于公元一九九三年農(nóng)歷正月初十,終年九十歲。
不止一次聽大哥他們說起,奶奶一輩子不容易。
我印象中的奶奶,是一個慈祥的,心腸極好的老太太,而且節(jié)儉得要命。奶奶有一種怪脾氣,不管是誰,給她買點好東西,自己總舍不得吃,總是放壞了,才想起,你給她扔了,她卻又心疼得要命,嘮叨個沒完。
奶奶會拿胳膊的技術(shù)。不論誰家小孩掉了胳膊,(胳膊脫了環(huán)),只要找到她,她用手托了胳膊,不知怎么一撮弄,便接上了。她經(jīng)常為鄉(xiāng)親們做好事,但從不要報酬,就是有的鄉(xiāng)親過意不去,買點東西給她送去,老人也是在三推辭,高低不收的。
奶奶特別疼我。老人家身體一直特別好,到了八十多歲上,還能下地勞動。因為我是她唯一的親孫,老人家掛心最多的,就是我了。媽媽去世后,老人家日夜悲傷,添了癆病,到了八十幾歲上,身體才一天不如一天了,但老人家,依然疼我、愛我,有什么好吃的東西,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給我。
不僅對我,奶奶對孩子們,都是很慈祥,很好的。大哥和二哥的幾個孩子,也就是奶奶的曾孫們,奶奶都對他們很好。奶奶去世后,孩子們心疼的淚水,就是最好的見證。
說起奶奶一生的經(jīng)歷,確實是不容易,讓人唏噓的。可以說是坎坷不平。
奶奶娘家是大碼頭鄉(xiāng)北堤村,逯氏。先嫁于大營鄉(xiāng)的辛莊。一嫁過去,便撫養(yǎng)兩個失去父母的小姑,視小姑為親生,一把屎一把尿地撫養(yǎng)長大。后自己也有了兩個孩子。但因生活所迫,丈夫下關(guān)東去了,并且一去杳無音信。奶奶獨自一人撫養(yǎng)兩個小姑和自己的兩個孩子,歷盡了人生的艱難。后來小姑們都出嫁了,可自己的兩個孩子卻生了天花,幾天之間,都夭折了,這對奶奶是多大的打擊啊!蒼天是那么的不公平,把如此的災(zāi)難都降臨到一個苦命的弱女子身上!但奶奶卻苦苦守著,等待丈夫的歸來。可是,在那樣的舊社會,一個孤苦伶仃的弱女子又怎么能夠生活的下去呢?在好心人的勸說下,奶奶嫁給了中年喪妻的爺爺,按說,日子該好過些了,但生活,還是有那么多的艱難和坎坷在等著她。
奶奶是民國二十七年嫁給爺爺?shù)模菚r,奶奶已經(jīng)三十五六歲。奶奶嫁過來的時候,大爺已經(jīng)二十多歲,成了親,不就又有了大哥,一進門,便當(dāng)婆婆,當(dāng)奶奶,而且還當(dāng)媳婦(當(dāng)時曾祖父還健在),這日子過得也夠艱難的。后來,奶奶生了一個兒子,但不久就夭折了。奶奶總是那么不幸。再后來,終于在四十多歲上,爺爺五十多歲,有了爸爸。聽老人們講,當(dāng)時的人命很賤,奶奶生爸爸時,還在灶間勞作,身邊連個人也沒有,是自己用牙齒咬斷臍帶,又用灶灰止了血。為了拉扯孩子,奶奶什么都做,又得侍候老人,又得拉扯小的,還得支撐整個大家庭,真是歷盡了艱辛。可是,更艱辛的,還在后頭呢!
五幾年,三反五反,在淄川供銷社當(dāng)主任的大爺及從過商的爺爺都受到了沖擊。大爺因不堪折磨,自殺了!才三十幾歲,撇下了大娘和兩個兒子。爺爺?shù)娜兆右膊缓眠^。奶奶和大娘成天在提心吊膽中生活。
后來,日子好過了,大爺也平了反,爸和大哥二哥都長大了,成了家,娶了親,日子該好些了,但奶奶又受到了一次沉重的打擊,她所鐘愛的兒媳婦,我的母親,因白血病去世了。老人家日夜悲傷,以淚洗面,從此落下了哮喘的毛病,每每天冷便憋得厲害,備受癆病的煎熬,直到去世。
雖然我跟著姥姥生活,不在奶奶身邊,但奶奶對我的愛卻有增無減,她總是關(guān)心著我,直到去世前不久還念叨著我的婚事,讓我怎么對奶奶說呢?我多想讓奶奶親眼瞧見她的孫媳婦啊,但我卻讓老人家失望了。奶奶去世大半年后我才結(jié)婚,沒能讓她老人家親眼看到她的孫媳婦和她的曾孫女兒,不能不說是我此生最大的疑憾。雖然,奶奶孫子、曾孫一大群,還有了玄孫,但奶奶最疼愛的還是我。
奶奶一生為人厚道、和氣,與人為善,從來都是寧肯自己吃虧也不虧待別人。試想,一個大家庭,又當(dāng)媳婦又當(dāng)婆婆,還給人當(dāng)繼母,一般人很難處理好關(guān)系的。但奶奶卻處理得很好。爺爺去世后,奶奶與大娘一起生活,老娘倆和睦相處,幾十年如一日,沒紅過一次臉。并且與大嫂二嫂幾個孫媳相處得很好。她去世后,都十好幾歲的幾個曾孫,還不知道曾祖母不是親生的。奶奶對曾孫們的好可見一斑。
奶奶這人,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與人為善,凡事為別人著想,心里裝的都是兒孫,唯獨沒有自己。她總是教我要感恩。母親去世后,后來的母親一連為我生了三個妹妹,孩子多,爸爸又在外地工作,顧不上家,爺爺年過八旬,身體不好,奶奶也早已過了古稀之年,年邁體衰,還要照顧爺爺,姥姥便承擔(dān)起了撫養(yǎng)我的重擔(dān)。為此,奶奶一直覺得不過意,深懷感激。每每回老家看望奶奶,老人總是拉著我的手,一遍又一遍地囑咐,她身體好著呢,別總牽掛她,忘了誰,也不要忘了姥姥,不要忘了舅舅,妗子們,養(yǎng)育之恩大于天。每次買給奶奶的東西,老人總是推三阻四,堅決不留,一定要我捎給姥姥。而兒孫們給她買的好的吃食,她都舍不得吃,給我們這些孩子留著。往往都是發(fā)了霉,又舍不得扔,自己再吃掉。
記得姥姥去世后的那年暑假,我買了老人愛吃的糕點,水果,騎自行車回老家看望奶奶。那時,年近九旬的奶奶身體已很虛弱。獨自一個人坐在炕上閉目養(yǎng)神,凌亂的白發(fā)蓬松著。聽到我喊"奶奶"的聲音,老人睜開了眼睛,渾濁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喜悅。一再向我道歉,說是人老了,腿腳不行了,不能下炕為我燒水,做飯了。那一刻,我感到無比的心酸,我真的好怕,再失去我摯愛的奶奶。
我強忍著淚水,把我給奶奶買的吃食遞過去。可是奶奶卻死活不收,口中一再念叨著,"不要給我買東西,我啥也不缺,給你姥姥吃,姥姥拉扯你長大不容易,千萬別忘了人家。"
此情此景,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撲在老人的懷里,淚如雨下。世上最疼我愛我的姥姥已經(jīng)不在了,奶奶,我只有您了。您就為自己著想一次好嗎?奶奶用粗糙的手撫摸著我的頭,眼淚一滴滴地順著臉頰流了下來。
奶奶家與姥姥家相隔四五十里路。那個年代,交通很不方便。老年人想出個門很難,是需要下很大決心的。奶奶和姥姥多年見不到一次面,但卻彼此牽掛著對方。母親去世后,兩位老人傷心,難過,成天以淚洗面,都患了癆病,每到冬天,就憋得厲害,度日如年。姥姥總對我說,想你奶奶了,年紀大了,見一面少一面了。終于,姥姥下了決心,讓爸爸把她送到奶奶家住了幾天,老姊妹倆好好聚了聚。回家后,姥姥對奶奶和大娘贊不絕口。奶奶對姥姥,就像親姐妹一樣親,每天都有說不完的話,嘮不完的嗑,一日三餐,生活起居,照顧得無微不至。姥姥感冒咳嗽,奶奶以八十高齡,掂著小腳,請醫(yī)生,拿藥,端湯奉水,細心周到。
奶奶就是這樣一個人,一輩子與人為善,知恩圖報,只講付出,不圖回報。贏得了兒孫們由衷的愛戴,左鄰右舍鄉(xiāng)親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敬。老人一生坎坷,但又是那樣的堅強,那樣的和氣,為人那樣的好,雖然離開人世那么多年,也常留在人們的心中。
奶奶,二十三年了,您在天堂還好嗎? (寫于2016年清明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