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南腔北調普通話

南腔北調普通話

剛來東營時,被滿大街的普通話嚇了一跳,咋都說普通話呢?是不是我也得天天撇腔撇調?

是。

上班得說普通話。孩子們張口就說普通話,我只好把家鄉話收起來,認認真真操起“國標”。在老家上課說普通話下了課說家鄉話,老師學生都自如轉換。東營的孩子課上課下說的都是普通話,我只得依著他們,一“撇”一整天。

剛開始不太習慣,一不小心就跑了調,冒出三兩個魯西北腔,孩子們立馬就聽出不對勁,咯咯咯哈哈哈大笑。我有時故意用家鄉話說一個長句子,孩子們先是發愣,然后邊笑邊問,老師你說的啥?我再模仿一句東營話,孩子們又笑。他們似乎認定了只有普通話才是“正式語言”,連東營話也不應該出現在校園里。

大多數孩子老家在外地,爺爺奶奶輩就出生在東營的不多。無論外地的還是東營本地的,年輕的父母們基本上說普通話。很可能是受了父母的影響,孩子們打小習慣了說普通話,跟說著家鄉話的爺爺奶奶對話,孩子們也說普通話。

我留心觀察,大街上,年輕的爸媽帶著孩子,交流應答都說普通話,很常見。爺爺奶奶領著小孫兒邊走邊聊,老的說方言,小的說普通話,各持各的腔,各說各的調,倒也有趣。奶聲奶氣的小娃娃普通話也說得很好,不會被爺爺奶奶帶偏,倒是爺爺奶奶的家鄉話里夾雜著普通話。說了大半輩子家鄉話的老人,居然也說起普通話來,是對孩子的遷就,也是身處濃濃的普通話氛圍中的一種不知不覺。

商場超市等公共場所,普通話是主旋律,少數說家鄉話的大多是老年人,不過彼此的方言差別不大,大致聽得懂。我也放松一下,也說家鄉話。可是,我說得稍微快一點,人家就面帶微笑、一臉迷惑,我趕緊放慢速度再說一遍,有時還需解釋一番。別人聽著費勁,自己也費事,還是說普通話吧。

附近市場上有兩對我的老鄉,一對賣菜,一對賣米面糧油。賣菜的小夫妻一開始說家鄉話,我去買菜時也說家鄉話,共同的鄉音,倍感親切。可是沒過多久小夫妻倆說起了普通話,我還說家鄉話,于是,跟我說話時,他們說家鄉話,跟別的顧客說話時,他們說普通話。我意識到自己給人家添了麻煩,趕緊把家鄉話收起來。

賣米面糧油的夫妻五十歲左右,家鄉話堅持說了有一年多,漸漸地家鄉話變了味。先是一些關鍵詞,比如說到價格啦、品種啦,變成了普通話的調,可能是覺得果然普通話比家鄉話好使,普通話的味道越來越濃。不過嚴格說來那不能算是普通話,介于家鄉話跟普通話之間,算是方言味道的普通話,別人倒是能聽懂,我聽著卻滑稽。有時我故意用家鄉話喊上兩嗓子,粗門大嗓的男老板并不上我的“當”,還是”撇“著他那怪腔怪調,老板娘則笑嘻嘻地用家鄉話跟我嘮上幾句。

道是鄉音難改,可是,如果來自四面八方的人都說著各自的家鄉話,會是怎樣的情形呢?也許是你說你的南腔,我說我的北調,互相“打啞巴禪”;也許還會因方言不同鬧出笑話,記得在聊城上學的時候,我的一位老鄉在食堂打飯時問賣菜的師傅“賣菜碟”嗎?賣菜師傅回答“光賣菜,不賣盤子”。食堂師傅不知道,臨清人有個講究,一早一晚的饅頭稀飯需就著小咸菜。用小碟子盛了,再淋上點香油,叫做“菜碟兒”。

說話是給人聽的,別人聽不懂,等于沒說,誰愿意白費勁呢?那次“菜碟兒”笑話之后,我的老鄉再不把咸菜說成“菜碟兒”。

為了方便交流,人們或許都會自覺不自覺地“修正”自己的家鄉土語,“修正”的結果應該是原本的家鄉話里摻和了當地方言的味兒,但是,在東營,外地人的家鄉話里摻和的是普通話,東營話的元素卻極小,連東營本地人也喜歡使用普通話,尤其是年輕人和學生們。這大概是東營的特色之一。

也不奇怪,東營外地人多,本地人少,東營市設立之前這里只是幾個小村莊。因為勝利油田的開發建設,外地人潮水一樣涌來,又因為經濟發達,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追夢人。來了,便在這里落地生根,來了,就成了東營人,來自四面八方的人都是這里的主人。這里沒有明顯的本地人外地人之分,只是來得時間不同而已,甚而來得早的對來得晚的更多了幾分關照。

“出門在外都不易”,這是中國人世代傳承的善良;黃河口遼闊的土地更陶冶了東營人寬闊的心胸。接納、包容、共融,是東營的風氣,體現在語言上,便是這南腔北調的普通話在大街小巷和諧唱響。

作者簡介:陳曉麗,文學愛好者。
點擊欣賞作者部分作品:
快樂五人行
送別銀杏樹
“鳳凰城”里覓“鳳凰”
尖尖小荷自茁壯
花開四月
倒扣的花盆
鄰里餃子宴
一路向東到東營
黃河岸邊南展區
我在黃河入海口等你

三訪清風湖

瓜菜長在屋頂上
燈光照耀
一城分西東 相距三十里
和諧之美
濃情百家宴
我宣誓
偶遇
收獲溫暖,傳遞愛心
深深愛戀 淺淺歡喜
想 家
母親有一雙大腳
相知,未必相識
路旁石榴樹

滑動查看投稿要求及其他信息

東微編輯部:

顧問:陳謹之  魯北   清泉

主編:郝立霞

副主編:張永君   郝立新

編輯:曉娣   娟娟   茶醉   文姐

投稿要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央廣記錄上海話:爽,嗲,活,靈
看沛縣奶奶怎樣教會孫子說家鄉話,笑屎人了(10則)
有人說,很多農村出去的人,回老家不會家鄉話了,你怎么看?
緊急提醒!戶口在沈陽的,這個一定要看一下!
河南爺爺教孫子看圖識字 正宗方言笑翻網友
金廂的家鄉方言,請別讓它失傳!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安市| 阜阳市| 花莲市| 墨竹工卡县| 体育| 巴楚县| 刚察县| 西充县| 大丰市| 武冈市| 阿拉善右旗| 永春县| 临潭县| 淄博市| 宜宾市| 宁阳县| 辽宁省| 平湖市| 隆回县| 永顺县| 夏河县| 甘肃省| 镇宁| 利辛县| 商河县| 安远县| 长葛市| 大竹县| 和林格尔县| 嵊泗县| 邢台县| 依安县| 七台河市| 芜湖市| 辉南县| 普兰县| 伊宁县| 大安市| 北宁市| 广安市| 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