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走出考場的那一瞬間,腦袋是一片空白、也是崩潰的。從來沒有考過如此差的分數,感覺是莫大的侮辱。
但仿佛一切又都是冥冥當中一切注定一般,大概是失敗太多次,太渴望被認可,但是又害怕一場游戲夢一場。
“你心里素質不行,”老師說。
八年了,我為自己找過很多次理由、也反思過自己很多行為;也無數次眼淚在眼眶里飛舞的時候仰望天空去汲取那一媚曙光。
我記得考試前暖暖姐說:“你這種人考上教師 隊伍是禍害祖國下一代,你沒有作為一個語文老師的基本素養。”
曦說:“你不曾真正努力過,因為八年了,你的普通話平翹舌還是不分。”
蓉說:“你有沒有按照過我這樣的方法去復習,去安排自己的 考試。”
霞說:“如果你今年考上老師,你的人生真的完美了。”
無數次站在離所謂的邊緣上徘徊著,無數次成功與失敗只是在指尖纏繞著。然而,我總是差那么點,在看似最完美的一次,仿佛又在運氣方面遜色一籌。
7/13直到今天,整個人迷迷糊糊。即使感冒藥能暫緩我的頭暈,但是整個人昏沉昏沉也令自己不安。甚至在某個夜晚中,夢見被站在考場上說著《落花生》而驚醒,腦海里一直回放著自己的步驟,卻不知道錯誤發生在何處。
人生幾何,
夢想卻花落一地。
再回首,
白發已滄桑兩鬢。
問真心,
一片冰心在玉壺。
有些事,因為經歷過了,自然痊愈的比較快。
有些人,因為見識多了,自然分辨率比較準。
十年的會計職業生涯,讓我越來會為自己的未來規劃。有人問我:“你傷悲需要多久?”我說明天的房貸會叫醒我,我還說對于未來一顆樂觀的心會支撐我。
是的,但是也不是。不是因為我有退路,所以我才沒有全力應付。只是年紀越大了,越沒有當初的初生牛犢不怕虎,我有過破釜沉舟的決心、勇氣,可是,發現有一些東西不是因為有闖勁才能有另外一番色彩。
備考是枯燥乏味、也是痛苦不堪,越來越有一種力不從心的蒼涼。年紀越大,你的精神、你的時間會被身邊很多事分散開來。年紀越大,你會發現生活不僅有考試,一份體制內的工作固然是十全十美,高人一籌,或者會對于將來子女的教育、經濟方面是莫大的支撐。
可是那種努力過的無助,
彷徨過后的無力,那一次次挫敗感也許時間才是你最好的痊愈藥。
所以,那些熬過的深夜、早起的凌晨卻一點點吞噬著我青春的尾巴。
直到有一天,對著鏡子,看著發際線越來越明顯。。。。
直到有一天,對著鏡子,看著皺紋越來越濃烈。。。。。
有一種聲音在內心彌漫:“你這樣做,值嗎?”
打開2017年的個人財務帳,看著EXCEL自制的資產、負債,想了一會還是決定回去上班。生活不僅有詩人和遠方,還有眼前的茍且。
我的生活,我的好好生活。所謂好好生活,不是所謂物質上的知足,更重要的物與精的琴瑟結合。
前天閨蜜給我發了她去日本買的一套迪奧護膚品,她說:“迪奧不是奢侈品,是消費品”。我在朋友圈是這樣更新著:“為何我想著一套迪奧可以讓我買幾百股票,或者定投一支基金呢?”
大抵也是在這幾年的失敗,讓自己突然的想著去找那種脫俗的意境。然后報班上課、畫畫、瑜伽、讀書、凡是能夠修身養性的事我差不多一一試過,雖然有一些差強人意,但是好像開始往自律的人生軌跡上奔跑了。
我是一個在大部分領域是沒有什么天賦的人,正因為如此,所以我走了很多彎路。少有人走的路,我好像走了不少。
有些嘗試,可以新增自己的閱歷。
有些錯誤,可以戳破自己的傲氣。
今天終于把巴菲特的《滾雪球》的書籍看完了,這場結束我用了半年的時間。2016年末,投資商學院列了一張讀書清單,這一年需要看完這些書籍。而2017年已過半,我一半的任務都不曾完成。
手賬本也荒廢了,看著其他書友的手賬本內容充盈、布局精美。而我仿佛是逼迫自己的流水賬,所謂的總結永遠是沒有任何新穎或者帶有實質作用。
這半年,我在喜馬拉雅買的關于理財、關于說話、關于美文的課程琳瑯滿目,但是當你真正投入的去學習你會發現,任何事都不能一蹴而就。
我曾以為,我的筆下也能妙筆生花。
我曾以為,我的腦海也能嗅到市場。
我更以為,只要努力了就一定有收獲。
事實是,我依然畫不好一個平行四邊形,我的簡筆畫依然在幼兒園水平、我的股票依然是綠油油、我的基金也虧了10%。
我很忙,我什么都愿意去學習,
我很忙,只要是學習,我就積極參與。
只是沒有一件我能有始有終會給予自己一份滿意的報告,我的開始是美好的,而我的結局卻是平庸卻無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