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馬上就要六年了,在這六年中換了三份工作,從一開始的滿懷激情,到現在有些許迷茫。
都是20歲到30歲是人生最重要的十年,但是現在30歲了,經歷過一些事情后,感覺才重新明白了很多事,變得稍微承受一些。
上學時盡管書本上的道理背了一大堆,老師的訓導也說了一籮筐,但是這個世界就是有很多東西,只有你親身去經歷了才會有切入肌膚的體會。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些,在這么多年工作中悟到的一些道理,希望可以給初入職場的朋友一些啟示。
在學校的時候,每天都有用不完的精力,每天都覺得時間很多。工作后,每天被工作虐成狗,真的沒精力再去思考再去折騰,每天沒有太多的時間留給自己。
曾經的自己說走就走,現在的自己說睡就睡。
我們經常會說方向不對,努力白費,這句話同樣也適用于工作。
工作時我們要選準方向,定好目標再去努力,不然努力半天全是無用功。如果你今天干銷售,明天干運營,后天又去干人事,沒有一直方向,那么估計很難在某一個行業深耕,從而有重大突破。
當然這個選擇不是說一成不變的,但是你總得有個大致的方向,我個人覺得進行在一個行業縱向學習,再適當的橫向學習,畢竟人的精力有限,一輩子做好一件工作已經很了不起了。
工作以后才知道,如果你只是天天埋頭苦干,不懂得向領導適時匯報,那么在領導眼里,你就是一個閑人。
光努力是不行的,很多人努力很少,但卻更能得到領導的青睞。 可能是因為他的家庭背景、他的高情商、他的敏銳的觀察能力以及能言善道的口才,引起了領導的注意。
現在總是提倡復核型人才,那么競爭早已不是技能競爭那么簡單了,要想在職場中有所建樹,必須全面學習,全面成長。
從小到大我們習慣了老師老師的主動教導,習慣了學校的填鴨式學習。
工作之后,再也沒有人主動幫你,自己不去問不去學就永遠不會了。工作的事情,一定要主動問、主動學沒有人有義務教導你,幫助你成長。你沒有成長,就得不到認可
工作不是你埋頭苦干,就會得到領導的肯定。可能干了活還要受領導的批評。
所以,聰明的人一般都會邊工作邊匯報,這樣既向領導說明了你的工作任務,你沒有閑著,同時也會得到領導的肯定或者建議。
每天花那么多時間去建立所謂的人脈,關注所謂雞毛蒜皮事,假裝跟某人很是親近,到頭來,關系還是因某件事變淡了!老實說“不值得”真正人脈的建立,不是互動,而是價值交換,知識的交流!
同事之間相互信任是最基礎的職場規則。但有些人因為過于信任而任何事都依賴于他。 殊不知,志同道合的人才能走的更遠,能力相當的人才能越戰越勇。這個社會,沒有能力的人終究會被淘汰。 所以,與其依賴別人,不如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和別人一起并肩作戰。
這里的“隨遇而安”并不是指安穩的生活,世上本來就沒有絕對安穩的東西,想要追求安穩,自己必須掌握核心技能,必須不斷提升自己,不斷提升自己。
職場上,做事多記錄既是對自己的保護和工作努力的證明,也是對客戶重視的體現。
社會很現實,說不準哪天就會遇到坑你或者讓你背鍋的人。這個時候,我們曾經工作留下的證據。 畢竟,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同時,留下證據也可以成為你日后學習的資料,畢竟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
賺錢永遠是我們的終極目標,雖然說我們掙的錢不是很多,但是學會存錢能夠讓我們在有事的時候更有保障。
合理消費,學會存錢。否則后面你若想跳槽或者有其他的打算,你連離開的勇氣都沒有。有存款就是我們做事最大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