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一、在關鍵人物的性格和人性的評價判斷方面,郭嘉目光如炬。
對于孫策的命運,郭嘉曾對曹操言:“孫策不足懼也。輕而無備,性急少謀,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事實果如郭嘉所言,孫策遇到了許貢門客的刺殺。
對于袁紹的為人,《郭嘉傳》記載,郭嘉曾私下對辛評、郭圖說:“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后來的官渡之戰,袁紹用自己的“精彩”表現,對郭嘉的評語進行了生動形象的說明闡述。
二、在戰略選擇上,郭嘉也多次為曹操提出極其重要的建議,理順問題處理順序。
1、呂布和袁紹,先攻打誰?
郭嘉認為:“袁紹雖然兵力強大,但他好虛張聲勢,打敗他并不難。徐州呂布實在是心腹大患。現在袁紹北征公孫瓚,我們當乘他遠征,先攻打呂布,掃除東南,然后再打袁紹。如果我們攻打袁紹,呂布必然乘虛進犯許都。”曹操聽信了他的話,商議東征呂布。
2、劉備和袁紹,先攻打誰?
郭嘉從外面進來。曹操問他:“我要東征劉備,卻憂慮袁紹,怎么辦?”郭嘉說:“袁紹性情遲緩而多疑,謀士們又互相妒忌,不必擔憂。劉備新聚集軍兵,大家的心還沒服,丞相領兵東征,一戰就可以取勝。”曹操高興地說:“正合我意。”
3、袁氏和劉表,先攻打誰?
曹操的兵馬許多天都攻不下城,郭嘉獻計說:“袁紹廢掉長子而立幼子,兄弟之間,爭權奪利,危急時互相救助,太平時就會互相爭斗。不如率兵征討劉表,讓袁氏兄弟互相爭斗,然后再攻打他們,可以一舉成功。”曹操就命令賈詡為太守,堅守黎陽,曹洪領兵堅守官渡,自己統領大軍向荊州進兵。
三、在打與不打的戰略選擇之間,透露出郭嘉對人性、心理的深刻洞察。
1、攻打烏桓
平定并州后,曹操要去攻打烏桓。曹洪等人說:“袁熙、袁尚兵敗將亡,遠逃沙漠之地。我們現在率兵向西,如果劉備、劉表乘虛襲擊許都,我們來不及救應,就會有大禍。應當回師。”郭嘉說:“你們說錯了。主公雖然威震天下,但沙漠之地的人仗著地處邊遠,一定沒什么防備,我們乘他們沒準備,突然攻擊,一定可以獲勝。況且袁紹對烏桓有恩,而袁尚和袁熙兄弟還在,不能不除掉。劉表是一個只知道空談的人,自知才能不如劉備,重用劉備怕不能控制他;不重用又怕劉備不滿意,無力去攻打許都。我們雖然遠征,也沒什么可擔憂的。”曹操于是率領三軍向西進發。
2、不打遼東
信中說:“聽說袁熙、袁尚去投奔遼東,明公千萬不要去攻打。公孫康早就怕被袁氏吞并,二袁去投靠他,他必定起疑心。如果派兵去攻擊,他們一定合力迎敵,一時難以攻下。如果不發兵,公孫康、袁氏必然自相殘殺。”眾人都贊嘆郭嘉神機妙算。
四、隱真示假,俯瞰全局
劉備到徐州救援,郭嘉勸阻曹操說:“劉備遠來救援,先禮后兵,主公應當用好話答復他,讓他不加防備,然后進兵攻城。”
劉備來投,荀彧勸曹操殺之。曹操詢問郭嘉:“荀彧勸我殺劉備,該怎么辦?”
郭嘉說:“不行。主公興的是義兵,為百姓除暴,靠信義招攬俊杰。現在劉備素有英雄之名,有困難而來投奔,如果殺他,是害賢人。天下的能人聽到后會懷疑,就不會來,誰還會跟主公打天下呢?”曹操聽了很高興。第二天,上表推薦劉備做豫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