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的投資智慧比西方價值投資早了2000年。
中華《孫子兵法》的投資智慧比西方價值投資早了2000年,投資就是一場打仗。華博士的投資世界,打仗分兩種形式:
·博弈,天天在市場上廝殺,看不見槍和炮。但是在多空對決當中,你贏的就是我輸的,我輸的就是你贏的,你死我活在爭奪,它是在戰(zhàn)斗。
·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還一種打仗方式是什么呢?就是戰(zhàn)爭的另外一個境界,能用外交手段用和平手段取得勝利的,就不要去'死'人。
所以實際上投資和打仗一樣分兩種境界。顯然我們是追求的后一種境界,勝而后求戰(zhàn),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以最小的風險損失來取得最大的勝利,而不是戰(zhàn)而后求勝。
因為在長期的投資實踐過程當中會發(fā)現,你真正出手就勝的這種投資決策帶來的結果一般都是最好的。就像'孫子兵法'指導的一樣,相當于事前做的充分的調研,把事情看全面了,把可能產生的風險做了預案。你要把前面的所有前置性的判斷,前置性的風險控制措施全部做到位,然后再落子,落子無悔,而不是戰(zhàn)而后求勝。
戰(zhàn)而后求勝是什么呢?是絕大多數普通人在投資上面也好,甚至在工作當中也好,或者在生活當中也好,大多數人都是戰(zhàn)而后求勝,就是走一步看一步。這個不能說對錯,但是放在投資上面是不行的,會處在一個相對被動的階段。
所以經常檢視投資決策從結果再倒推過程,倒推之前的初心也好,方法也好,目標也好,手段也好來檢視,實際上往往是取得勝利比較好的,就是這種做法(勝而后求戰(zhàn))。其實就是巴菲特(投資方法)一樣。沒錯是這個道理,實際是巴菲特這東西實際上是斗爭的最高級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