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冬天來了,大雪還會遠嗎?
《易經》坤卦說:“初六,履霜,堅冰至。”
意思是說,腳已經踩著冰霜了,發展下去,更寒冷的天氣馬上到來,堅冰至。那么,人如何在寒冷的冬季里保持良好狀態?立冬后,轉變3種行為習慣,用天時地利養人和,好運自來!
1、改變作息習慣。
有些人保持一種習慣,從春天到冬天,一年四季365天都不改變,以為這是良好的習慣。其實是不恰當的。
乾卦說:“元、亨、利、貞?!?/p>
體現在四季則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順應這個規律,才是最佳的狀態。人在立冬后,需要冬藏,保暖,不宜起得太早,保持充足的睡眠,精氣神足,以抗寒。
當然,并不是說冬天不鍛煉,可以把鍛煉的時間延遲,或者改成下午鍛煉,或在室內鍛煉,都可以。
冬天蟄伏,積蓄足夠能量,來年春天才能煥發生機;如果冬天不注意貯藏,而是一味地動,能量散發出去,人就容易勞累和衰老。這時,環境就反過來侵蝕身體,容易著涼、風寒生病,達不到養生的效果。
2、不要盲目減肥。
減肥,已經成為人們的口頭禪。有個女性朋友,身材本來很標準,多吃兩口蛋撻,她都產生一種罪惡感,擔心自己胖了。
事實上,冬天多吃,是人的御寒本能,是正常的身體需求;而產生罪惡感,這種思想揮之不去,才傷神。
一個人要保持年輕,活力,一要養心,心靜養神;二要養志,一個人有志氣,精神頭足,才能意氣風發;三是養身,身體不能太慵懶,也不能太勞累,保持適中。
現代人只講鍛煉身體,不養心,不養志,三缺二,越鍛煉越老得快。
減肥這個事情,身邊的朋友每吃一頓,都怕胖;我自己,從來不節食,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但是從來不胖。
不胖的原因,有三個:一是不在意,一件事情,會因為你在意,而不斷放大,因為不在意,而自然來去;二是消耗大,每天潛心讀書、寫文章,消耗大量的能量。我吃進去的東西,不夠消耗,身體沒有能量結余,所以胖不起來;三是沒有憂慮,有些人不吃也胖,因為憂慮掛心。憂慮是一種負能量,儲存在身體的能量場,只有憂慮散去,人才能瘦下來。人生,真的沒什么好憂慮的,已經發生的事情,去面對它,解決它;沒有發生的事情,等發生了再說。
3、冬天正是讀書天。
對于不讀書的人,一年四季都不是讀書天: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蟲冬有雪,整理書包待明年。其實,恰恰相反,冬天正是讀書做好的時節。開卷有益,讀一本好書,像一股清泉,洗刷一個人的心靈。
古代的讀書人,家里沒有暖氣,天寒地凍時,在地上燒一壺茶水,一邊取暖,一邊讀書,樂趣盎然:“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現代人生活條件好了,凍不到,冷不著,衣食住行過剩,精神靈魂卻匱乏,哪里有“數點梅花天地心”的心境呢?
現實生活,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都一樣慘淡。只是,有的人,能活出自己的精神,活出自己的心境,而有的人,卻被生活吞噬,看不到人生的高度和樂趣。
每天學一點《易經》,這是解讀《易經》的第18篇文章。為方便讀者連貫閱讀,我盡量堅持每天更新,直到把《易經》解讀完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