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最有出息的孩子,一定是成績最好的嗎?我看未必。成績固然重要,但人生不是一場閉卷考試,無法用分數來講道理。
那個有出息的孩子,或許不是學習最好的,但他一定有著獨特的品質和能力,而這往往源于父母在他童年時期的培養。
想要孩子未來有出息,父母一定要抓住這4個培養的關鍵點。
樂觀向上的心態
看過《最強大腦》的李云龍,你就會發現,孩子有一個樂觀積極的好心態有多重要。
在那一期里,李云龍與意大利男孩安德烈對戰記憶力,兩人需記憶51對新郎新娘的隨機站隊順序,并用人偶模型把排位展示出來。
一開始,在誤以為自己擺放錯誤的時候,這個天才男孩李云龍竟在現場失聲痛哭,嘴里不斷念叨:“我擺錯了,可我記對了啊!”整個人一下子崩潰了。
可劇情反轉,成績公布之后,李云龍仍然是贏家,聽到這消息,他才馬上收住了眼淚,破涕為笑。
而一旁的安德烈面對成績卻是淡然而豁達,大方上前祝賀并擁抱李云龍。
他雖贏得了比賽,卻輸掉了心態。試想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沒有樂觀的心態,你有再高的智商,連輸都輸不起,怎么贏未來?
告訴孩子:凡事要想得開,想開了更要努力上進,坦然接受了失敗,才有底氣邁向成功。
怎么培養孩子的心態?
1. 陪孩子經歷一次失敗。安撫他的情緒,并且鼓勵他再次嘗試;
2. 給孩子積極的心態示范。不管多糟糕的事,請給孩子一個美好的解釋;
3. 把夸獎變成鼓勵。過度夸獎容易讓孩子輸不起,不管好壞,鼓勵他繼續努力,才能讓他對輸贏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感恩向善的品質
未來無論孩子面臨的社會是怎樣,做人做事永遠都是有出息的前提。而懂得感恩,心懷善意,正是一個人做人有修養、做事有道義的體現。
前幾天,小區里的王阿姨手里顫顫巍巍拿著藥盒,來問我藥的名字,我心里一陣心酸。
過去,她是個堅強的單親媽媽,拼命工作、省吃儉用,什么都盡力給孩子最好的。
如今孩子事業有成,卻忘了當初為他們付出的老母親。她身體不舒服,打個電話過去,兩句話沒說完,兒子那邊就沒耐心了:
“媽,你煩不煩啊,你知道我每分鐘值多少錢嗎?沒事我掛了。”
自那以后,她生病了也強忍著,忍不住了就自己瞎買藥。
前一陣聽說他兒子兒媳要移民出國的時候,大家都羨慕他老人家說:“孩子有出息了真好”可只有她自己知道,連媽都不感恩的孩子,再出息有什么用?
許多父母嘴上恨鐵不成鋼,可看見孩子孝順,其實心里比誰都驕傲。
一個孩子,將來會感恩、會向善、會孝順、那就是父母最好的福氣。誰敢說這樣的孩子未來沒出息呢?
怎么培養孩子的品質?
1. 和孩子一起做家務,親身體會勞動的辛苦,他才會對父母的付出懷有感恩之心;
2. 帶孩子一起做公益,讓他學會以力所能及的力量幫助別人;
3. 以身作則,拒絕溺愛。夫妻和順、孝順長輩,孩子自然懂得孝順,合理付出、注重家教,孩子也會懂得回報。
越挫越勇的逆商
現在許多父母都忽略了孩子的逆商培養,導致孩子承受能力越來越小,甚至有孩子因為一次考試失利,就自尋短見。
逆商是面對挫折、克服困難的能力,抗不過逆境的孩子,智商情商再高,也撐不起未來。
最近,一則女大學生宿舍自縊身亡的新聞引起人們的熱議。
據悉,這位女生因為與同學在宿舍使用熱水器,導致寢室失火,事后學校給了她不能入黨、不發學位證的處分。
而女生平日里成績優異,還是學生會辦公室主任、主席團成員。面對這樣殘酷的處分,承受不住壓力的她,最終選擇了自殺。
對于這件事情,皮皮媽不想評論誰與誰的過錯,只是想人生幾十載,女孩若是沒有輕生、挺過了這一劫,未來工作、嫁給喜歡的人、組建一個溫暖的家……不知道還有多少美好等著她。
可是這一次挫折卻讓這個美好的生命永遠停在了22歲。
未來路上,我們無法保證孩子一生順遂,但我們可以教會孩子堅強面對,再難的坎,邁過去都是路。
如何培養孩子的逆商?
1. 對孩子說:“你可以的。”站在孩子身后,給他足夠的信心,試著讓他獨立面對困難,讓他相信自己可以解決;
2. 該給孩子吃的苦,別舍不得。孩子總要面對失敗、辛苦、困難,舍不得讓他面對,只怕他以后面對不了。
3.帶孩子去登一次山或者做一次徒步旅行,過程中的困難對教會他堅強面對。
心無旁騖的自覺
有人說,現在會自覺做作業的小孩,未來肯定有出息,畢竟小小年紀能養成自覺習慣的孩子真是太少了。
每次去表哥家里,總看到嫂子一遍一遍地喊兒子做作業,還全程在旁邊監督教導,稍稍一走開,孩子各種開小差。
小升初那會,每天一放學,孩子就到處玩,非等到媽媽把作業本拿出來、文具備好、命令他寫,他才磨磨蹭蹭開始寫。
如今剛上初一,就光不完成作業,就被老師警告過好幾次了,更別說平時散漫的習慣全帶進課堂,現在學習差得一塌糊涂。
心理學研究曾表示,自控力,是決定孩子未來成就的關鍵品質。而未來的競爭環境,更加考驗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自覺很難,但改掉不自覺更難。父母現在不培養孩子的自覺和自律,只會讓他以后的學習更加堪憂,未來走入職場也難以出眾。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覺:
1. 讓孩子為不自覺付出代價。逼孩子養成自覺的習慣,往往要從讓孩子嘗到不自覺的后果開始;
2. 讓孩子學會安排時間。安排好時間,按照自己的計劃做事,是訓練孩子自覺的好辦法;
3. 讓孩子自覺很難,但父母不能一味放縱。自覺的習慣不是一日養成的,但父母每一次的放縱,都在把孩子推向不自覺。
如今的時代,學習很重要,但光有學習已經不能滿足未來社會對孩子的要求了。
只有培養好孩子的心態、塑造良好的品質、提高孩子的逆商、幫他養成好習慣,才能健全孩子的人格修養,讓他在未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