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鴻雁
《金字塔原理》豆瓣評分8.1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書籍是麥肯錫培訓公司40年經典教材《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適用于任何想要達到邏輯清晰的表達之中,包括口頭溝通和書面表達。
書中教會我們如何組織思想,從而更有邏輯地表達。
學會運用金字塔原理,可以提高我們的結構化思維能力,讓我們在溝通表達時條理分明、邏輯清晰,既讓自己說明白,又能讓別人聽明白,大大提高溝通效率。
金字塔原理適用于希望提高邏輯思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文字撰寫能力以及組織溝通能力的小伙伴。
網絡上解讀這本書的讀書產品很多,今天我將根據自己在疫情期間給孩子布置學習任務這個事情為例,說明金字塔原理的基本原則和應用。
這個案例很淺顯,作為拋磚引玉,希望能幫助你理解這本書,想深入了解金字塔原理的小伙伴,請大家閱讀原作。
概述
初識《金字塔原理》,是在寫作培訓課上,在學習觀點文撰寫時,老師向大家推薦了《金字塔原理》,要求學員務必認真閱讀、領會精髓。
這本書的作者是芭芭拉·明托,她畢業于哈佛大學,是國際著名咨詢機構麥肯錫咨詢公司第一位女咨詢顧問。
她在多年從事寫作培訓的實踐中,探索總結出這套金字塔原理,教授讀者條理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這個方法可以應用于溝通的諸多方面:聊天、匯報、培訓、寫報告、寫文章、做演示文稿等。
本書共分4個部分,分別是表達的邏輯、思考的邏輯、解決問題的邏輯和演示的邏輯。
本文主要通過案例,解釋金字塔原理在表達中的構建和運用。
金字塔原理在表達中的運用
什么是金字塔結構
金字塔結構自上而下的敘述過程,即先說中心論點(結論),再分別敘述分論點,每個分論點又由相應論據(事實)作為支撐,如此往復,如下圖所示。
其結構圖形如金字塔,因此這種構建文章的方法被稱為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結構圖
運用金字塔原理表達時,其核心原則是:
結論先行:每篇文章一個中心思想,要開門見山放在文章的最前面。
以上統下:每一層次上的思想必須是對下一層次思想的總結概括。
歸類分組:每一組中的思想必須屬于同一邏輯范疇。
邏輯遞進:每一組中的思想必須按照邏輯順序排列。
為什么要使用金字塔結構
金字塔結構的核心是結論先行,類似于我們寫論文時的總分或總分總結構。要求我們開門見山,先說結論,再說理由(論據)。
為什么在寫作或者溝通時,要使用金字塔結構呢?
這符合人類思維的基本規律:
當大腦先接收到結果(觀點)再接收相關論據的時候,更容易理解、記憶這些論據,并將論據與觀點聯系起來,從而理解觀點。
因此,當使用金字塔結構進行表達時,表達內容更容易被讀者或者聽眾接受和認可。
金字塔原理多用于撰寫文章、報告、總結等,在生活中有些時候并不適用,比如,對于一個癌癥患者,醫生如果不做任何鋪墊,開門見山地告訴他:你只剩下半年的時間了......病人很可能連一個月也難以度過......
如何構建金字塔結構
舉個例子,比如,目前我家大寶在準備小升初考試,疫情期間,孩子在家學習,每天我要給她布置很多學習內容,如果我這樣說:
你今天需要做一章數學總復習,看2節英語語法,背1頁文學常識......
嗯,寫1頁生字詞,做50道數學題,背3頁單詞......
對了,今天是周三,你還要寫1篇作文,再背1篇英語課文,寫1篇英語作文......
還有,記得做2篇閱讀理解......
聽到這些指令,大寶會不會很崩潰?本來要復習的內容就很繁雜,再加上我這毫無邏輯的布置,大寶不崩潰才怪。
下面,我們用金字塔原理,重新組織上述內容。
第一步:明確中心任務(在撰寫文章時,即為明確中心思想,核心論點)。
本例中為10項復習任務。
第二步:將任務分組(在撰寫文章時,即找到各個分論點)。
經過分析,可以按照科目分為數、語、英三組。
第三步:找到每組的任務集(在撰寫文章時,即確定每個分論點的論據)。
第一組數學,共2項任務:總復習、做習題。
第二組語文,共4項任務:文學常識、寫生字詞、寫作文、閱讀理解。
第三組英語,共4項任務:語法、單詞、背課文、寫作文。
第四步:將每組任務進行排序(在撰寫文章時,即為論據之間的邏輯關系,包括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重要性順序等)
仔細觀察每一組的內容,可以按照由總到分的順序,也可以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進行排列。
其中,數學可以按照總分的順序排列,即先復習后做題的順序,這里無需調整。
語文和英語可以按照字詞段句篇的順序調整為:寫生字詞、文學常識、閱讀理解、寫作文。
英語可以調整為:單詞、語法、背課文、寫作文。
經過上述四步,最終,可以構建如下金字塔結構:
這樣,我們便完成了一個簡單任務的金字塔框架的構建。
有了這個金字塔框架,我就可以這樣給大寶布置任務:
我們今天一共需要完成10項復習任務,
其中數學2項,語文4項,英語4項,分別是......
如果這樣給孩子布置學習任務,是不是更加清晰?孩子也更容易聽明白,并且方便記憶呢?
你可能會問:用這么費勁嗎?列個清單不就一目了然了嗎?
是的,這個案例只是為了說明金字塔原理的構建方法。
事實上,即使列清單,如果能具有一定邏輯,也會讓看的人理解起來更輕松。
序言的撰寫
在撰寫文章時,除了上述四步搭建金字塔框架以外,還需要撰寫序言(引子/切入點/概述)。
序言最好以講故事的形式,告訴讀者,文章將回答哪些疑問。
序言需要包括背景(S)、沖突(C)、讀者的疑問(Q)和作者的回答(A)。
這里,作者的回答(A)便是金字塔的第一層,文章的中心思想(核心內容/觀點/任務等)。
這個講故事的方法,就是很多寫作機構強調的SCQA寫作法。
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理解SCQA法,比如:
得了灰指甲(背景),
一個傳染倆(沖突),
問我怎么辦(疑問)?
馬上用亮甲(答案)!
這段經典的廣告語,便是典型的SCQA法。
用講故事的思路撰寫文章的序言,再用金字塔原理搭建的框架撰寫正文部分,就構成了一篇結構完整、邏輯清晰的文章。
研究探索
以上我用給孩子布置作業的例子,簡單說明金字塔框架在表達中的構建過程。
《金字塔原理》這本書中還講解了思考的邏輯、解決問題的邏輯以及演示(制作PPT)的邏輯等重要內容,每一部分都是非常有效且實用的方法。
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閱讀原著,研究書中精髓,學會運用金字塔原理解決溝通和思考中的問題,不斷強化自己的思考架構能力和邏輯溝通能力,從而實現更加高效地思考、表達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