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好幾位讀者的留言:
如何走出人生低谷?
如何才能成為像你一樣厲害的人?
怎樣才能改變頹廢的自己?
很多人遭遇困境時,被負面情緒包裹,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當中,有些心理脆弱的人甚至對人生失去了信心······
今天這篇文章,就是想告訴你,一個人是怎么變強的,面臨「至暗時刻」的時候,又該如何應對。
下面分享幾種方法,幫助你解開內心的枷鎖,釋放出強大的動力,把你的人生不斷推向高峰。
在《白鹿原》的原著小說里,有這么一句話:
活著就要記住,人生最痛苦最絕望的那一刻是最難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結束的最后一刻;熬過去掙過去就會開始一個重要的轉折,開始一個新的輝煌歷程。
當人生遭受重大挫折時,往往是一個人成長的契機。
在痛苦與絕望的壓迫下,會使得他重新思考人生,反思過去的所作所為,這個過程中,他的價值觀被重構,整個人與過去完全不同,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觸底反彈」。
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心智變得更加成熟、堅毅。不輕易放棄,不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第二,情緒穩定。有過撕心裂肺的經歷,情緒的下限被拉長,面對負面情緒也能夠波瀾不驚,畢竟最難熬的時候都挺過來了,還有什么能傷到他呢。
第三,堅強的執行力。遇到問題不會退縮,死磕到底,直到問題被解決。
沒經歷過撕心裂肺的絕望,哪來大徹大悟的人生。
當你挺過人生中最艱難的歲月,這段「至暗時刻」就會成為你生命中寶貴的財富。
類似的例子有很多:
比如說老胡,拍完《仙劍》后,他的事業水漲船高,誰知卻被一場無情的車禍中斷,為此他曾一度崩潰。
歷經至暗時刻的洗禮,他對人生的認識更加深刻,演技更上一層樓,回歸熒幕后,拍出了《射雕》、《神話》、《瑯琊榜》等高質量作品。
還有男神彭于晏,曾經一度無戲可接,自己又欠下巨款,人生陷入絕境。
在最難熬的日子里,他堅持健身,磨練演技,最終憑借一部《翻滾吧阿信》復出。
再舉一個更接地氣的例子。
我有個大學同學,家境不錯,畢業后回到老家,整天游手好閑,沒啥正事。
后來家庭發生重大變故,他開始重新思考人生,走出陰影后,他整個人都脫胎換骨,開始變得勤奮上進。
一個人的強大,不是看他成功時有多風光,而是看他掉進谷底之后能反彈多高。
可以說,困境是一個人的試金石。
有的人經過谷底反彈,人生開始持續上揚;有的人一直滑到深淵,也沒能彈上來。
但我們不能無所作為,被動的等待至暗時刻的到來。這么做的人,就是拿自己的人生做一場豪賭。
你要知道,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極限的,當挫折超過了你的承受極限,就會開始崩潰,并對人生失去信心,開始安于現狀。
只有主動出擊,才能將自己的人生牢牢掌控在手中。
因此,這里分享幾個經驗,能提升你的「觸底反彈」能力。
(1)不要抱怨
有些人一遇到挫折就開始抱怨,并將不滿的原因歸咎于外界因素。
比如:
收入低是因為老板摳門;
和對象分手,是ta不體貼、自私、拜金;
經常跳槽是因為公司太爛。
但你自身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因此同樣的結局持續上演,在同樣的地方跌倒多次。
(2)做自己能夠掌控的事
你要知道,外部環境是很難改變的,而且你怎么逃避也沒用。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能夠掌控的事。
盡最大努力把這部分事情做好,即使失敗,起碼你盡力了。這就是盡人事,聽天命。
哪些事是受自己掌控呢?
最簡單的就是與自己有關的,比如自我提升,運動健身,早睡早起等等。
坦白說,我一步步變強的過程中,就是專注于自己能夠掌控的事,堅持閱讀、健身、寫作。
2、強烈的自我驅動
我們總是羨慕那些厲害的人,為什么他們能持續的做一件事,為什么有源源不竭的動力,為什么總是充滿熱情。
其實,那些厲害的人,很多時候只是比其他人有著更強烈的動機。
動機就像內燃機里的汽油,只要一點火星,就會爆發出強大的驅動力。
假如你不清楚自己做某事的動機,那么很可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比如說,很多人為了養成讀書的習慣,付費加入閱讀訓練營,剛開始幾天還能準時打卡,后來開始慢慢懈怠,最后不了了之。
那么,如何激發自己的內部動機呢?
這里分享一個方法:把一件事當成自己的使命去做。
先提一個問題,你是如何看待自己工作呢?
據我了解,很多人只是把工作當成任務,完成即可。“反正是給老板做事,差不多就行了”。
抱著這種完成任務的心態,無法在工作中找到熱情,也很難做出成就。
而那些抱著「主人公心態」的人,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所以他們無時無刻不再思考,如何能夠做的更好。
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臉不要了,哈哈哈)
我剛進新媒體公司時,也在做自己的公眾號,因為沒有經驗,啥都不懂。
所以自己掏錢去學寫作,學賬號運營、學漲粉技巧,學社群營銷。
我很清楚,雖然我不可能一直待在公司,但學習的這些技能,將來都是獨立運營自己公眾號的基礎。
因此,我把公司的賬號當成自己的去運營,不斷尋求突破,雖然經常加班,但并不覺得委屈和辛苦,畢竟這是自己的事業。
當我的能力獲得長足的提升后,我離開了公司,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
很明顯,你也可以找到這樣一件事,把它和你的人生拼接起來。
人就是這樣,給別人做事,總會偷懶,不怎么上心。當你給自己做事,就會充滿激情,付出100%的努力。
3、不要給自己貼標簽
很多人一遇到困難時,就會自我否定,常產生「我很笨」「我很失敗」的想法。
比如說:
一次考研失敗,會覺得自己很差勁;
被喜歡的人拒絕了,覺得沒人愿意喜歡自己;
畢業幾年,應屆生工資都比自己高很多,我真是個loser。
時間一長,這些想法就會形成各種標簽,每一個標簽,都是在自我設限,從此會讓你寸步難行。
心理學上有個自我實現的預言,假如你持有某種想法,會喚起相應的行動,而行動的結果會接近你原先的預想。
假如你覺得自己的人生沒有希望,你就會采取消極不作為的行動,反正再努力都無法改變,最后你的人生必將一事無成。
因此,要學會接納自己的不足,和自己和解。
一件事情,沒有誰敢保證100%成功,因為成功受個人和外界因素共同影響。
所以,失敗一次再正常不過了,并不能因為一次的失敗而否定自己。
我開始寫作的前半年,幾乎沒有什么點贊,難道代表我不適合吃寫作這行飯么?
并不能,對吧。
這也是我想告訴你的,當你出現「我不行」「我很失敗」這樣的想法時,就要警惕了。
只有撕掉身上的標簽,才會重拾再來一次的勇氣,也只有持續的練習與反思,才能帶來能力上的進步。
最后,總結一下,要怎樣做才能變強。
第一,是獲得「觸底反彈」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不要抱怨,不要被動的等待至暗時刻的到來,要做好自己能夠掌控的事。
第二,是強烈的自我驅動,把一件事當成自己的使命去做。
第三,不要給自己貼標簽,學會接納失敗,接納自己。
以上,就是我想告訴你的,愿我們都能迎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對了,最后介紹一下我自己。
我是小鳴,曾是一個迷茫頹廢的學渣,期間走過很多彎路,后來才開始努力奮進,不到兩年時間,我成了一名自由職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