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花了兩周時間才讀完《終身學習》這本書。書中作者用了1年的時光、旅行10萬公里、花費50萬美元為大家講述了哈佛和斯坦福不會教給你的人生六堂必修課。從健康、情緒、思維、關系、事業和財富六個方面幫助大家更好地踏上屬于自己的英雄征途,去打敗路途中的一個個“惡龍”,最終都能在自己的人生征途中圓滿、成功。
讀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個人無論處在社會的哪個階層,都應該將終身學習作為自己的長期目標和人生導向;要認清自己的舒適區及邊界,并勇于打破;要直面自己當前存在的問題,并想盡辦法去學習、去解決。在走向成功的路途中,要付諸行動,要長期堅持,要將學習變成一種習慣,要把每一個困難和失敗都看成人生路上的一次成長和進步的基石。
作者從六個方面為大家開啟了終身學習的課程,今天先跟大家聊聊有關個人成長的三個方面:健康、情緒、思維。
-01- 健康
什么才是真正的健康?簡單地講:健康就是有充沛的能量,能保證我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從某種意義上講,信息時代反倒加速了人們對健康的透支。一方面,人們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創造更多的業績,獲取更大的成功;另一方面,人們又將節省下來的時間和精力更多的用在消費、娛樂等方面,忽略了對自身的挖掘和鍛煉。
因此,很多人每天的狀態就是—事情多、吃得亂、不專注、睡不好,特別像一張“壞唱片”,同樣的話、同樣的內容,總是到不了結尾就又重頭開始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為了獲取成功把本錢都輸光了,還有什么意義呢?
于是,作者制定了在健康方面想要達到的目標:
·改善飲食,從好的食物,好的營養中獲得好的能量;
·有一個科學的健身運動規劃,能夠適應忙碌的生活;
·改善睡眠質量,獲得精力充沛的良好感覺;
·防患于未然,提高對疾病的預防能力。
書中對什么是好的食物,一份健康的食譜應該遵循的“七三原則”,一日五餐如何安排,如何挑選適合我們的運動,不斷打破身體的極限,怎么才能高效的運動以及如何調控自己的睡眠,激發自己潛能等,都有很詳細的介紹,大家有空可以去拜讀一下。
至于我自己讀完最大的感受則是:如今的時代,我們太不把健康當回事了。飲食不規律、熬夜打游戲刷視頻、找各種理由拒絕運動等等幾乎成了每個人的常態。我們總是仗著自己年輕身體好,就毫不在意地消耗自身儲備的能量,還不以為然地認為都是小意思。
其實不管是身邊還是網絡上,年紀輕輕因飲食、作息等原因,身體出現問題的人比比皆是,仔細了解就會覺得細思極恐,很多惡習都是普遍現象,如果始終不引起注意的話,終有一天,我們的身體將會為我們的行為買單。
作者將健康放在全書的第一章節,那就意味著,健康是我們開啟終身學習的第一步,在漫漫人生路上,先把身體照顧好了,你才有精力、有能力去克服重重障礙,否則,一切都是0。
-02- 情緒
這一部分,作者教大家從人類的微表情及肢體動作去解讀情緒,講述人類大腦—爬行動物腦”及“智人腦”的工作機制,真正的情商是什么,如何進行“情緒察覺”,找到“情緒誘因”,擺脫負面情緒,改寫人生腳本等等。
在這里,我重點想講講情商的問題。什么是情商?很多人可能會跟我給出一樣的答案,情商就是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甚至將情商高與人際交往能力強劃上等號。而真正的情商并非看起來這么簡單,它是一種情緒智力,也就是說,情商的核心意義是圍繞著情緒本身而展開的。具體來說,情商包括六個方面:
第一、能對自己的情緒有一定認知,尤其是當它正在發生的時候;
第二、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第三、如何觀察和識別他人的情緒;
第四、如何讓自己有足夠的動力去專注地做一件事情;
第五、如何管理和協調他人的情緒;
第六、如何處理群體關系。
由此看來,一個高情商的人,一定是一位情緒的掌控者,能很好地管理和調控自己的情緒,也能管理和協調他人的情緒。
你有沒有情緒失控的時候?有沒有因為一件事,全身發抖,大喊大叫甚至幾乎咆哮的時候?有沒有傷及無辜、將自己的壞情緒遷怒于他人的時候?我想你一定會有!
那么當我們的壞情緒即將起來的時候,“情緒察覺”就變得非常重要,而這也需要我們不斷的觀察和練習才能達到駕輕就熟的地步。
林則徐曾說過這么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如果是我錯了,我憑什么生氣?如果是別人錯了,我為什么生氣?的確,人生世事,無非這兩種情況。如果是我錯了,那我就積極改正,確保自己下次不再因為同樣的事情生氣;如果是別人錯了,那更與我無關了,何必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一個人,把脾氣發出來是本能,把脾氣收回去才是本事。
所以,當我們意識到壞情緒即將出來的時候,不要恐懼,大膽地說出導致我們出現壞情緒的原因,然后正視這個問題,想想是否有改進的辦法,是否可以重新設立我們的目標,是否應該重新制定方案,然后擇優選取,以幫助我們在最快的時間內消化負面情緒,緩解不適的心情。
什么時候,你能掌控自己的情緒了,你才有可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03- 思維
這一部分,作者講得比較專業。比如:NLP如何影響我們的情緒,如何把自己鍛煉成一個會講故事的人,如何跳出自己思維的盒子,以及能平復心情的內觀禪修是什么。
然而讓我比較有感觸的是“內觀禪修”。也就是練習者需要每天練習長達10小時的內觀——打坐,觀察呼吸,其余的什么都不做。
剛開始的時候,大腦里會出現各種亂七八糟的想法,而且長時間地打坐,會讓身體有諸多不舒服,比如腰痛、脖子緊、腳發麻等等。但是老師告訴大家:“人的腦海里會有各種念頭和想法,它來了,它也會走,會產生新的,也會很快消失。所以當這些念頭或是想法出現之后,你不用阻止它,只要靜靜地觀察,觀察好之后再回到原點。比如你覺得背痛,那就細細觀察這個痛感。”
作者嘗試著去體驗了一下,比如他覺得身體某處很痛,但是不去想為什么會痛,而是去觀察它,漸漸就會感覺到某一處的痛感消失了。對待腦海里的念頭也是如此,每當大腦里出現其他的念頭,不會強行去控制,而是觀察這個念頭,過一段時間后就會自然而然地消失。
內觀禪修帶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正視問題。在生活中,我們往往會被這些問題所困擾,克制雜念,雜念卻一個接一個地冒出來,控制情緒,卻越來越憋屈,最后適得其反。其實任何東西都不是永恒的,有起有伏,有生有死。因此,我們大可將這些影響正常生活的問題全部看成一個個小怪獸,什么都不做,只是去觀察它們,當你目光足夠堅定,它們自然會被嚇跑。
人的思維是可以決定情緒的,我們需要靜下心來觀察自己,觀察內心,告訴自己,萬物皆有來去,這樣就更有機會獲得一種平和而安靜的力量。
不管我們為自己設定了多么遠大的目標,也不管我們當下的生活狀態如何,時刻守護健康,及時化解負面情緒,適時調整思維,保持平和,是我們每個人在人生路上必不可少的幾樣東西。
人生就是不斷的升級打怪,只有當你把自己調整到了一個最佳的狀態,并且堅定信念,持續不斷的付諸行動,在漫漫征途上,你才能活力滿滿,火力全開地打敗一個又一個小怪獸,才能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
征途漫漫,唯有奮斗,奮斗之前,請務必先好好愛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