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健康長壽都是人們普遍追求的理想境界,但是只要大家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長壽人群身上都會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特別是對于到了50歲以后的中年人而言,如果堅持這些習慣,能夠幫助人們養成長壽體質。
哪些習慣,可以幫助大家延年益壽?
1、養成科學的排便習慣
眾所周知,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腸胃功能和年輕人相比肯定是有所下降的,但如果每天都能養成科學規律的排便習慣,不僅有利于幫助大家提高身體素質,而且也能夠延年益壽,建議大家每天排便次數保持在1到2次左右,當然如果發現自己的腸道蠕動能力變慢,而且出現了排便困難的情況,那么很可能就是腸胃道功能出現問題。
因此大家在日常飲食中要注意飲食健康和衛生,避免出現拉肚子的情況,當然,如果發現自己排便一切正常的話,那么說明你是屬于長壽體質的人群。
2、避免暴飲暴食
卡路里的攝入量和人們的壽命之間,是息息相關的,而且據一些動物的研究表明,正常卡路里攝入量減少 25% 左右,可能會延長人們的壽命,對于長壽人群的研究,也可以得出堅持低熱量攝入,可以幫助人們延長壽命和降低患病的風險。
因此,熱量限制有助于人們降低體重和消耗身體內沉積的脂肪,因此大家要避免暴飲暴食,這樣可以幫助人們延年益壽。
3、擁有一個好的睡眠質量
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增加,會發現睡覺的時間會越來越少,特別是女性在進入50歲的年齡階段的時候,很容易出現經期綜合征,這個時候體內內分泌和激素都會出現不正常的情況,會對人們的睡眠質量造成不利影響。
而男性朋友由于經常生活在高壓的環境上,也會出現長期熬夜以及失眠等癥狀,因此健康是很容易受到損害的。
所以在這個年齡段的人們,大家要可以養成健康的作息時間,避免熬夜,在睡前不要玩電子產品,或者是及時的飲用一杯熱牛奶等方法,都可以幫助大家,盡早的進入睡眠狀態,有利于使免疫功能越來越強大,易養成長壽體質。
4、多吃健康的植物性食物
植物性食物深受養生人士的喜愛,比如新鮮的水果、蔬菜或者豆類食物等,這些食物有利于增強人們的免疫系統,因此大家日常飲食中,可以多多食用這些植物性食物,而且在國外的研究中,將素食和純素飲食與人們過早死亡風險降低,兩者聯系起來,同樣的研究還報告說,死于癌癥或心臟、腎臟或激素相關疾病的風險降低了30%左右,而且,在國外的一些研究中表明,過早死亡和某些疾病的風險隨著人們肉類攝入量的增加而增加。
總的來說,大家在日常多食用植物性食物,是有益于大家的健康,是可以幫助大家健康長壽。
5、堅持鍛煉
大家每天堅持有氧運動,可以讓人們保持健康并延長壽命,據有關研究發現,每天只需 30分鐘的運動,就可以幫助人們提高身體素質, 此外,每天多運動十分鐘左右,過早死亡的風險可能會大大降低 ,而且每天堅持運動一個半小時,人們死亡率也會有所降低。
因此大家如果在50歲的時候能夠養成上文介紹的這些習慣,比如說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避免暴飲暴食,多食用堅果,多食用健康的植物性食物,堅持運動等,都能夠幫助大家養成長壽體質,延年益壽。
參考資料
《與長壽相關的 13 個習慣(以科學為后盾)》Alina Petre, MS, RD 2019 年 4 月 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