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國人提起宋朝的武力值,都會撇撇嘴說【弱雞】,提到宋朝的文學水平,就豎大拇哥。
但事實上,在兩宋時期,還真有這么一個皇帝,他年少輕狂且叛逆,他是兩宋最風流的浪蕩子皇帝,但是,他也是宋朝316年國祚里,最鐵血的硬漢皇帝。
大家下午好,我是你們老朋友冷雨,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宋朝皇帝的人物傳記。今天我們的主角是宋哲宗趙煦。
既然寫人物傳記,最反感的就是人云亦云,大段的復制粘貼別人的原創文章,那有點太丟人。
我們知道,北宋有九位皇帝。多數都算是兢兢業業,他們同漢唐時期那些荒淫無道的皇帝,截然不同。
我們挨個的說說這些皇帝的趣事,當做您茶余飯后的樂子。
重點來了,東京汴梁城所有百姓,只要你有事解決不了,來這里找官家,咱們一起商量。
結果有天早上五點,趙匡胤還在被窩里,東京開封城有個小販,丟了一只雞,他遍尋不到,就跑到皇宮敲登聞鼓,最后皇帝賠了他一只雞。
在宋朝,這面大鼓真實存在,正式名字叫“登聞鼓”,設置于宣德門南街的西廊。這鼓一開始設置在皇宮門口,后來朝廷設立了專門管理登聞鼓的機構,叫登聞鼓院。登聞鼓院位于宣德門南街的北廊。當老百姓前來敲鼓后,登聞鼓院的官員就會出來接待老百姓,并將他們帶到皇帝面前。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宋朝皇帝做出來的,親民措施,說明他們從唐末農民起義那里,真的學到了要想當好皇帝,需要對百姓寬仁。
無論是宋太宗,整出來的燭影斧鑿,砍死自己哥哥。還是他在雍曦北伐失敗時,被遼軍射傷大腿,駕驢車逃跑。
宋朝皇帝,叛逆狠辣,這個特點在他們身上比較明顯,宋朝皇帝不像明朝皇帝,唯我獨尊,多數時間,宋朝朝廷都是以外統內,就是外頭的文官可以管理皇帝的家事,這讓宋朝皇帝看起來比較軟弱,但是文臣的權利,能夠合法的抑制住君權,從一定程度上,對于整個大宋,是避免了皇帝的一言堂行事風格。北宋的前7任皇帝,一直都在這樣的以外統內的管理之下,沒出多少亂子。
我們說,這個時候趙匡胤是不知道,以后自己這個侄子,會是北宋第三任皇帝。于是他只是輕輕問侄子:天子好否?
侄子回答:由天命耳。
沒想到宋朝被這個夯貨管理下,真的是一語成災,當上皇帝以后的宋真宗,直接就和遼國簽訂了城下之盟。
由此宋真宗趙恒,成了宋朝最沒有血性的一個皇帝。他怕打仗。他想安安穩穩的把任期干完了事。
宮外有人歌舞一夜不停,當時他的首席大太監,就要去收拾那幫孫子。結果宋仁宗說:別呀,你們都不動腦子想想,正是因為咱們這里冷冷清清的,外頭才會熱鬧。如果我像他們那樣在宮內,日夜笙歌不斷,那估計外面的世道就要冷清蕭條。
這里不得不提到,宋仁宗特別疼愛的女兒徽柔殿下,她被丈夫母親欺負,雨夜叩宋英宗宮門,但是宋英宗執意裝不知道,沒幾年他的胞妹在悲慘中死去。
趙曙是宋仁宗的養子,但是他對宋仁宗一家,卻有著無以言表的仇恨。這是真實的宋史,看完后讓人對冷血的趙家皇帝,起不了一點同情。
宋神宗就是支持王安石表法的那個皇帝。他雖然不如唐宗宋祖,但是在我國皇帝里頭,宋神宗身上有股子倔強的勁頭。不服輸,不怕死,為了理想奮斗終生。
我們就從上頭的宋朝歷任皇帝里,我們發現趙家人,其實有一部分特別擰巴。無論是性情還是行動。
宋哲宗9歲當皇帝,一直到17歲親政。他從來都是一個有脾氣的主。
在神宗當政時,阻攔神宗變法的,在皇宮內部,高太后,和向皇后都算。等到神宗去世,高太后掌權9年,可是她有一天,明確發現,她的孫子,壓根就不聽她的。她很害怕。因為這個孫子出現了極為強烈的逆反動作。
高太后去世,上任伊始,宋哲宗直接將高太后原班人馬全部罷免,全面恢復神宗的變法。
其實高太后在臨死前,就已經知道了這個孫子會如此做,她能祈禱的,就是孫子還能給她留一絲顏面,不要把她挖墳掘墓。
但是宋哲宗做的更狠,他全面否定了,高太后的元祐更化。當時高太后手下的司馬光,對神宗變法:“舍是取非,興害除利?!钡撬握茏谡J為司馬光是放屁。
不僅如此,司馬光對西夏的妥協,讓之后宋哲宗對他下了死手。
本來小皇帝呢,本著大宋不殺文人的傳統,對于司馬光呢,還是有那么一絲敬重。
但是在去除變法派勢力的過程中,有人曾經提醒司馬光,不要太拿9歲的小皇帝宋哲宗不當回事,結果司馬光根本不搭理勸解之人。
司馬光的政策,我們分不出好壞,但是仇恨的種子,卻讓宋哲宗的心理極度扭曲。
你司馬光不是給西夏人妥協求饒嗎,宋哲宗兩次派兵把西夏打的叫爹。
司馬光忽視了小皇帝的仇恨,在當時宋朝以外統內的原則下,他以為高太后死后,新上任的小皇帝宋哲宗,必然不敢扎刺。
然而,宋哲宗壓根就是一個瘋子。
你們文臣不是要以外臣身份統帥管理皇帝家的事物嗎?
小宋哲宗上任,直接就把高太后指給他的皇后廢了,推他喜歡的女人劉貴妃為皇后。
這在整個宋朝是不敢想象的,在仁宗朝,宋仁宗要廢掉當時的皇后郭皇后,那也是前太后劉娥指給他的。然而并沒有什么卵用,宋仁宗找了太多理由,才把郭皇后廢掉。
然而宋哲宗,不看什么高太皇太后,向太后的臉色,直接就把皇后拉出去廢了。
你可以感覺出來,宋哲宗已經不搞什么禮義廉恥了。
高太后一死,對于司馬光這批復辟舊制的,宋哲宗進行了沉重打擊。
高太后,被稱作女中堯舜。但是在她統治下的九年時間,宋哲宗的隱忍不發,和高太后的強勢,還是為高太后死后,司馬光一派的徹底倒臺埋下伏筆。
期間我們可以看出,高太后垂簾聽政,宋哲宗心里的都是仇恨。他的確沒有把太后的墳給挖了,但是他沒有給保守派留下一點活路。
我們都是事后諸葛亮,現在回看,新舊黨爭,不再是意氣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