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部使用IMAX技術的影片,都將為IMAX公司帶來源源不斷的收入。
在影片口碑兩極分化,中國電影、華誼兄弟股價不漲反跌之際,IMAX China的股價卻一路上揚,甚至還在官微專門發了一則“喜報”:“在電影《金剛川》熱映的推動下,截至10月25日,IMAX中國內陸影院10月票房已達到1.8億人民幣,在影院限流75%的情況下,依然超越了去年10月創下的紀錄。”“IMAX版本的《金剛川》首周末在673家IMAX影院開畫,IMAX影院以僅占1%的銀幕數,貢獻影片6%的首周末票房,票房達到2100萬人民幣。自7月下旬復業以來,IMAX在中國內陸影院的票房收入已達4.6億人民幣,票房市場份額達到4%,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8%。”讓人好奇的是,IMAX China作為技術提供商,到底能從影片的大賣中獲得什么。
《金剛川》的開局確實不錯。10月27日,電影《金剛川》官方微博公布消息,本片的電影票房在上映的第五天累計為4.46億元,并且在五天中的票房、排片、上座率、觀影人次和場均人數均為第一。按道理說,排在IMAX China之前高興的,應該是制作《金剛川》的48家影視公司,可是他們卻顯得心情復雜。根據介紹,《金剛川》的出品方、主控方為中國電影,管虎、郭帆、路陽多位導演的制作公司,華誼兄弟也是出品方成員,聯合出品方更是多達41家公司,涉及上市公司包括光線傳媒、華策影視、萬達電影、文投控股、人民網、歡瑞世紀等。《八佰》獲得了30億票房,作為接棒的戰爭巨制,《金剛川》被不少人看好。光大證券曾分析,《金剛川》點映口碑佳,相對于同期放映影片,該片在宣發、成本等多領域具有優勢,結合當前電影市場環境及同類型票房收入,或成國慶后30億+爆款電影。10月23日,《金剛川》在致敬抗美援朝的聲浪中高調上映,很快獲得了9.4的貓眼高評分,但在豆瓣的評分卻只有6.5,不及8.0分的經典影片《上甘嶺》。也有人開始質疑,這部影片今年3月立項,8月開拍,10月就已經上映,速度過快,工期太趕。隨著口碑兩極分化,《金剛川》的單日票房收入也在不斷跳水:剛上映的前三天,每日票房都在1億上下浮動,到了10月26日,單日票房腰斬到4393萬,10月28日再一次大幅滑跌。眼見票房后勁不足,30億票房的目標早已不切實際。截至10月27日晚間,貓眼專業版對總票房預測調低為14.57億元。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這部大制作的前后投資超4億元,按分賬比例算,影片票房12億才能保本。這就不難理解,為何中國電影和華誼兄弟不漲反跌。不參與制作投資的IMAX China,此時卻連連上漲,原因在于收入模式與制作方并不相同。西南證券曾對IMAX的分賬模式進行統計,在中國,分賬模式共有三種:第一種銷售租賃模式,向影院直接出售、出租IMAX系統,影院要在前期投入大量資金,還要向IMAX China支付經營費和維護費。2018年的報道顯示,每間影院的IMAX系統費用,高達130萬美元。第二種是全面收入分成模式,影院不需要購買IMAX系統,由IMAX China負責提供,IMAX影片產生的票房,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分賬給IMAX China。最后一種是混合收入分成模式,影院需要支付部分安裝費用,IMAX China也會收取一定比例的票房分賬,不過比例低于全面收入分成模式。這三種模式,在國內并行存在。據IMAX China統計,截至2019年12月31日,大中華地區的717套影院系統中,357家影院為全面收入分成模式,106家影院為混合分成模式,254家影院為銷售模式。超過半數的IMAX影院,能夠讓IMAX China獲得影片的分賬收入,因此《金剛川》的票只要賣得更多,IMAX China就能賺得更多。與出品方面臨的口碑困境相比,IMAX China的壓力還真沒有那么大。1967年,IMAX公司在加拿大成立,總部設在紐約、多倫多和洛杉磯,在倫敦、都柏林、東京、上海都設有辦公室。五年前,IMAX公司的子公司IMAX China在港交所上市。截至2020年3月31日,IMAX在全球81個國家和地區共有1616家IMAX影院。第一部IMAX影片問世于1970年。在成為商業大片標配之前,IMAX技術僅僅被用在科技館,卓越的表現能力,將自然紀錄片的宏大與微小之處,都展現地淋漓盡致。1994年,理查德· 葛爾方接手了這家公司,希望推動這項技術進入主流影院,但這并不簡單。從上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的頭幾年,將一家普通影院改造為IMAX影院需要花費500萬美元,其中300萬美元用于空間擴建,剩下的200萬美元則用于技術改造,安裝放映和音效系統,IMAX公司只獲得很小一部分的票房分賬。在當時,使用IMAX技術拍攝的電影公司并不多,原因是成本巨大,就算成片也沒有影院放映。影院也持觀望態度:除非有大量IMAX格式影片可供放映,否則不愿意改造。技術的制約令IMAX成本高昂,每套IMAX拷貝的成本則高達3萬美元,而且比普通拷貝大得多,幾乎需要動用叉車才能將其運到放映廳,無怪乎少有影院愿意合作。直到2001年,一名計算機工程師研究出將普通電影轉制為IMAX格式的方法。從此,IMAX公司負擔轉制的費用,電影公司則同意分給IMAX公司12.5%的票房收入。IMAX公司決定大膽向數字化邁進,并于2008年開始安裝新系統。這一轉變令公司獲益頗豐:即插即用的硬盤取代了笨重的拷貝,成本也從3萬美元降至150美元,播放IMAX影片變得既便宜又簡單。2009年《阿凡達》上映,帶來了決定性的轉折點。觀看IMAX版《阿凡達》成為全球熱潮,中國觀眾甚至排隊6個小時搶票,有的票價被黃牛炒高至100美元。最終,IMAX版《阿凡達》獲得了2.5億美元的全球票房,也奠定了IMAX技術的市場地位。2014年,影片格式的轉制費已相當劃算,影院老板發現,配備IMAX影廳能夠明顯地提高影院的整體上座率。作為換取技術投資的回報,影院同意向IMAX公司支付每塊IMAX銀幕大約20%的票房收入。在越來越注重觀影效果的今天,IMAX已不再一票難求,電影院爭相安裝最前沿的放映系統,家大業大的IMAX,也面臨新的挑戰。賣給中國影院的IMAX系統一共有700多套,其中有將近一半賣給了萬達院線。截至2020年6月30日,萬達投入運營的IMAX銀幕達到353塊,成為全國擁有IMAX銀幕數量最多的院線。2007年萬達院線首家IMAX影院在廣東東莞開業,十年后,萬達旗下的IMAX影院就多達160余家。2016年,萬達院線與IMAX China簽約,將在6年內陸續建成150家IMAX影院。最開始,萬達采用的是銷售模式,IMAX只售不租,放映系統采購單價高達800-1000萬元,相當于一家非IMAX電影院的建設成本,給采購方的現金流帶來較大壓力。2011年,經過萬達電影與IMAX公司的談判,IMAX公司調整了對中國市場的商業模式,把只售不租調整為可售可租,此后,萬達電影采購IMAX設備,只需要支付IMAX影片的票房分成。轉為全面收入分成模式的萬達,快速拓展了IMAX影院的數量,把其他院線遠遠拋在了身后。2017年,由于萬達電影提前約3年完成與IMAX China之前簽訂的銀幕建設協議,IMAX China下調了對于萬達電影的收入分成百分比。萬達院線一直是IMAX China最重要的客戶之一,在2015-2017年,萬達院線占IMAX China營收的比例分別為24.4%、20.1%、17.8%。對于萬達和IMAX China而言,此舉可謂雙贏。即使有了穩定的合作伙伴和先進的技術支撐,IMAX China也不能高枕無憂。作為技術提供者,IMAX在國內的主要競爭對手,是中國巨幕和X-LAND。IMAX主打中高端市場,國內一些小影院,可能會因為成本問題,選擇自主研發的巨幕系統。中國巨幕是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科研單位以“產學研用”的形式聯合開發的“中國巨幕系統”。就市場反應來看,中國巨幕的放映效果比起IMAX有所不足,但其安裝及轉制費用較IMAX要低很多。X-LAND則是萬達院線自主開發的巨幕放映系統,在國內多個城市已經落地,研發目標是抗衡IMAX的技術壟斷。從目前萬達安裝IMAX系統的姿態來看,X-LAND距離完成目標時日尚遠。在技術被全面超越前,IMAX在中國依然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很難撼動。如今,IMAX已經成為了“大片”的標配,每一部使用IMAX技術的影片,都將為IMAX公司帶來源源不斷的收入。只需要考慮影院建設成本和票房分賬、維護收入,IMAX China自然更開心,而華誼兄弟,不知要多久才能打一場翻身仗。
刺猬公社是聚焦內容產業的垂直資訊平臺,關注領域包括互聯網資訊、社交、長視頻、短視頻、音頻、影視文娛、內容創業、二次元等。
投稿、轉載、媒介合作聯系微信號 | ciweimeijiejun
網站 | www.ciweigongshe.net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