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老年朋友跟華子說,經常被便秘的問題困擾,自己用了些開塞露或是瀉藥,也只是暫時解決問題,藥勁兒過了之后,還會再犯。
華子說,便秘雖然不算是什么大毛病,但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卻非常嚴重。老年人是便秘多發的人群,這與老年人的生活方式、飲食結構、身體情況、服用藥物等多種因素相關。治療的時候不能只靠藥物幫助,需要尋找具體原因。
1、飲食原因:年齡大的人,由于咀嚼、消化功能退化,在飲食上更傾向選擇軟爛的食物,會導致膳食纖維攝入不足,使糞便對腸道的刺激減弱,引起便秘。
2、運動過少:老年人活動減少,相應的胃腸蠕動也會變慢,會導致便秘。
3、疾病原因:有些疾病會導致便秘的癥狀,比如說患有痔瘡、直腸息肉、肛裂、腸道腫瘤、糖尿病等。
4、藥物原因:老年人基礎疾病多,用藥也多,有些藥物有導致便秘的不良反應。比如地平類藥物、抗抑郁藥物、抗膽堿藥物等,都可能導致便秘。
1、不要迷信香蕉:雖然香蕉是傳統的緩解便秘食物,但實際上緩解便秘的效果并不好。而且只有熟透發軟,表皮出現小黑點的香蕉才有一點兒緩解便秘作用,如果是發硬的、沒熟透的香蕉,其中鞣酸含量多,吃了后反而會加重便秘。
2、補充膳食纖維:水果與蔬菜雖然含有膳食纖維,但含量遠不如粗糧。有便秘的人,不妨把主食改成玉米、地瓜、糙米、豆類等高膳食纖維的食物,同時減少肉類食物,再輔以蔬菜和水果,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通便作用。
3、一定要多喝水:充足的水可以直接潤滑腸道,還可以被膳食纖維吸收,使之膨脹,可以軟化糞便,增加對腸道的刺激,提升便意。建議沒有心衰、腎衰等飲水禁忌的老年人,每天飲水2升左右,要定時小口慢飲,不要等到感覺口渴再喝水。
4、養成排便習慣:早餐的食物會激活整個消化道的蠕動,所以早餐后是大多數人最容易排便的時間。建議在每天早餐后,無論是否有便意,都要去嘗試排便,只要堅持做,就會養成排便習慣,改善便秘。
老年人如果遇到便秘,不要用蠻力硬來,因為用力排便會增加腹腔、胸腔內的壓力,加重心血管系統的負擔,容易引發意外,可以根據具體的便秘情況選擇藥物輔助排便。
如果是糞便過于干燥,嵌頓在肛門處,可以使用潤滑性瀉藥(如開塞露)進行潤滑、軟化糞便后排出。
如果是進食量少,膳食纖維攝入不足,可以使用聚乙二醇4000散、甲基纖維素等容積性瀉藥,可以增加糞便水分,使之體積膨脹變得松軟,易于排出。
如果是長期的慢性便秘,可以使用滲透性瀉藥(代表藥物為乳果糖)降低糞便硬度、促進糞便排出,可以長期服用,安全性較好。
如果是消化功能差,胃腸蠕動乏力,可以使用胃腸動力藥物(如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可以增進胃腸蠕動,促進糞便排出。
如果有功能性消化不良,腸道菌群紊亂,可以用微生態益生菌藥物,調節腸道菌群平衡,可以作為便秘的輔助治療。
患有糖尿病的人發生便秘,還可以利用降糖藥物的副作用,比如二甲雙胍有腹瀉的副作用,就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選用,利用藥物的副作用改善便秘癥狀。同樣的道理,如果有乳糖不耐受,喝牛奶會腹瀉的人,也可以適當喝些牛奶緩解便秘。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不建議長期使用刺激性瀉藥(如大黃、番瀉葉、蘆薈、蓖麻油、比沙可啶等藥物),這類藥物雖然起效較快,但長期使用可能會造成不可逆的腸道神經損傷,導致大腸無力和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