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個患者問華子,他的高壓135mmHg,低壓95mmHg,這樣需不需要吃降壓藥,平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呢?華子告訴他,他的高壓未達到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但是低壓已經達到了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否需要用藥,需要看具體情況。
中國的高血壓標準為,在未服用降壓藥物的靜息狀態下,診室測量的血壓大于等于140/90mmHg,即可確診為高血壓。但華子發現很多人存在著誤解,以為確診高血壓需要收縮壓(高壓)和舒張壓(低壓)要同時超過標準才可以。實際上收縮壓與舒張壓只要有其中之一超過規定值,即可確診為高血壓。
首次發現收縮壓≧140mmHg,或是舒張壓≧90mmHg后,建議在4周內復查兩次。也可以自行在家中測量,排除“白大衣高血壓”的影響。當非同日3次測量均達到上述診斷值,才可確診高血壓。
如果真的確診患了高血壓,也不必過于擔心。高血壓雖然不能完全根治,但它是可防可控的疾病。患了高血壓,首先應該做的就是改善生活方式。比如本文開頭的那位患者,他的舒張壓雖然已經超過標準5mmHg,但只要沒有合并心腦血管疾病,也沒有合并靶器官損害時,可以不必急著用藥,可以試試生活調理來控制血壓。
相對來說,收縮壓升高的危險程度要高于舒張壓升高。單純舒張期高血壓的患者,說明血管彈性尚可,還沒有發生嚴重的硬化,大多數通過生活干預即可達到較理想的血壓目標。
首先要舒緩情緒,減少焦慮。緊張的情緒會使人體交感神經系統興奮,升高體內腎素水平,引起外周小動脈收縮,導致舒張壓升高。所以舒緩情緒,減輕精神壓力是降低舒張壓的重要方法。可以通過增加運動,多參加社會活動,增加人際交流等方式,放松自己的心情。
其次要改善生活方式,戒煙戒酒,睡前不碰手機、平板,保證每天充足的睡眠。中國人多為鈉鹽敏感型的容量性高血壓,所以飲食上要減少鈉鹽的攝入量,每天不超過6克鹽。多食用一些含鉀和鈣的食物(如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因為鉀與鈣可以促進鈉的排泄,輔助降壓。還有肥胖的人應減輕體重(肥胖者減輕體重,可以使血壓下降5~20mmHg),男腰圍不超過
如果沒有并發疾病,只是單純的高血壓者,可以暫緩服藥,嘗試生活干預。但通過3個月的生活干預仍然無法達到目標血壓者,就要開始藥物治療。大數據試驗表明,中國人對鈣通道阻滯劑(CCB地平類)較敏感,CCB也是預防腦卒中強度最高的降壓藥,適合收縮壓較高的老年人服用。而中青年多為腎素水平高引起的舒張期高血壓,比較適合服用β受體阻滯劑(洛爾類),降壓的同時還能降低因交感神經興奮導致的心率過快。
如果確診了高血壓,同時又已經患有冠心病、心力衰竭、腦卒中、外周動脈粥樣硬化、腎功能不全或糖尿病等并發疾病,就要即時服用降壓藥物進行治療,以防止病情進展,預防嚴重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