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了一天的華子剛剛踏進小區的大門,就被幾個鄰居大媽“包圍”了。大媽們拉著華子問,聽說今年流感很厲害,香港都死了二百多人了。春季流感易發,要不要給她們的孫子、孫女吃點藥預防一下啊?華子對她們說,先不要急,如何用藥抵御流感得慢慢說。
要說明的是,普通感冒一般不需要抗病毒治療,也沒有什么有效的預防方法。對付普通感冒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喝水、多休息,耐心的等待5~7天,感冒自然就會痊愈。但對于流感,就需要盡早進行抗病毒治療,可以有效縮短病程,減少并發癥,降低死亡率。
所以在感冒初期應盡快分清流感或是普通感冒,以便對癥治療。1、普通感冒的癥狀:癥狀較輕,會有咽干、癢或是痛感,有打噴嚏、流鼻涕、咳嗽等癥狀,伴有低熱(一般不超過
1、抗病毒治療:針對我國現階段流行的病毒類型,推薦使用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如奧司他韋、扎那米韋和帕拉米韋等藥物。其中奧司他韋可用于1周歲以下兒童的流感治療,扎那米韋適用于7周歲以上兒童,帕拉米韋適用于各種年齡段患者。
對于重癥患者,還有老人、兒童、孕婦、免疫低下及有慢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可不必等待病毒檢測結果,應在48小時內進行抗病毒治療(口服奧司他韋,孕婦可用)。發病超過48小時,癥狀無改善者也建議進行抗病毒治療。
所以如果疑似感染了流感,應盡快在48小時內就進行抗病毒治療,以縮短病程和減少并發癥。藥物需持續服用3~5天,如果是流感病毒感染,通常在用藥24小時后癥狀可明顯減輕。
2、抗菌治療:在感冒的治療上,很多人存在認識誤區,認為發燒了就要吃“消炎藥”。實際上并不是這樣,普通感冒與流感都是病毒引起的感染,而老百姓所說的“消炎藥”為抗菌藥物,對病毒并不起作用。使用抗菌藥物會殺滅敏感菌,使耐藥菌過度繁殖引起疾病,打破人體的菌群平衡,而且抗菌藥物本身也會產生諸多的副作用。
所以說當出現感冒癥狀時,大家不要自行服用抗菌藥物。所有的抗菌藥物都是處方藥,使用時有嚴格的適合癥,不能濫用。當身體感覺不舒服的時候,正確的做法是去醫院找醫生做檢查,只有在確定了并發細菌感染的情況下,才能根據具體的用藥指征,由醫生選擇適宜的抗菌藥物。一般來說,咳嗽或是清鼻涕變為黃、綠色超過10天,或是高熱持續3天以上不退,才說明可能并發了細菌感染。
3、對癥治療:當體溫超過
在對癥治療時,最大的風險來自于重復用藥。每年華子都會遇到過量服用對乙酰氨基酚中毒的病例,就是因為許多復方感冒藥中含有相同的成分,患者認為多吃幾樣感冒藥,病會好得快,結果重復用藥導致了中毒,造成了肝、腎損傷。所以大家在服藥之前,一定要先詳細閱讀藥品的說明書,明確其中成分,避免重復用藥造成危險。6周歲以下的兒童,建議根據癥狀進行單藥治療,不主張使用復方感冒藥。
可以通過接種流感疫苗來預防流感,一次接種產生的抗體可保持一年,但是產生抗體需要最少15天,所以接種疫苗最好在流感季節來臨之前的半個月進行。普通感冒與流感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在流感肆虐的季節,應盡量避免去人流密集地區,出門時應佩戴口罩。
家中要保持通風,勤洗手、漱口、清洗鼻腔,保持室內空氣濕潤有助于維持鼻腔黏膜的完整,減少被病毒侵入的機率。平時多喝水,保持充足的睡眠、堅持體育鍛煉,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防止感冒的發生。
綜上所述,接種疫苗以及平時多注重個人防護,可以有效的預防流感。而治療流感的手段主要是明確診斷,及時用藥。用藥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在用藥過程中發現問題,請及時咨詢醫生或是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大家關注我,讓我成為你身邊的藥劑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