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時,有一位患者問了華子一個問題,長期服用降壓藥是不是會讓血管變脆?華子開始時還以為有人在和華子開玩笑,都2020年了怎么還有人信這種謠言?抬頭順著聲音望過去,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表情很認真地在等著華子的回答。
華子總會遇到類似這樣的問題,這些在醫務工作者眼中司空見慣、不值一提,甚至有些可笑的問題,卻困擾了許多不了解醫學常識的人。很多有關健康的謠言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得以滋生和傳播。
一、降壓藥不會讓血管變脆
華子告訴那位患者,長期服用降壓藥并不會讓血管變脆,讓血管變脆的“真兇”其實是高血壓。患了高血壓之后,需要堅持長期規律服用降壓藥,把血壓控制好了,才能保護血管不變脆,避免發生嚴重的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傷。
降壓藥的作用,可以降低血壓以及減輕心臟的負荷,對器官進行保護。所有類型的降壓藥,在長期使用時不會引起耐藥性,也沒有成癮性。即使產生了副作用,在停藥之后也可以恢復正常,并不會對身體造成長期的危害。
二、讓血管變脆的“真兇”是高血壓
隨著年齡的老化,人體的血管會逐漸硬化,失去彈性,脆性增加。我們要認清這個現實,人體血管“變脆”是衰老的后果,無法逆轉。但是人體自然的衰老進程很慢,據估算,人類自然衰老的壽命應該在120歲左右。
為什么現在人類平均壽命遠達不到這個年齡呢?就是因為慢性疾病加速了血管硬化的進程,讓血管變脆,使器官損傷,進而影響了壽命。而在慢性疾病之中,高血壓的患病人數最多,對人類的威脅最大。
正常的血管充滿彈性,會隨著血壓波動而擴張和收縮。當發生高血壓時,血管的收縮性長時間增加,難以舒張放松,就會導致彈性減弱,變得硬化。而且血壓的升高,會使血液對血管內膜的沖刷力量增加,容易造成內膜的機械損傷。血液中的膽固醇就會從損傷處進入內膜中,形成粥樣硬化斑塊,是導致心梗、腦梗的重要原因。
而且過高的血壓,意味著心臟輸出血液時遇到的阻力加大,心臟就需要用更大的力量才能維持身體其他器官的供血。長期如此,心臟就會“累壞”,心肌細胞開始“消極怠工”,這時就會發生心力衰竭,身體的各個器官就會因為供血不足而“罷工”,導致出現各種疾病。
三、降壓藥是血管的“保護者”
高血壓對血管造成傷害的主要原因,就是血壓升高的本身。所以只要能把血壓降下來,就可以保護好血管,避免并發疾病的發生。不同的降壓藥,通過舒張血管、減弱心肌收縮力、利尿降低血容量等多種方式降低血壓,成為血管的“保護者”。
高血壓患者進行降壓治療的獲益,來自于血壓降低的本身。無論是通過吃藥,或是生活干預,只要能把血管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就可以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但高血壓中有95%是原發性高血壓,無法根治,只能通過保持長期規律的服藥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以延緩血管硬化和脆性增加,預防發生嚴重的并發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