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群雄并起,各諸侯逐鹿中原。經過數十年的征戰,終于只剩下了魏蜀吳三國。而在三國之中,劉備又一直以正統自居。似乎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漢江山著想,但事實真的是這樣么?不見得。今天小編就通過一件小事來揭露劉備隱藏的野心。
眾所周知,劉備在去世后將蜀漢江山傳給了兒子劉禪。而劉禪因為貪圖享樂亡了國,所以很多人都調侃他為“扶不起的阿斗。”甚至有網友說:“如果劉備再多幾個兒子就好了,那樣還有個選擇的余地,不至于因一個人誤國。”但事實上,劉備除了劉禪外,還有三個兒子,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劉備的長子名為劉封,是劉備收養的干兒子。劉封本是羅侯寇氏之子,長沙郡劉泌的外甥。當年劉備在投靠荊州劉表后,因膝下無子,所以便收了劉封為義子。劉封為人勇猛,又好武力,所以早早便跟隨劉備打天下。劉備與劉璋決裂后,召集諸葛亮等人入蜀搶地盤。劉封便跟著趙云、張飛等將領溯流西上攻打益州,所過之地,無往不克。益州平定后,劉備封劉封為副軍中郎將。后來劉封因在關羽兵敗時沒有施以援手,導致關羽兵敗被殺,劉備也因此責怪劉封。再加上孟達因被他排擠投降了曹魏,所以諸葛亮也對劉備的這位義子不放心。在諸葛亮的勸說下,劉備賜死了劉封。
劉備的次子就是大家熟悉的劉禪,蜀漢的第二位皇帝。劉禪在小時候真的是多災多難,好幾次死里逃生。劉備在去世前也擔心劉禪不是那塊料,便讓諸葛亮、李嚴等托孤大臣輔佐他。在諸葛亮管理蜀國期間,劉禪也樂得清閑。等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后,他親自管理朝政就開始執行休養生息的國策。后期因為宦官黃皓弄權,所以導致蜀國民不聊生。等鄧艾的大軍兵臨城下時,劉禪開城投降,蜀國因退出了歷史舞臺。
劉備的三子是魯王劉永,字公壽。因生母地位不高,所以也不被劉備所看重。劉備去世后,劉禪將他改封為甘陵王。因為劉永看不慣宦官黃皓人前人后的兩套嘴臉,所以勸說劉禪遠離此人,他也因此被黃皓所記恨。黃皓漸漸取得劉禪的信任后,就開始離間他們兄弟二人之間的關系。劉禪從此疏遠劉永,兩人十多年不見。蜀國滅亡后,劉永被遷往魏都洛陽生活,官居奉車都尉。
劉備的四子是梁王劉理,字奉孝。劉理在劉備心中的位置還不如魯王劉永,在蜀國純粹是個打醬油的角色。劉備去世后,劉禪將他改封為安平王。結果就是這逍遙王爺劉理都沒做幾年,在延熙七年去世了,死時還不滿30歲。
通過上面的內容,大家也可以看到,劉備的四個兒子分別名為:劉封、劉禪、劉永、劉理,連起來讀就是“封禪永理”。“封禪”是什么意思,相信大家不難理解。在中國古代,只有做出偉大功績的皇帝才有資格封禪。而“永理”就是永遠治理的意思。所以劉備在還未稱帝前就想著吞并天下,并由自己的子孫永遠中國。如果他真像自己說的對漢室那般忠心,那為何不想法設法贏回漢獻帝,匡扶大漢江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