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華
85歲,大連五島人
4個兒子1個女兒,王德林排行老四
1958年隨丈夫復員來到常州
堅持照顧高位截癱的兒子王德林四十多年
沒有太多文化的她成就了王德林的公益事業
軍嫂,值得敬佩
李奶奶和王德林的父親從小就被指腹為婚
1953年包括王德林父親在內的十四個人趕赴戰場,
僅僅回來了三個人,
敵人的炮彈落到戰友的車上后就剩下框架了…
但李奶奶并沒有放棄等待王德林父親,
這張照片就是她每天想念的信念。
1958年,她隨復員的王父來到常州公交公司
1960年,西藏需要駕駛員,
王父再一次挺身而出當志愿者,
這一次她選擇隨丈夫到西藏,
一待就是整整23年。
1983年,丈夫回到常州公交公司,
白發蒼蒼的她隨丈夫在常州落了根。
命途坎坷,但不是放棄的理由
1974年,王德林7歲的時候,
一場車禍改變了一家人的命運
王德林高位截癱,重度昏迷
大家都勸李奶奶放棄,
但是李奶奶堅持守在病床等待王德林醒來
在長春治療時王德林晚上鬧著要吃大蔥,
鄰居見狀就對王德林母親說
“這樣的一個孩子,又哭又鬧的,干脆餓死算了”
據王德林母親回憶說:
“我這輩子都忘不了那件事,孩子是我生的,
我有義務照顧他,
我不可以就這樣放棄他,不可以的”
就這樣李奶奶帶著王德林和王德林的妹妹去西藏了。
在回藏的路上,李奶奶背著王德林,
攙扶著妹妹走在機場的樓梯上,
走不動了,李奶奶就跪在地上,
一點一點的往上挪,好不容易才回到了西藏的家。
平凡的母親,偉大的母愛
從王德林出事到現在四十幾個年頭,
李奶奶一直細心照顧她,
不管從飲食還是身體上的照料。
王德林覺得最虧欠媽媽的,
就是沒有讓媽媽睡一天好覺。
多年來李奶奶每天隔一兩個小時要幫王德林翻身,
幫他捋捋腿,就算是夜里也不例外,
這樣一堅持就是幾十年…
不僅僅是身體的照料,飲食亦是如此。
王德林說:“我媽媽燒菜很健康,
她知道我需要什么樣的膳食,
像我這樣的殘疾人,很少有活的比我長的,
這都虧我媽媽的照顧,
每天吃她燒的菜我覺得心里的踏實”
默默成就兒子公益事業
李奶奶對王德林沒有任何的要求,
只希望他每天健康快樂就好。
但就這樣的沒有要求,
反而讓王德林更加愿意去主動學習,做些什么,
也就成就了他的“一加愛心社”
王德林說:“我媽媽沒有參加一加愛心社,
也不是一加愛心社的成員,
但對我的教育卻很重要,
對我平日的生活做了最基本的保障,
每天幫來往的成員開門,
有的時候大晚上的也沒有怨言。”
思鄉,但兒子更重要
從58年跟隨王德林父親來常州到現在,
李奶奶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
每天都會想家,但是她放心不下兒子。
現在老家只剩年邁的弟弟一人了。
就在我們采訪接近尾聲的時候,
李奶奶的弟弟打電話來說想姐姐了,
20年沒有見面了,想來看看姐姐,
于是坐了隔天的火車來了。
李奶奶的弟弟高血壓,暈車,來一趟不容易,
兩個老人也是見一面少一面。
5月11日 21:30,弟弟到達了常州
母愛是無私的,母愛是偉大的
母愛是只知道給予而不求回報的
就像李奶奶對王德林這四十多年的悉心照料
最后,小編祝愿李奶奶和全天下的母親
母親節快樂,身體健康,幸福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