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
繼續雕刻上部山水。對于葬花原著第二十七回寫道,黛玉前去怡紅院造訪賈寶玉,因晴雯沒開門,心生多疑,又看到寶玉送寶釵更生誤會,對這位精明絕頂的她想到寄人籬下的凄涼心境,處處注重賈府的規矩或她(他)人問答。有逢餞花之期,又勾起傷春思愁,在暮春飛舞的花瓣如雨中,他不由得觸動了更多的凄涼。產生了葬花的奇想。即在伩芳橋畔手把花鋤,攜著錦囊,流著傷心撕肺的淚,收拾著片片殘紅落花,進行掩埋葬,聯想到自己的命運,凄然淚下,吟出千古絕唱:《葬花吟》。重拾這篇名句: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元著處;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柳絲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三月香巢處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傾。一年三百陸拾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杜鵑無意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怪儂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憐春忽至腦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愿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杯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污濁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1月10日
自畫面頂部從左往右進行雕刻。今日刻遠山及塔,遠山處理虛幻縹緲為準,塔也有云霧飛來即去之態,動感越強越美!遠山立于水中倒影隨水而動。水也雕刻出高低光點,顯示大自然生命有序有規。這個故事是黛玉葬花;以下對黛玉個性做個剖析,黛玉的性格,多疑,敏感,細心,純真,淡泊易傷感,聰明絕頂,悟性極強,多愁善感。林黛玉的優點是學習認真,博覽群書,學識淵博,記憶力超強。她屬于才學橫溢的詩人氣質。但容易感到寂寞和害怕獨處。做事不輕言放棄,但有些事情過于較真,顯得頑固,始終感情豐富。
1月11日~13日
雕刻塔下部分的松樹及右邊的樹木竹林。這些大自然自生的植物會調解氣候濕度溫度與各種植物及動物的繁衍生息。是動植物和諧相處,禮讓有加的生存著,對人類的大同精神有著長者風范。喜愛大自然的山與川,它的幽靜與生生不息給人類帶來無法言表的精神世界!
有雕刻這些沒有靈魂的生命植物,內心特別喜悅,我愛大自然的原色,它養育著地球生物,再水和空氣的滋潤下茁壯快樂的成長,生機勃勃頑強生長!我愛大自然的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