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玩游世界,看足球拿大獎
目前乘用車的自帶變速箱一般有四種類型:雙離合/AT/CVT以及AMT。
而基本上每一個買自動擋車型的朋友都會有這么一個疑問,這四種變速箱究竟誰好誰壞,買車應該選哪種自動變速箱呢?每一個車企在宣傳自家產品時都會給其變速箱配備諸如動力高效油耗低/換擋快速有運動感等詞匯,因此它們之間的異同點真的很難區(qū)分讓人頭大。
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困擾著廣大用戶,而且對于初入車媒時的教授來說也同樣困擾。不過在開過的車越來越多之后,教授對于如何選擇變速箱這件事有了更深刻的一些理解,用教授自己的經驗總結的話就是一句話:小排量車型選CVT,大排量選AT。
小排量車型為什么選CVT?
小排量車型由于自身的動力比較弱,因此對于變速箱的依賴會比較重,尤其是在山路和城區(qū)行駛時變速箱需要頻繁換擋,因此對于變速箱的降擋速度和邏輯以及換擋平順性要求都更加嚴苛。AMT變速箱由于換擋太慢,顯然不合格,而干式雙離合在擁堵工況下的發(fā)熱以及頓挫問題則比較惱人,多數人買小排量發(fā)動機都是為了城區(qū)行駛,而干式雙離合并不適合城區(qū),如果用濕式雙離合就更加煩惱了,濕式雙離合變速箱本身傳動效率不高,再加上小排量發(fā)動機本身動力弱,強行配濕式雙離合的后果就是動力表現很差,比如說用1.5L發(fā)動機加濕式5速雙離合的長安CS15實測百公里加速需要14秒。
AT變速箱搭配上小排量發(fā)動機如何呢?雖然一個好的AT能保證平順性和換擋都不錯,但是多擋位的AT變速箱搭配小排量發(fā)動機勢必會將變速箱齒比調得比較密或者把主減速比調的比較大來保證輕快暢順的駕駛感受。因此換擋動作也會相應的比較頻繁。對于小排量發(fā)動機車型來說,頻繁的動力中斷也不是好事。
而且AT變速箱的小排量車型在跑高速的時候會面臨后勁不足的問題,在高速上時速超過80km/h以后變速箱往往就掛上了最高擋,此時再踩油門車子基本不加速了,而深踩油門后變速箱再降一擋發(fā)動機的噪音也就上來了,感受并不好。
最關鍵的其實是AT變速箱對于燃油經濟性的幫助不夠好,由于AT變速箱本身傳動效率較低,再加上小排量發(fā)動機,因此油耗也就不會低了,為什么大眾的6AT車型油耗往往不如日系用CVT的對手呢?就是因為變速箱的差距呀。
--
CVT變速箱為適合小排量發(fā)動機呢?首先CVT變速箱換擋沒有動力中斷,因此CVT車型的加速往往比較快,比如說威馳改款從4AT變速箱換成CVT之后實測加速整整快了一秒,其次沒有動力中斷的表現也更加適合小排量車型;而另一大優(yōu)勢則是CVT的轉速控制能力很好,比如說一臺威馳的1.5L CVT車型在時速120km時發(fā)動機轉速僅僅為2000轉,而老款使用4AT變速箱的車型在120km/h時速時轉速為3000轉,發(fā)動機噪音也就可想而知了。而且CVT的油耗優(yōu)勢還比較大,既然小排量發(fā)動機本來就跑不快,為何不選一個省油平順的變速箱呢?
大排量為啥選AT?
AMT變速箱排除(實在是太遲鈍,試駕下就知道了),干式雙離合變速箱往往承受不住大排量變速箱的扭矩,而且低速時候還頓挫,CVT變速箱和干式雙離合變速箱一樣,對于大扭矩的承受能力一般,而且CVT變速箱會抹殺一些駕駛刺激感,比如說2.5L CVT的日產天籟加速不算慢,但是感覺就是不如2.5L 6AT的阿特茲加速快。
而AT變速箱是最耐用也是承受扭矩最強的變速箱,并且好的AT變速箱在換擋速度上并不遜色于濕式雙離合,因此AT變速箱也是諸多豪車愛用的裝備,比如說寶馬X5/保時捷卡宴等車型都使用AT變速箱,我們的大塊頭林肯林航員使用的也是AT變速箱。對于加速快動力強的大排量車型來說,變速箱的耐用性以及駕駛感官體驗顯然更加重要,而大排量發(fā)動機本身油耗就不低了,再加上大排量發(fā)動機配備的AT變速箱往往齒比寬泛,在轉速控制上也做得很出色,因此AT和CVT之間那點油耗差距也就不明顯了,比如說使用CVT變速箱的奇駿也沒見得多么省油。
為什么選AT不選濕式雙離合呢?因為相比較AT來說,濕式雙離合不見得多么有優(yōu)勢。而且一臺好的濕式雙離合往往價格十分昂貴,比如說寶馬在自家的M車系上才會用到。
總結:
其實想想道理很簡單,小排量車型本來就跑不快,因此選擇更省油平順的CVT更好,而且還解決了高速后段的動力尷尬以及發(fā)動機噪音,搭載CVT變速箱的小排量車型往往加速還更快;而大排量選擇AT不僅更加耐用(可以盡情激烈駕駛),而且在節(jié)油方面也不會處于劣勢,因此大排量選擇AT則是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