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生活給了我一地雞毛
文|李清淺
早上打完球,和一個阿姨聊起老大老二的性格。阿姨說,老大和老二的性格完全是反著的。
老大話不多,也不在意別人的看法。
老二情商高,會說話,能察言觀色。老大則完全沒有眼力見兒,你可能已經掉河里去了,他還在滔滔不絕地說自己的事兒。
老二是看到家里誰臉色不好,要么不觸霉頭,要么就哄一哄:“媽媽我好想你啊,媽媽你累了吧?”
老大則完全沒注意到誰的臉色不好。
對待金錢的態度也不一樣。
老二還財迷,給錢就要,攢著。老大視金錢如糞土,給錢都不要。如果他想買個什么,需要五塊錢,你給他六塊錢他都不要。
阿姨說她有個小錢包,老二看上了,說要用來裝零花錢,將來攢夠了錢給媽媽買個金項鏈。
咱就說,媽媽聽了是什么心情?
我聽了直樂,這簡直在說又又和綿綿。我家兩個娃也是這樣,老二情商高,會哄人開心,老大基本不負責提供情緒價值。
不過現在又又大點兒了,稍微能看出點眉眼高低來了,不像從前那么傻乎乎。說句公道話,六七歲的綿綿和12歲的哥哥情商差不多,甚至很多時候,她比哥哥更機靈。
順便說一句,開始我以為這是男孩和女孩兒的區別,問過幾個朋友后發現,老二普遍情商比老大高,不分男女。前邊提到阿姨家兩個孩子,都是男孩兒。
我另一個朋友家也是,兩個孩子,都可精。
俗話說“老大傻,老二精”,很多家庭都證實了這一點兒,哪怕是雙胞胎家庭,都有這種現象。
所以,現在看宮斗劇,能理解為什么有時皇上不喜歡長子,喜歡其他的孩子,非要立其他孩子。未見得是其他孩子更優秀,大概率是其他的孩子更討他歡心。
換成是你,老二和你聊得來,知道你所思所想,老大則不會提供情緒價值,也不怎么在意你的感受,只是沉浸在他自己的小世界里。你是立長還是立幼?
那個阿姨還和老大開玩笑:“你看你都不會說句哄人的話,將來房子和車子全被你弟弟哄走了怎么辦?”
哥哥就很不屑地哼了一聲。
我還在那瞎琢磨,幸虧我不是皇上,要是皇上,我也發愁啊,到底誰來幫我管理這大好河山?
是相對耿介的老大,還是心思活泛的老二?愁啊,太發愁了。
孩子們在家是這樣,更不要說在學校了。有的孩子就是會討老師或領導歡心,有的孩子則是懶得理你。
自己在家都能發覺哪個孩子可能更吃得開,嫌老師不公平,不能一視同仁,要求是不是也高了點兒?
當然,如果孩子特別優秀,那肯定另當別論。問題是,大多數孩子不都是普通孩子嗎?
我剛還問了deepseek為什么二胎家庭兩個孩子大不同。
D老師是這么回答的:
不得不說,D老師說的很有道理。
不過呢,有時不太通人情事故,也不見得全是壞事,還有時聰明反被聰明誤。
看開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