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還是老秦代班。
有點兒長,但是寫得不錯噢!
老秦翻書之《哲學家們都干了些什么?》
①
《哲學家們都干了些什么?》絕對是本好書,拿它和《蘇菲的世界》比,不黑不吹,它比蘇菲的世界要好很多。
首先,它是中國人寫的,很多地方更符合國人口味;其次,書里貫穿著對我們在學校里學的辯證唯物主義和中國傳統哲學的反思;第三,《蘇菲的世界》在講哲學史的時候,還刻意塑造了一個懸疑故事,這本書干干凈凈,就是講哲學史,更靠譜;最后,也是最關鍵的一個理由,同時也是一個讓我很不好意思承認的理由,《蘇菲的世界》雖然號稱哲學入門第一書,但是很多地方我依然看不懂,沒辦法,咱這人資質淺悟性差,但是這本書,基本都很容易看懂,即便是最復雜的康德,看完之后也可以明白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
黑格爾說,哲學就是哲學史,這本書經是梳理哲學史,給哲學家分別立傳。
宗教是由信開始,哲學是由懷疑和提問開始,蘇格拉底之所以在哲學史上拍在第一,就是因為他是一個永遠在懷疑和提問的人,哲學也正是由此開始。
關于柏拉圖,這本書寫的非常簡略,沒有提洞穴比喻,沒有說理想國的哲學王,或許是作者不喜歡柏拉圖吧。
相比之下,作者應該是更喜歡亞里士多德和亞歷山大。亞里士多德的名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被作者解讀為“有理說理,丫的別給老子擺譜”,看到這里,把我樂壞了。亞歷山大作為一個不合格的征服者,沒有破壞外族文化,反而是在埃及搞了個文化工程,留下了文明的種子,相比之下,東方那個牛逼的征服者贏政比他厲害多了,焚書坑儒,書同文車同軌,為后來死氣沉沉的兩千年建立了標準范本……
②
這本書對基督教歷史的梳理很贊,我作為一個持無神論的業余宗教愛好者,覺得這部分是本書的一大亮點。
基督教早期有保羅和奧古斯丁,可以說基督教本身就是保羅一手創立的,之后的奧古斯丁,他把哲學和宗教結合,讓基督教從一貫道白蓮教的水準上升為有了自己獨特內涵的世界級宗教,經過哲學包裝后的宗教,立馬就顯得高大上了許多。
《米蘭赦令》之前,基督教一直被羅馬當局迫害,等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之后,反過來開始破害哲學。這很好理解,宗教的基礎是信,哲學始自懷疑,說到底兩者是水火不同爐的,于是中世紀的哲學家紛紛跑到伊斯蘭國家,那個時候的穆斯林才是真正的三個代表,代表了先進的文化和生產力。
宗教改革中的馬丁路德和加爾文,馬丁路德創立新教,加爾文將其發揚光大,成為了現在的基督教顯宗,而羅馬原始的基督教,則被稱做天主教,加上東羅馬的東正教,也就是現在俄羅斯人的那個,成為基督教的三足鼎立。
不過作者對加爾文并不客氣,據這本書說,加爾文也設立了宗教裁判所,和羅馬教會對著燒人,他燒死的異端,并不比羅馬那邊燒死的少。
③
近代哲學,始自笛卡爾。
笛卡爾是一名理性主義者,他懷疑一切,甚至連自己的存在都要懷疑。
他用歐氏幾何那樣的嚴密邏輯,證明了自己的存在,證明方法令人拍案叫絕;之后他又奇葩證明方法,證明了上帝的存在,證明方法令人哭笑不得。
笛卡爾的理性和歐氏幾何一脈相承,話說歐氏幾何真是理性主義的成功典范,用五條簡單且不言自明的公設,配合嚴密的邏輯推理,洋洋灑灑寫出來十三卷的《幾何原本》,我覺得,在牛頓出現之前,這應該算的上是人類文明中最偉大的東西。
之后歐洲的哲學,就是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相互PK,直到康德出現。
在這期間,我最喜歡的哲學家是把經驗主義演繹到極致的休謨,最佩服的科學家則是牛頓。
羅素這樣評價休謨,說他把路走到了最終點,后來順著他這條路有的人,已經沒路走了,于是只好以反駁他為樂,但是,沒有一個人對他的反駁可以站的住腳。
休謨到底說了什麼?簡單理解就是一句話:他認為通過歸納法得出的結論不靠譜。于是整個人類認知都崩潰了,要知道人類的絕大多數知識,都是通過觀察特殊,歸納出一般的。比方說我們認為天下的烏鴉都是黑色的,認為太陽一定會從東方升起,這都是我們通過觀察過去歸納出來的結論。休謨他老人家告訴我們,這些結論統統不靠譜,人類的認知是有限的,我們只能經驗我們經驗到的和經驗過的。
除非你能把天下所有的烏鴉都看一遍,否則你別想說服他烏鴉都是黑色的,除非你一直等到世界末日,每天都記錄下來太陽的出生,否則你別想讓他相信太陽一定會從東方升起。你還別覺得這是抬杠,人家經驗主義者就是這麼小心翼翼,這麼謹慎,除了經驗過的,其余的統統不靠譜。
中秋節我家人買回來一盒點心,他們說這是清真的,這是專門從坊上買回來的,這是很貴的,綜上所述,這點心一定很好吃,但是我這個休謨的信徒表示,除非讓我嘗過,否則我不對它好吃不好吃做出評價。事實上,嘗過之后我發現,這點心真心不怎麼樣。。。
休謨的世界觀就是這樣,當一個人自信滿滿地、信誓旦旦地歸納出某個結論的時候,他永遠站在你的身后,用冷冰冰的態度給你潑一瓢涼水。
我喜歡休謨,因為他時刻警醒著人類,小樣,別太自信了。
關于牛頓,用上所有的贊美之詞也不會多。
在牛頓之前,人類是渺小的,自然界充滿了不可知和不可預測的事物,但是牛頓橫空出世,說了三句話,于是自然界中,小到沙粒塵埃,大到宇宙星球,所有一切物體全都在人類的認知掌控中了。
害怕不?!
從某種意義上說,牛頓近乎是神,因為他給了人類掌控自然的自信,把人從自然界的附庸,變成了自然界的主宰。
牛頓建立的經典力學,是人類文明的第二個巔峰(第一個是幾何原本),大劉在科幻小說鄉村教師中,外星文明在摧毀地球之前要先行評估地球文明,它們用的就是牛二,當時幸虧那群農村的留守兒童們懂牛二,我們今天才能安然的在這里玩手機。
④
康德和黑格爾是最后兩位宗師級的哲學家。
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PK了那麼多年,被康德終結,或者是統一了。
他說這個世界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叫做物自體,這是人類不可認知的,在這個領域里理性沒有用,但是另一部分,是可認知的,理性在這里重新擁有了威力。
《哲學家們都干了些什么?》這本書最大的好處是告訴你哲學有什么用,這里作者舉了幾個例子,如果我們運用康德的這套世界觀,關于我們是否生活在黑客帝國一樣的虛擬世界里,2060年到底是不是世界末日,世界是否是在共濟會的控制之下運行的等問題,就不會困擾我們了。
黑格爾的辯證法我們還是比較熟悉的,對立統一、量變質變、否定之否定,我覺得和老子說的差不多。黑格爾試圖用這一套來解釋歷史,有了政權——存在反抗者——斗爭后形成新政權……他的繼承者馬克思也采用了這套觀點來解釋歷史,我們都學過的歷史螺旋上升云云。
之所以說這兩位是最后的宗師,是因為他們之后的哲學家在沒一個是形而上學的嚴密論證自己的哲學觀點了,之后的哲學家,多是人生感悟式的小冊子作家,形而上學發展到這二位,到頭了。
黑格爾這一脈后邊有馬克思、斯大林、毛澤東……,康德這一脈后邊是叔本華、尼采、希特勒……
當然,后邊的政治家和前邊的哲學家,在世界觀上幾乎已經沒有什么相同點了,不過那些政治家自詡為那些哲學家繼承者而已。
叔本華相對前邊兩座大山,就比較簡單了,他就是一名繼承了康德的佛教徒而已,而且佛教的四圣諦,他用的最好的一個是苦諦,他的道諦指出了兩種法門,以是禁欲苦修,二是欣賞藝術。
尼采是叔本華的粉絲,他的超人哲學給了德國納粹力量,希特勒雖然是惡魔,但如果說尼采的學說是培育惡魔的種子,那肯定是不公正的,一如不能因為斯大林毛澤東而否定黑格爾馬克思一樣。
尼采說這個世界上有兩種道德,一種是奴隸道德,核心是同情、仁慈,強者是危險的,要讓強者給弱者分一杯羹;另一種是強者的道德,鼓勵人們積極進取,特立獨行,追求創新,拒絕平庸,現在的成功學基本用的都是這一套。奴隸道德的核心是禁止,在禁止人們做這個,不許人們做那個,而強者的道德的核心是鼓勵,能實踐強者道德的人,就是超人。
反思天朝的道德倫理,多是奴隸道德。
⑤
自打出現就飽受爭議進化論,一直到今天還有很多人在反對。但我覺得,進化論的偉大絕對無可比擬。
牛頓的哲學體系,還給上帝留了個第一因的位置,但是達爾文徹底把上帝驅逐了,從思想上,徹底的解放了人類。
把人類中宗教中解放出來的事情,一直在做,哥白尼的日心說就把人類所生活的地點,從宇宙的中心一腳踢開,告訴你原來不過是生活在宇宙中的一個角落而已;達爾文的進化則是論徹底擊斃了神創論,告訴人類不過是自然選擇進化的結果;在這條路上走的最遠的是弗洛伊德,他把人類最后一塊遮羞布撕掉,在他的眼里,人類根本沒有什么自由意志,全是欲望驅動。
關于馬克思,這本書提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馬克思認為,所有的哲學家都自以為找到了普遍真理,其實所有的哲學家的思想,都有其階級烙印,如果我們認同這個觀點,那麼馬克思自己的哲學是不是普遍真理?如果我們認可他的歷史觀階級觀,那麼他的學說“無非是十九世紀中葉一個性喜反抗的德國中產階級猶太人特有的情緒表現”而已。
這種抬杠式的追問很有趣,笛卡爾在證明某些東西存在的時候,如何證明自己的證明方法是正確的?
康德在批判理性的時候,他的批判思維本身也是理性的,是不是也應該被批判?
黑格爾提出辯證法,說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中,那麼辯證法本身為何不變?
基督教說上帝創造的世界,那麼誰創造了上帝?
思維很有趣吧?
⑥
這本書的最后,在講完羅素師徒后,大夸特夸的一通實用主義,并且認為科學本身也是信奉經驗主義和實用主義的。
科學并不等同于真理,車庫里有木有那條會噴火的隱身龍(不知道這個典故的自行百度“車庫里的龍”),科學并不能告訴你它不存在,但是既然它沒有影響你每天在車庫里停車,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去關心它?我們就假設它不存在好了,這就是實用主義者的態度。
科學并不能證明上帝不存在,但是如果上帝對我這次觀測沒有什么影響,我們不妨暫時假設他不存在,如果他對我們這一生都沒什么影響,那我們不妨終其一生都假設他不存在。
擁抱實用主義的哲學態度,會讓你活得比較輕松。
書的末尾講了講中國哲學。中國哲學的特點是缺少思辨,和洋鬼子喜歡抬杠這點差的太遠了,全是自說自話的獨斷論。
這本書要和《蘇菲的世界》《西方哲學史》一起看,會更有意思。
最后,《哲學家們都干了些什么?》這本書,我給超五星推薦。
老秦,半個命理師,愛酒好茶喜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