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這些年來,紙質(zhì)書的閱讀量有所減少,但是有一本書,我卻讀過3遍,那就是《朗讀手冊》。這也是我除了《人生設計在童年》之外,閱讀遍數(shù)最多的一本非教材類讀物。
在孩子小的時候,都喜歡聽故事,只要父母堅持每天給孩子讀睡前故事,是比較容易幫助孩子愛上閱讀的。
當孩子不斷地成長,父母們似乎也變得越來越忙碌,給孩子讀故事開始變得“敷衍了事”,而孩子也在父母的“熏陶”下,逐漸沉迷于手機或者電視了。
苗爸在家庭教育實踐過程中,就親身經(jīng)歷過這一個過程,好在我在反復閱讀了《朗讀手冊》之后,收獲到了新的感悟,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教育“方針”,幫助孩子愛上閱讀。
今天,苗爸作為《朗讀手冊》的閱讀受益者,鄭重地推薦這本書,同時談一談自己的一些感悟。
01
內(nèi)容概覽
第一章:為什么要大聲朗讀?
愛爾蘭著名詩人、諾爾貝文學獎獲得者葉芝曾經(jīng)說過: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這句話可以說是“為什么要大聲朗讀?”這個問題最好的回答。
閱讀能力強的人有什么共同之處?父母為孩子朗讀的次數(shù)越多,孩子聽到的單詞就越多,理解的內(nèi)容也就會越來越多,內(nèi)心的愉悅也會與日俱增。
為什么有的孩子詞匯能力發(fā)展較早?研究表明:到4歲的時候,專業(yè)人員家庭的孩子聽到的詞匯量比普通家庭孩子多3000萬左右。
第二章:何時開始朗讀?
研究發(fā)現(xiàn):嬰兒比較喜歡聽出生前母親一種朗讀的那段故事。所以說,嬰兒從出生前就開始學習了。
胎教的時候,大家常見的方法,就是播放古典音樂,目的主要是讓寶寶放松安靜。其實,父母經(jīng)常給孩子朗讀故事同一個英文繪本故事,也是一種有效的啟蒙方法。
第三章:朗讀的不同階段
很少有孩子會主動愛上閱讀,所以,父母的適時引導非常重要。在孩子的不同成長階段,朗讀的方法也千差萬別。
通常情況下,給幼兒朗讀繪本,主要是為了刺激他的視覺和聽覺。所以說,應該選擇配有鮮艷的圖畫,并且內(nèi)容押韻的故事書,大名鼎鼎的蘇斯博士的許多作品,都符合這兩個條件。例如,《戴高帽子的貓》和《千奇百怪的腳》等。
第四章:朗讀要領(lǐng)與朗讀禁忌
(1)盡早開始給孩子朗讀。
(2)先朗讀文句重復的書,再過渡到有情節(jié)的書和韻文書。
(3)每天安排一段固定的讀故事時間。
(4)鼓勵孩子參與,例如幫忙翻頁,一起討論封面圖等。
第五章:持續(xù)默讀:朗讀的最佳拍檔
研究發(fā)現(xiàn),閱讀能力高的學生都有兩個共同特點:
(1)老師每天讀書給他們聽。
(2)他們每天都以讀書為樂。
第六章:家庭、學校和圖書館的閱讀環(huán)境
第七章:數(shù)字化學習的利與弊
第八章:電視和音頻:對培養(yǎng)讀寫能力有害還是有益?
第九章:父親必讀
第十章:一個好動的孩子通往閱讀的道路
02
閱讀影響
《朗讀手冊》的作者吉姆·崔利斯,是美國著名的閱讀研究專家。1989年,吉姆·崔利斯被國際閱讀組織評為20世紀80年代對閱讀推廣最有貢獻的8人之一。
《朗讀手冊》于1979年初版,先后修訂了5次,被美國數(shù)十所教育院校選為教材。該書僅在美國的銷量就超過了200萬冊,創(chuàng)造了出版界的一個奇跡。
書中列舉的大量案例,本文節(jié)選其中的3個真實案例,足以證明閱讀對于一個孩子人生的重要影響。
(1)珍妮弗的故事
珍妮弗是一個不幸的孩子,一出生就患有唐氏綜合征(Down Syndrome)。值得慶幸的是,她的父母并沒有因此而拋棄她,并且堅持每天給她讀故事聽。
珍妮弗4歲時,進行了智商測驗,智商高達111分。這一切都父母長期堅持給孩子讀故事的結(jié)果。
(2)艾琳的故事
艾琳的母親非常了解閱讀的力量,從小艾琳剛一出生,就開始給她讀書。在孩子一歲多一點的時候,每天閱讀30本左右的兒童讀物;在艾琳21個月時,已經(jīng)可以說出完整的句子了;到兩歲的時候,艾琳的詞匯量已經(jīng)達到了1000個,遠遠超過同齡的孩子。
(3)羅伯特·艾倫的故事
羅伯特是一個不幸的孩子,在他6歲的時候,就成為了孤兒。7歲時,他的姑婆開始讀書給他聽,羅伯特從此愛上了閱讀,一有空就閱讀他所能獲得的任何書。
羅伯特沒有上過一天學,一直到他32歲時,進入一所小型學院攻讀本科。3年后,他以最優(yōu)秀的成績從學校畢業(yè)。后來,他考上了凡德比大學,并最終獲得英文碩士與博士學位,如今,他已經(jīng)成為田納西馬丁大學的一名教師。
從上面的真實案例可以看出,哪怕是先天條件再不好的孩子,也能夠通過閱讀改變命運,朗讀就是具有如此神奇的效果!
03
苗爸感悟
英國著名哲學家和科學家培根在《論讀書》(Of studies)說到:
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有些書可以淺嘗輒止,有些書可以生吞,而有少數(shù)書應該細嚼慢咽,融會貫通。
《朗讀手冊》就屬于one of th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 應該細嚼慢咽,融會貫通的少數(shù)書之一),應該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重讀的書。
總的說來,苗爸閱讀《朗讀手冊》,有以下三點收獲:
(一)英語啟蒙
從孩子出生開始,就要堅持給孩子大聲朗讀英文故事書,而且要選擇每天的固定時間段,例如晚飯后、睡前等時間。
在孩子幼兒階段,堅持播放英文童謠,聽蘇斯博士的韻文故事書,讓孩子體會英文的優(yōu)美之處,激發(fā)孩子對英文閱讀的喜愛。
利用“閱讀的最佳拍檔”:父母朗讀和自己默讀。父母每天給孩子朗讀,不但可以擴展孩子的詞匯量,同時也是一種閱讀熏陶。除此之外,孩子自己主動閱讀,擴大知識面。
(二)閱讀熏陶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們會發(fā)現(xiàn),自己苦口婆心的說教,對孩子已經(jīng)沒有多大的作用了,甚至適得其反,引起孩子的反感和抵觸。
這時候,選擇一些有教育意義的故事書,引導孩子閱讀,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書對于讀者具有天然的權(quán)威特性,當我們閱讀的時候,書對我們的思想具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催眠左右。
長期堅持閱讀的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自律,并且自然而然地模仿書中主人公的優(yōu)良品行,這就是閱讀的熏陶作用。
從這個角度來說,與其枯燥地說教100遍,不如引導孩子閱讀一本書。
(三)人生成就
閱讀《朗讀手冊》不但提升了我教育孩子的理念,也改變了我做事的態(tài)度。以前一有空,我就下意識地去刷手機,如今,我會強迫自己拿起書來閱讀,并給自己制定了每日閱讀計劃,感到每天比以前充實了許多。
其次,以前我做事情比較拖拉,或者叫拖延癥比較嚴重,很多事情都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勉強完成。現(xiàn)在,我強迫自己每天先完成重要的事情,其它所有的事情都先放在一邊。例如,拍視頻剪輯視頻、寫文章等,效率都比以前提高了許多。
特別是拍視頻,到今天為止,已經(jīng)堅持日更第245天了,堅持就是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