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優秀的家長·系列八·
陶繼新:您剛剛說到的愛,不僅僅提到了對于人的愛,這種愛也輻射到自然界的萬事萬物,一切可見不可見的。植物值得愛嗎?值得。動物值得愛嗎?值得。
說到這里,又使我想起我采訪過的另一位被稱為曠世奇才的孩子——老咪,老咪4歲做詩,8歲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詩集,12歲出版她的第二本詩集。老咪對于動物的愛已經滲透到她的整個生命中,她認為所有的動植物都和人類是一體的。而老咪這種在生命本源上的連接感的建立,這種由愛組成的悲憫感的形成,離不開老咪爸爸王輝湘的從小引導。
老咪的爸爸認為一個人學習與事業的成功與否,往往與其思想情操的高下密切相關,思想情操甚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在孩子的成長教育過程中他便特別注重老咪美好品德的培養,使老咪的思想素質全方位地得以提高。
王輝湘的思想教育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結合老咪的性格特點和生活實際,進行自然而然的愛心教育,尤其是從愛父母、愛師生,甚至愛動植物與世上萬事萬物開始,使其成為充滿愛心、關心他人、關心集體、同情弱者的人格完善的人。
想讓孩子愛心永駐,首先家長要有愛心,這樣才能在潛移默化中產生作用。這種愛的教育,王輝湘從老咪剛剛出生就開始了。老咪出生時窒息昏迷,沒有哭聲,在醫院溫箱里生活了半個月。王輝湘為挽救這個小生命,全力以赴至心力交瘁,但他相信老咪可以活過來,相信老咪能夠健康地成長。王輝湘的愛心與努力產生了奇跡,老咪度過了危險期,而且長得越來越健康,與爸爸的感情越來越深厚。老咪上幼兒園時,便寫了一首充滿著感情的詩《童年的根在溫箱里》。她讀給老師和小朋友聽,老咪淚流滿面,他們也都泣不成聲。因為她從父母那里聽到了這段經歷,感受到這份偉大的父愛與母愛,銘刻心中,并用這份愛去回報父母與社會。
王輝湘夫婦由于工作緊張,后來將老咪送到了鄉下她的外婆家。老咪7個月時,王輝湘趕到鄉下去看她。當時老咪滿身是土,正在地上亂爬。王輝湘心中一陣悸動與不安,馬上將她抱起來,用流著淚水的臉去親她那泥淚交加的小臉。奇怪的是,老咪立刻感受到了這種父愛,一次又一次地親吻著王輝湘,并形影不離地跟著他,將她認為最好吃的東西全部拿來給他吃。王輝湘不容分說,將她抱回濟南,工作再緊,他也要每天見到自己的女兒,每天給她父愛,每天感受女兒所給予的最美好最動人的愛。
王輝湘教育老咪不僅要愛自己的父母,而且要愛自己的老師和同學。老咪理解了爸爸的話,愛自己的老師如父母,愛自己的同學如兄弟姐妹,特別是一些有困難的同學,她所給予的愛更是無以復加。老咪有一位同學叫張M,媽媽到了美國一去不復返。張M過生日時,老咪專門去慶賀。夜晚,張M的爸爸遲遲沒有歸來,只有這一對小朋友傾訴著愛心。她倆劃了一根又一根的火柴,都沒有點燃起生日的蠟燭,一盒火柴的最后一根,方才如愿以償。兩個人抱頭痛哭,十分傷感。老咪為張M寫了許多詩,如《杏樹——寫給舊友張M》、《想念M》等。
上學第一學期,老師因老咪回答問題積極與作業完成得好,給了她許多紅五星,以示鼓勵。她珍惜有加,一一貼在日記本上。9月10日教師節前,她將對老師的一份敬意與愛心,寫成一首題為《星星里的愛心》的詩,并在慶祝教師節的全體師生大會上朗誦:
天空是一張白紙
老師發給我的紅五星
我就掛在那里
紅五星每天都在發光
它的光亮比太陽的光亮還要溫暖
溫暖得就像媽媽的胸懷
在紅五星里面
可以找出多少份愛心呢
那些愛心每天都在散發
就如鮮花的芳香一樣
全體老師聽后都驚訝不已,也激動不已。
一個剛入學的小女孩,將老師對她的無私的愛心與關心,以及她對老師的一份真誠的愛,珍藏在心底,也流溢于筆端,似自然流淌的水,情真意切。
老咪的愛心還輻射到動植物身上,并將它們視作有生命、有感情、有靈性的東西,同情它們,愛護它們,關心它們。她從來不吃小豬、小乳鴿、小兔子等小動物,寧愿餓著肚子,因為她認為吃這些東西簡直是一種殘忍的行為。
一天夜晚,老咪睡意朦朧中聽到外邊傳來貓的聲聲凄厲的哀嚎,她感到這是一只沒了親人無家可歸的貓的哭叫,于是披衣而起,走到窗前,站了許久許久,為那聲音流出許多淚水。她覺得自己也成了一只沒了家室、失了親人的孤獨的貓,四處流浪。老咪愛貓,就像愛自己的生命。她家養過許多貓,她目睹了每一只貓的出生。小貓出生后發出的第一聲叫聲,總讓她格外開心,就好像與它們一樣開始了人生新的起點。
即便植物,老咪也認為上蒼已經賦予其感情與靈性,可以與自己進行心理的溝通。上一年級時,老咪住的院子里有許多聳入天際的白楊樹,她每天放學歸來,都要用溫柔的小手去撫摸它們,并跟它們說悄悄話。突然有一天,在她放學歸來時,人們為了蓋房子砍伐了一排白楊樹。她驚呆了,跪在地上,一棵又一棵地去觸摸那倒地而又無聲的樹。她萬分悲痛,摸完之后便坐在那里流淚,思考,并一行又一行地寫著詩句:
木匠的斧再鋒利
砍掉了你的樹葉
鋸斷了你的枝干
可是卻砍不掉你一圈圈積累下來的年輪……
在她看來,如此殘酷的事情,卻由人類去執行,這是一種悲哀。人們愛人,也要愛及萬物。只有充滿愛心的人,品德才能高尚。王輝湘為老咪的愛心而愉快,而且不斷地悄悄地使她這種愛心向深處、遠處延伸。
正是因為老咪有這樣一份博大的愛心,使她成長為一個滿溢著愛的幸福之人。老咪現在已經在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讀完人類學碩士研究生,正在西安讀博。2010年,我們從網絡通過QQ對話,用了20個小時完成了一本書,被稱為談“道”的一本書——《跨越中英兩國的教育機智——陶繼新與老咪的心靈對話》,很多讀者都非常喜歡。
老咪認為,當自己愛人、愛物的時候,自己在付出愛的時刻才更加感受到自己活著的或是存在的意義,任何人如果不能擁有這份愛心的話,將是多么遺憾啊!
當我跟一些有愛心的孩子接觸的時候,我會發現,施與愛絕非只是成人的專利,愛是人本身具有的深藏心中的最美好的情愫,會在任何的年齡生發出來,并散播出去。當愛的情感變成一種愛的行動的時候,可以使無數人為之受益,而幸福感則同時降臨于施與受者。
我剛才提到的這幾個孩子,我采訪他們時他們年紀還小便已嶄露頭角,如今他們都已經長大成人,也成為了在社會上非常優秀而獨立的人,并且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饋著社會。可見,當孩子從小在一種愛心的環境中長大,從小體會付出愛心的幸福,他們將能夠將這種品質和幸福感延續下來,甚至越久越濃。
所以,我想作為人,我們自身來說,要有愛心;作為家長來說,不但要自己有愛心,同時還要教育我們的孩子也有愛心。當整個社會都充滿愛的時候,那這個社會將更加祥和,更加和諧,人們生活在愛的付出與收獲中,幸福感怎么可能不油然而生呢?
魏書生:愛別人的時候,其實自己也成長起來了;愛別人的時候,也得到了別人的愛。
詳見
《做一個優秀的家長——魏書生與陶繼新的家教智慧》
- 魏書生 陶繼新 著 -
· 福建教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