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千里江南黃鶯啼鳴,綠葉映襯著紅花;傍水的鄉(xiāng)村,依山的城郭,酒旗迎風(fēng)招展。
【出典】 杜牧 《江南村》
注:
1、 《江南村》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2、注釋:
鶯啼:即鶯啼燕語。
郭:外城。此處指城鎮(zhèn)。
酒旗:一種掛在門前以作為酒店標(biāo)記的小旗。
南朝:指先后與北朝對峙的宋、齊、梁、陳政權(quán)。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據(jù)《南史·循吏·郭祖深傳》說:“都下佛寺五百余所”。這里說四百八十寺,是虛數(shù)。
樓臺:樓閣亭臺。此處指寺院建筑。
煙雨:細(xì)雨蒙蒙,如煙如霧。
3、譯文1:
千里江南,到處鶯鶯歌燕舞,桃紅柳綠,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臨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到處都有迎風(fēng)招展的酒旗。到處是香煙繚繞的寺廟,亭臺樓閣矗立在朦朧的煙雨之中。
譯文2:
千里江南,到處是黃鶯婉轉(zhuǎn)啼叫,到處是綠葉映襯紅花,水邊的村落,靠山的城鎮(zhèn),酒簾迎風(fēng)招展。南朝建有四百八十座寺廟,多少樓臺隱現(xiàn)在迷茫的煙霧般的細(xì)雨中。
譯文3:
遼闊的江南到處鶯歌燕舞綠樹紅花相映, 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都有酒旗迎風(fēng)飄動。南朝統(tǒng)治者篤信佛教足足建有四百八十座寺廟,如今有多少樓臺都籠罩在這蒙蒙的煙雨之中。
譯文4:
千里遼闊的江南鶯啼燕語,綠葉映襯紅花,處處春意濃,水鄉(xiāng)山城,酒店前的小旗迎風(fēng)輕輕擺動。啊,昔日南朝建造的一座座寺廟,如今都隱現(xiàn)在一片迷茫的煙雨之中。
譯文5:
江南千里之地,到處都有黃鶯嬌啼陣陣、綠葉襯托紅花,依山傍水的村莊和城鎮(zhèn),酒旗迎風(fēng)招展。南朝曾建過無數(shù)座寺廟,有多少樓臺如今還在這春風(fēng)春雨中若隱若現(xiàn)呢。
譯文6:
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shù)的樓臺全籠罩在風(fēng)煙云雨中。
4、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他是宰相杜佑之孫。二十六歲舉進(jìn)士,因為秉性剛直,被人排擠,在江西、宣歙、淮南諸使幕作了十年幕僚,“促束于簿書宴游間”,生活很不得意。三十六歲內(nèi)遷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排擠,出為黃州、池州等地刺史。李德裕失勢,內(nèi)調(diào)為司勛員外郎。官終中書舍人。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nèi)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fā)俊爽,多切經(jīng)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大杜“。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
杜牧看到唐帝國的種種內(nèi)憂外患,政治上想有一番作為。他讀書注意“治亂興亡之跡,財賦兵甲之事,地形之險易遠(yuǎn)近,古人之長短得失”(《上李中丞書》)。善于論兵,作《愿十六衛(wèi)》、《罪言》、《戰(zhàn)論》、《守論》,又注《孫子》。任地方官時也給人民做了一些好事。
杜牧作詩是比較重視思想內(nèi)容的。他認(rèn)為文章應(yīng)“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兵衛(wèi)”(《答莊充書》)。他很推崇李杜,說“李杜泛浩浩”,“杜詩韓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搔”。他的《李賀歌詩集序》一方面肯定李賀歌詩是“騷之苗裔”,同時也指出他缺乏《離騷》那種“言及君臣理亂”,“有以激發(fā)人意”的思理。他說自己的創(chuàng)作是 “苦心為詩,本求高絕,不務(wù)奇麗,不涉習(xí)俗,不今不古,處于中間”(《獻(xiàn)詩啟》)。這些話,可以看出他在詩歌理論上的主張和創(chuàng)作上的積極追求。但在創(chuàng)作實踐上,他那些以華麗詞藻寫頹放享樂生活的詩,顯然和“不務(wù)奇麗,不涉習(xí)俗”的主張是自相矛盾的。
杜牧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詩、賦、古文都身趁名家。杜牧主張凡為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wèi),對作品內(nèi)容與形式的關(guān)系有比較正確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長處,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風(fēng)貌。杜牧的古體詩受杜甫、韓愈的影響,題材廣闊,筆力峭健。杜牧的近體詩則以文詞清麗、情韻跌宕見長。他的古體詩受杜甫、韓愈的影響,題材廣闊,筆力峭健。他的近體詩則以文詞清麗、情韻跌宕見長。七律《早雁》用比興托物的手法,對遭受回紇侵?jǐn)_而流離失所的北方邊塞人民表示懷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齊山登高》卻是以豪放的筆調(diào)寫自己曠達(dá)的胸懷,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晚唐詩歌的總的趨向是藻繪綺密,杜牧受時代風(fēng)氣影響,也有注重辭采的一面。這種重辭采的共同傾向和他個人“雄姿英發(fā)”的特色相結(jié)合,風(fēng)華流美而又神韻疏朗,氣勢豪宕而又精致婉約。
大和八年,小杜在洛陽與張好好不期而遇,此時的張好好已經(jīng)淪落為他鄉(xiāng)之客,以當(dāng)壚賣酒為生。杜牧感慨萬分,寫了一首五言長篇《張好好詩》。由于情緒飽滿,不僅文筆清秀,而且書法更為飄逸,為杜牧贏得了書法家的美名。《宣和書譜》評論道:“(杜)牧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相表里。”清人葉奕苞《金石錄補(bǔ)》也給于了極高的評價:“牧之書瀟灑流逸,深得六朝人風(fēng)韻,宗伯(董其昌)云:顏、柳以后,若溫飛卿、杜牧之,亦名家也。”今人所能見到的唐朝真跡少之又少,這幅《張好好詩卷》自然珍貴異常,紙本上有宋徽宗、賈似道、年羹堯、乾隆等一堆名人的鑒定印章。當(dāng)年溥儀皇帝“北狩”之時,倉皇之中還不忘攜帶此卷,后為民國四大公子之一張伯駒個人所有,又捐贈政府,藏于故宮博物院。
5、這是描寫江南風(fēng)光的一首七言絕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白居易已經(jīng)描繪了一幅幅絢麗的圖畫,但那只是宏觀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則相對要具體一些,似乎使人參觀了幾個景點,印象也就更深刻了。杜牧在這首七絕中不僅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還再現(xiàn)了江南煙雨蒙蒙的樓臺景色,使江南風(fēng)光更加神奇迷離,別有一番情趣。“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首先人描繪了江南那花紅柳綠的世界。到處鶯歌燕舞,到處綠樹紅花;那帝水的村莊,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風(fēng)招展的酒旗。“千里”說明是寫整個江南,但整體又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意象表現(xiàn)出來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里有過渡到江南風(fēng)光的重要組成部分--寺廟,揉進(jìn)了滄桑之感,南朝遺留下來的許許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風(fēng)春雨中若隱若現(xiàn),更增添撲朔迷離之美。詩人在這里不說“朝朝四百八十寺”,而說“南朝四百八十寺”,顯然別有意蘊。南朝統(tǒng)治者佞佛,勞民傷財,修建了大量寺廟,《南史·郭祖深傳》說:“時帝大弘釋典,將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條以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窮極宏麗,僧尼十余萬,資產(chǎn)豐沃,所在郡縣,不可勝言。”據(jù)此,杜牧說“四百八十寺”顯然說少了。如今“南朝四百八十寺”都已成為歷史的遺物,成為江南美妙風(fēng)景的組成部分了。審美之中不乏諷刺,詩的內(nèi)涵也更顯豐富。這首詩四句均為景語,一句一景,各具特色。這里有聲音有色彩,有空間上的拓展,有時間上的追溯。在短短的28個字中,詩人以極具概括性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生動形象而又有氣魄的江南春畫卷。
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fù)盛譽。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詩一開頭,就象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南國大地:遼闊的千里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fēng)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搖蕩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麗外,恐怕還由于這種繁麗,不同于某處園林名勝,僅僅是局限于一個角落,而是由于這種繁麗是鋪展在大塊土地上的。因此,開頭如果沒有“千里”二字,這兩句就要減色了。但是,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說:“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里,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臺、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對于這種意見,何文煥在《歷代詩話考索》中曾駁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盡聽得著,看得見。題云《江南春》,江南方廣千里,千里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臺多在煙雨中也。此詩之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煥的說法是對的,這是出于文學(xué)藝術(shù)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后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從前兩句看,鶯鳥啼鳴,紅綠相映,酒旗招展,應(yīng)該是晴天的景象,但這兩句明明寫到煙雨,這是因為千里范圍內(nèi),各處陰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過,還需要看到的是,詩人運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點是--山重水復(fù),柳暗花明,色調(diào)錯綜,層次豐富而有立體感。詩人在縮千里于尺幅的同時,著重表現(xiàn)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襯、豐富多彩的美麗景色。詩的前兩句,有紅綠色彩的映襯,有山水的映襯,村莊和城郭的映襯,有動靜的映襯,有聲色的映襯。但光是這些,似乎還不夠豐富,還只描繪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詩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金碧輝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來就給人一種深邃的感覺,現(xiàn)在詩人又特意讓它出沒掩映于迷蒙的煙雨之中,這就更增加了一種朦朧迷離的色彩。這樣的畫面和色調(diào),與“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的明朗絢麗相映,就使得這幅“江南春”的圖畫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給這幅畫面增添悠遠(yuǎn)的歷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強(qiáng)調(diào)數(shù)量之多的一種說法。詩人先強(qiáng)調(diào)建筑宏麗的佛寺非止一處,然后再接以“多少樓臺煙雨中”這樣的唱嘆,就特別引人遐想。
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對江南景物的贊美與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諷刺說”,認(rèn)為南朝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時代佛教也是惡性發(fā)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諷刺。其實解詩首先應(yīng)該從藝術(shù)形象出發(fā),而不應(yīng)該作抽象的推論。杜牧反對佛教,并不等于對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佛寺建筑也一定厭惡。他在宣州,常常去開元寺等處游玩。在池州也到過一些寺廟,還和僧人交過朋友。著名的詩句,象“九華山路云遮寺,青弋江邊柳拂橋”,“秋山春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都說明他對佛寺樓臺還是欣賞流連的。當(dāng)然,在欣賞的同時,偶而浮起那么一點歷史感慨也是可能的。表達(dá)了作者的情緒很中性,既無明顯的憎,也無明顯的惡,僅僅是在單純地寫景、詠春。
此詩在今人王兆鵬、邵大為、張靜、唐元等的著作《唐詩排行榜》排名第61名。該排行榜以“古代選本入選次數(shù)”、“現(xiàn)代選本入選次數(shù)”、“歷代評點次數(shù)”、“當(dāng)代研究文章篇數(shù)”、“文學(xué)史錄入次數(shù)”、“互聯(lián)網(wǎng)鏈接次數(shù)”六個指標(biāo)為統(tǒng)計分析,反映一千多年來的綜合影響力。其中古代選本入選次數(shù)排名第45名,歷代評點次數(shù)排名第70名,文學(xué)史錄入次數(shù)排名第51名,現(xiàn)代選本入選次數(shù)排名第42名,互聯(lián)網(wǎng)鏈接文章篇數(shù)排名第66名,當(dāng)代研究文章篇數(shù)排名第41名。
6、“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的意思是:千里南國,聽到的是悅耳的黃鶯鳴囀,看到的是悅目的紅花綠葉。春之聲此起彼伏盈于耳,春之色萬紫千紅撲面來。上句詩把江南春色渲染得如火如荼。小小村落水環(huán)繞,座座城郭山掩映,村村鎮(zhèn)鎮(zhèn)酒旗迎風(fēng)招展。下句詩點明了江南的富庶繁華。 首句描寫江南自然風(fēng)光,次句描畫江南村鎮(zhèn)生活。
概括描寫江南自然景色便于著筆,寫生活富足則有一定難度。而詩人卻巧妙地用“酒旗”側(cè)面表現(xiàn)出來。家有余糧而釀酒,身有余錢而買醉。處處飄酒旗,可見釀酒風(fēng)氣之盛,飲酒客人之多,那么江南的物阜民豐也就不言自明了。
7、很久以前,江南是一個夢。
那時,江南在詩詞歌賦中,“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這樣的美景讓人忍不住向往,向往煙雨中的青石小巷,向往小巷中撐油紙傘的姑娘。天馬行空時,也曾幻想,著一身青衣,執(zhí)一把紅傘,獨自漫步在江南煙雨中,輕輕走過詩詞中的煙柳畫橋,做一個安分守己的過客。或者在臨水的閣樓住上三五天,每天看船來船往,聽搖櫓的婦人聲聲歌唱,細(xì)細(xì)聆聽茶坊里悠揚的曲子,在窗外的嘈雜中閉目養(yǎng)神,在江南中再夢一回江南。
七月,蘇州之行,江南成為曾經(jīng)。
粉墻黛瓦、小橋流水、亭臺樓閣、水榭荷塘、青石小巷、店鋪茶坊……四天的走馬觀花,對于一個初到蘇州的中原人來說,一切都是那么的美麗與新奇。可看了那么多園林美景,逛了那么多大街小巷,記憶最深的卻是臨水的平江路和同里古鎮(zhèn)的穿心弄。
曾經(jīng),那么明目張膽地說自己喜歡江南,可當(dāng)滿心歡喜地走進(jìn)她,才慚愧地發(fā)現(xiàn),于她,我有的也就只是最膚淺的喜歡,喜歡長長畫卷中她的姿態(tài)萬千,喜歡文人墨客筆下她美麗的故事與容顏。而對于她的風(fēng)土人情、歷史文化,還有其他的種種,除了陌生還是陌生,除了慚愧也就只剩下尷尬。
如今,舊時的姑蘇已成了一座現(xiàn)代化的都市。即使依舊保留了古色古香,但已不再是煙雨柳花巷、樓臺歌舞場,即使依舊亭臺樓閣、回廊曲水、荷風(fēng)陣陣、搖櫓聲聲,即使依舊粉墻黛瓦、煙雨朦朧,卻再也尋不到,詞闕中笑語盈盈的江南女子水邊浣紗的場景。
留住的也只是歲月與歷史的標(biāo)本,而留不住的依舊是時光似水。不情不愿地把喜歡留在過去,把詩情畫意留在夢里,所謂的不食人間煙火也只能當(dāng)成是隨口說說,畢竟就連江南也有自己的生活。
8、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是綠,是紅,是零星的閃爍、點綴縱然往昔里千般相識,你眉宇間蒼茫軒昂的氣息,恍若昨年綠水湖畔里柳枝蜻蜓般點水的韻律,清脆明朗的笑聲響徹在決堤兩岸,穿梭的流星似箭驚惶的年華如夢,方在一花一世界,一醉一醒一佛然的空靈里嘆息著,覺悟著,還有難以避免的驚慌失措。
細(xì)語微風(fēng)揭起池塘里蓮的含笑柳眉,綠綠濃濃的婀娜身影嬌嗔在水中宛然吐墨。風(fēng)很淡,云很輕,綿薄的心事,疏密的哀愁,目不接暇的塵世里滾滾涌至的愛恨情感,演化成干凈明媚的盲從。千般萬般應(yīng)應(yīng),千里萬里迢迢的相逢相知,是綠了,是紅了,是刻意的想起然后不經(jīng)意的莞爾笑容嗎?
默然許下的天涯夢想。蕩氣回腸的夢里春回,炙熱灼烈的穿腸一夏,朝折暮折的錦瑟秋日,是寒是冷的蒼白冬日。它們是季節(jié)有規(guī)律有跡可循的往復(fù)變更,不動聲色的斑駁色澤的輪放和回顧,影像時而清晰時而模糊,聲音時而響亮?xí)r而低迷,是純粹的自然感應(yīng),靜與動。沒有傷春悲秋的莫名情愫的攪渾。
它們遠(yuǎn)遠(yuǎn)不止這些。粉面桃花在方里田間詩意爭春,黃黃的油菜田地新鮮的撲鼻而來的泥土氣息,低洼里燦爛的小碎花兒搖搖欲墜。
你看,藏民們手搖經(jīng)輪、默念經(jīng)文、一路朝圣,絕跡人世的墨脫該是你的向往嗎?它的質(zhì)樸、原始、久經(jīng)包裹的純潔和自然該是你欣喜的嗎?沒有車水馬龍沒有燈紅酒綠,只有青稞作伴是你夢寐的生活嗎?
你看,藏匿于深閨已久的江南女子輕搖畫扇靦腆地走向你,揮筆之下的水墨他鄉(xiāng)在瞳孔里頓開茅塞、生根發(fā)芽,裊裊炊煙順著迷霧中的秀氣江南緩慢爬上月梢頭,青石板路為你打漿,在靜夜里輕輕悄悄地說著故事、唱著歌謠。
沉抑在苦暗黑色里不見五指的壓抑和疼痛,強(qiáng)裝的堅強(qiáng)而且抑揚頓挫的鏗鏘話語,一聲歇斯底里的無望嘶吼,隱隱約約的慟哭聲,是你嗎?突如其來使我毫無防備,是無奈是驚愕是怯弱是不安,是多少復(fù)雜而難以揣摩清楚的情緒糾纏,是一條緊繃的心弦無情捆綁著苦于掙扎的你。
是綠了,是紅了,暢飲在恰逢往事追憶少年的清醒時刻,備一壇酒,不是醉生夢死,是行樂人生。
是綠是紅,還是沒顏落色。無欲無望無心無念無信無仰不是慘淡,唯你心中常嘆,世間縱惘然或疼惜都不過如此。
9、江南三月,草長鶯飛。
翻開墨香猶存的書卷,尋覓無數(shù)次夢境中浮現(xiàn)的旖旎江南。 冥冥中,總覺得那方瑰麗的水土是我前世的緣, 不然怎會有今生的夢繞魂牽?
撐一傘煙雨,輕吟淺唱,緩步石橋,憑欄處,帆影遙遙,碧水凝煙。朦朧霧靄中,細(xì)細(xì)的雨長長地落著,帶著夢幻般的期許,此時,思緒也隨著雨絲旋飛、飄舞。一些深藏于心的畫面,似薄霧,如輕煙一般在眼前浮現(xiàn),由近及遠(yuǎn)……“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這不朽的千古詩篇里,有哪一句不是江南的飄逸呀!在“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綿綿霏雨中,可看到杜牧的輕愁在眉梢隱現(xiàn)?從“人有悲歡離合”的惆悵到“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dá),可知東坡居士的夢圓在蘇堤兩岸的桃紅柳綠中,圓在煙雨飄渺的水墨江南。“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江南煙雨, 煙雨江南。 是誰的纖纖玉指撥動了如弦的雨絲,竟自彌漫成一種閑適的情調(diào),空靈,悠遠(yuǎn);如夢,如幻。
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能不憶江南?”此時,靈魂的筆觸又怎能勾勒出江南栩栩如生的容顏?順著書冊間留下的點點墨痕,輕掛一片夢境的云帆。懷著“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的感慨;籍著“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的依戀;盈握著“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的思念……一路追溯而來,恍惚間,那山,那水,已醉了清風(fēng),朗了明月,氤氳了紅塵外的一雙清眸。
小橋,流水,人家,行人一棹天涯。粼粼碧波,清澈潺湲,一葉扁舟順?biāo)小4丝蹋樗家嚯S著咿呀的櫓聲,輕輕蕩過悠長的歲月。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回眸處,柳裊煙斜,草青青,水藍(lán)藍(lán),風(fēng)雨千里醉江南。雨茫茫,橋彎彎,白帆片片,夢鄉(xiāng)在江南。不知今宵是何時的云煙,也不知今夕是何夕的睡蓮,水韻柔情里,伊人素衣蕭然。杏花微雨,踏波而來,從前生,從彼岸,從宋人詞句唐人詩篇。
江南的嫵媚一分煙雨,一分流水,另一分則留給了江南女子。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輕靈的小舟,載著依稀倩影,明眸皓腕的采蓮女悠然從碧水清荷深處蕩來,癡斜了夕陽,醉彎了月牙兒。朦朧淡雅的意境,豈是廿四橋玉人吹簫可及?梅子黃時雨,閑愁又幾許?那丁香般的姑娘,黛眉微顰,籠一灣秋水,裊娜地走出悠長古老的雨巷,漣漪在腳下盛開,漾出她心底淡淡的感傷……斟滿一杯清幽的思念,翻開一冊線裝的記憶,在槳聲燈影的夜色里,你可見那“煙籠寒水月籠紗”的綺麗?船頭溫潤嫻雅的女子,蔥指在泠弦上輕撥慢攏,歲月就在此時已跨越了千年。素手理韻,漫撫心弦,一曲古樸的相思曲,任心緒隨著琴音輕舞飛揚。把盞女兒紅,輕調(diào)聲聲慢,相詢江南事,誰解江南心?
遙想江南,在每個吟風(fēng)詠月的子夜,簫聲渲染著纏纏綿綿的心緒。燭剪西窗,輾轉(zhuǎn)了千年的一簾幽夢,何須訴與清風(fēng)懂?
婉約詩意的江南,若一卷丹書,似一幅古畫 。落花風(fēng)里,淺唱低吟,執(zhí)扇相望永遠(yuǎn)!
碧波幽幽,琴韻悠悠,對江南的思念更是幽幽而悠悠……
10、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陽春三月,又是鶯花紛飛的時節(jié)。“煙柳畫橋”“戶盈羅綺”“醉聽簫鼓、吟賞煙露”。江南情結(jié),帶我回到那朦朧纏綿、輕盈淡雅、如水墨詩畫般的瑤池仙境。
倉橋古道煙雨路,搖櫓姑娘留水聲。夜宿倉橋,靜聆浮生,心緒繞成一縷柔情,透著淡淡的幽香,在淅瀝的雨聲中,感受著杏花突然間開放,粉紅腮頰,仿佛伊人的臉龐。驀然間,心中布滿水意,好像這場春雨,來自心頭。纏纏綿綿、紛紛擾擾、淡淡的、悠悠的。有著似煙似霧的凄美,或捉摸不定的飄逸,又似紅塵無奈的莫名惆悵,悠遠(yuǎn)而深邃。
“煙柳畫橋”、在推開木窗間,映入眼簾。細(xì)雨霏霏的煙柳,小橋黛瓦碧水飛燕,朦朧中一葉蘭木小舟輕輕飄過,搖櫓女子唱著漁歌,留下一路柔情水聲。或許杏花春雨是一個纏綿的夢境,或是紅塵中難以愈合的憂傷,或者是寂寥的愁怨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的江南雨巷,或許是撐著一把油紙傘悠悠的追尋著那逝去的情結(jié)。用最清純的心音把煙雨江南帶入我的夢中,在紅塵依依里喚醒三世情緣,用最癡情的凝眸把煙雨江南烙在我的心上,把醉酒的思緒留在我的意境中,把款款情懷攏捻在輕吟淺唱中。天高路遙云水間,清音妙曲喚知音,獨簫合弦澎湃處,云天外。
一襲飄逸的輕絲衣裳,一把粉紅檀香油紙傘,輕盈阿娜的蓮步,在煙雨蒙蒙、粉墻黛瓦、草長鶯飛的青石板街道凸顯江南女子的細(xì)膩和嫵媚,更不失庸雅古典的韻味。嗅著杏花的幽香,淋著蒙蒙的細(xì)雨,看斷橋、碧水,看煙柳、聽水音,看潤濕的湖畔和綠樹細(xì)草。品味細(xì)雨輕灑、柔風(fēng)絮撫,品味浸濕了頭發(fā)和衣衫的柔情,品味淋濕了心情的惆悵,此時感懷,江南煙雨中的纏綿與莫名的憂愁······。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fēng)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11、如歌如詩如畫如水的江南,不僅有其華麗的外表,而且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令文人墨客魂牽夢縈的詩情與畫意。“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江南的神韻令詩人忘我,歷史的滄桑令詩人深憂,頹敗的江山令詩人心痛。試想,那該是一種怎樣的境界,讓多情的詩人如此陶醉不已,恐怕連世界上最好的畫師也無法描繪。只有把心靈置身于那片多情的土地里,去被感化,被同化,直到你也成為江南的一部分,成為江南的血肉之軀,然后你就可以把你禁錮的心靈解脫出來,放飛在那片神奇的地域。因為江南不只是歌臺亭榭,也不是雨打芭蕉,它更是一種性格的流露,一種情感的釋放。
是的,并不是說一本寫江南的好書就可以讓你走進(jìn)江南,走進(jìn)它纏綿悱惻的心扉。作家細(xì)膩的語言,柔情的刻畫,深邃的闡釋只是一種最表面的浮華。樓臺亭榭只是一種形式,青山秀水只是一種寄托,真正的內(nèi)涵恰恰隱藏在最樸素、最平淡的街坊鄉(xiāng)情。一聲叫賣就是一個文化的音符,一曲小調(diào)就是一種婉約的流露。
是的,其實江南沒有氣魄的大山大水,有的只是清秀脫俗的小橋流水。它不像北方有險峻的山峰,有連綿的長城,有氣勢恢宏的宮殿,有滄桑悠遠(yuǎn)的關(guān)隘。北方用它強(qiáng)勁的征服力抵抗著西伯利亞的沙漠和蒙古的寒風(fēng),而南國自始至終就生在了青山綠水中,免去了狂風(fēng)的凜冽,免去了寒霜的侵襲。這是上天賜予的機(jī)遇,也往往暗藏著紙醉金迷的誘惑。
從歷朝歷代來看,江南似乎成了墮落和頹敗的代名詞。譬如六朝古都金陵,在這里建都的朝代大部分都在短期內(nèi)亡國,成為歷史學(xué)家們永遠(yuǎn)的謎團(tuán)。是的,一條繁華的秦淮河就能解釋一切,滿巷的煙花青樓就能說明原因。柔和的水,清秀的山,醇香的美酒,迷人的美女,車水馬龍的街市,繁華酥骨的宮殿,永遠(yuǎn)像仙境一樣美,永遠(yuǎn)像天堂一樣誘人,可是有誰知道江南也有它自己的傷悲呢?
吳越之地人杰地靈,荊楚區(qū)域鐘靈毓秀,而貌似也有沉默的君主命途多舛,抑郁終生,這是歷史留下的瑰寶,也是江南文化的積淀。才華橫溢的南唐后主用絢爛的詞句描繪了江南之國的美好,也用深邃的幽怨寫出了王國的悲情。或許我們不能以成敗論英雄,因為如果沒有了這些故事,江南的神秘感就不會這么強(qiáng)烈,江南的文化底蘊就不會這么深厚。薄暮西風(fēng),吹來了歌舞升平的靡靡之音;一江春水,流走了疇昔故國的煙雨樓臺。散落的梨花,潺潺的細(xì)雨,孤寂的小樓,憔悴的芭蕉,逝去的江水,組成一幅幅絕妙而凄清的圖畫,寄予華麗的蛻變,寄予命運的捉弄,寄予亡國之痛。惆悵、壓抑、委屈、無奈,伴著兵敗如山倒,隨著國破山河碎,這一切都在一種淡淡的憂郁氛圍中緩緩進(jìn)行,似乎悄無聲息,像夜間暗放的曇花,留下滿乾坤的香氣,卻不愿留下一點蹤影。
江南夢,夢江南。它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史詩巨書,它是中華源遠(yuǎn)流長的文化瑰寶。它是歷史的杰作,是大自然的寵兒,是美酒和美女的加工廠,是憂愁和痛苦的寄托處,是愛與恨的過渡區(qū)。江南已不是自然地理上的地域,而是到處飄逸著神話傳說的天堂仙境。
你可以去游歷波瀾壯闊的洞庭湖,看“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的鳥瞰大觀,望“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的壯麗美景,觀“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的氣派景象,覽歷朝賢人墨客題詠作賦的岳陽樓,也可以去“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的黃鶴樓,去“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湖畔,去“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凈慈古寺,尋傳說中的世外桃源,在北固亭望“不盡長江滾滾流”,感慨“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寫至于此,放下手中的筆閉目一想,腦子里在旅行,仿佛播放清晰的電影。置身于江南小鎮(zhèn),酒店鱗次櫛比,小旗紛飛,酒香飄逸十里之外。攜知己來此,呼小二拂袖而坐,上牛肉美酒,淺斟低酌,細(xì)嘗慢品。
12、生在江南,也長大在江南,但是對江南的熱愛卻是近年才有的,更確切的說是在我浸淫唐詩宋詞后才有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云淡鶯啼夢江南,煙雨樓臺獨憑欄”…這些都是我對江南愛的初衷,同時更是我遺憾的所在,我遺憾我為什么沒有詩人的眼鏡,可以發(fā)現(xiàn)綽約的江南;我遺憾我為什么沒有詩人的心境,可以輕觸世俗中紅塵外的江南。
陡然發(fā)現(xiàn)那青石橋下,蒼臺階旁的烏篷船竟是那么的孤獨,只是靜靜地靠在一旁,似乎是在等待,等待一個他曾經(jīng)載過的人,是那個身著素衣,手執(zhí)折扇的翩翩君子,還是那個紫衣飄帶,添香紅袖的窈窕佳人?沒有人知道,他也不愿訴說,畢竟時光的流逝已經(jīng)使得我們和他有了千年的代溝…正是因為他的沉默,讓他更像是一個在沉思的老者,思著什么,不知,但定無邪。
南樓小燕,小橋流水這是典型的江南風(fēng)情。在鋼筋混凝土里住膩了,偶爾再回到以前住過的小木樓,也會覺得格外享受。在某個午后的黃昏,享受夕陽余暉帶給你的最后一絲溫和,煮一壺清茗,配以上好的紫砂壺,淡淡地喝上一口,似醉,醉人的不是酒精,是余暉下的江南,那半明半隱“猶抱琵琶半遮面”似的容顏。趁著醉意忘掉一切塵世間的煩惱,忘掉一切的功名利祿,爾虞我詐…紅塵中的一切蕪雜在這都無法顯現(xiàn),因為江南的無邪。
說道江南,不得不提江南的雨。“沾衣欲濕杏花雨”,連如煙的細(xì)雨都已經(jīng)傳染了江南的無邪,不愿打濕行人的衣襟,也只有在江南,行人尤其是詩意的行人更希望碰上陰雨天,因為在煙雨中你才能碰觸到江南的靈魂…煙雨中,江南似一位低下頭,掩面遮羞的女子,但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fēng)的嬌羞。不經(jīng)意的一個回眸,江南的魅力盡顯。原來江南就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子,一個有西子容,易安才的女子,但又從未踏出閨閣的墻里佳人,她也在等待,但等的不是云中錦書,因為她無邪,等的是真正能夠讀懂她的人,那些才子,那些詩人,那些同樣無邪的人,只有他們才能看透她穿越千年色未減的容顏。
無邪的江南容顏……
13、第一次來到南京,第一次走近這座歷史名城!第一次領(lǐng)略這古都風(fēng)情!
那一日,秋風(fēng)微微地吹起,與友人談笑間走過了烏衣巷前,這一路走走看看,繁華的現(xiàn)代都市中,那歷經(jīng)六朝的古都的遺風(fēng)依稀可見,舊時的繁華隱約可尋,秦淮人家已從夢里走到了眼前,那塊塊青磚的縫隙間凝固著歷史的變遷滄桑!
我貪婪地走過這古都的遺址,不由間思緒已融入了遠(yuǎn)去的歷史風(fēng)煙。就是這座古都,曾經(jīng)記載了多少驚心動魄的史話篇篇,又是怎樣傳頌著多少華夏悲歌偉績豐功?
在這座湖熟文化傳承了悠久歷史的古都走過,我不由地找尋那被歲月長河淹沒的六代王朝。吳宮花草早已遠(yuǎn)去了秦淮兩岸,晉代衣冠也化為了古丘陵園,明祖的殿堂凝結(jié)了盛世遺跡,天國烽火揮灑了民族的志士血淚,鐘山風(fēng)雨喚起了民眾斗志。
當(dāng)我靜靜地走過這座文化名城,又喚醒了心底深處那種沉重的感覺!就在這樣一座歷史古城中,又匆匆地走過了多少文化名人?寫下了多少“六朝盛地,十代都會”的往事悠悠。
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燈火,江楓漁火見證了歷史的滄桑!
多少代文人歌妓已成為歷史的塵跡,多少載古代繁華已被現(xiàn)代文明取代。
烏衣巷里再難尋那王孫的遺風(fēng),香君的故居誰能見商女悲歌?鐘山風(fēng)雨迫開了一月寒潮,雨花臺前酒盡了英雄熱血!
心情能不沉重嗎?在這座古城里,這廂是王孫公子笑談詩篇,那廂是商女咽淚送舊迎新。
在烏衣巷口駐足,聽著南京的臥龍大哥講述著這座古老的城市里悠久的文化歷史,這座城市就變得鮮活起來了。多了幾分親切,多了幾分人情。舊時青磚白瓦的“王謝”的故居對面,恰有座名妓李香君那二層小樓的小小庭院。舊時的古跡雖在,卻早已被當(dāng)代的社會同化了。一條古樸的青石小街充斥了各色商鋪,似乎要擠爆了這條烏衣巷,而小商販們打著古代名士的幌子賺錢的情景,想必是再難找尋到唐代大詩人劉禹錫那“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中描寫的烏衣巷了。
沿烏衣巷前行不遠(yuǎn)處,便是那條最為著名的秦淮河了。
南京城內(nèi)的秦淮河起源于通濟(jì)門,但最美的風(fēng)光卻是在夫子廟前。沿南京城走來,所看到的秦淮河水并不是十分的清潔和美麗,可它流至了夫子廟、流經(jīng)得月臺、文德橋、石壩街、烏衣巷、朱雀橋、秦淮人家時,說不清為什么就顯得那樣的美麗。這條長長的秦淮河,曾經(jīng)給古老的南京帶來過富庶,也帶來了金粉之氣。這十里秦淮聚居著貴族世家,也匯集了無數(shù)的文人墨客。然而夫子廟前的秦淮風(fēng)味小吃卻讓人留連忘返。印象中,南京的風(fēng)味名吃當(dāng)算是鹽水鴨了,它是與夫子廟秦淮河齊名的,而命名為“秦淮八絕”的風(fēng)味小吃更是讓人贊不絕口。
和不算相熟的姐妹依靠在夫子廟前那宋代便建成的護(hù)欄,沿著秦淮河水望去,張燈結(jié)彩的畫舫在絲竹的悠揚里起伏于水波之上,似乎那古時幽怨的女子款款而來。聽著幾個山南海北的朋友的交談,思緒不知怎么就又漂走了,在這條這條安靜如處子的秦淮河畔,曾經(jīng)發(fā)生過多少香艷凄美的故事,又洗去過多少才子佳人的風(fēng)塵呢?你看那秦淮河邊矗立著的白色牌坊下,又凝結(jié)了怎樣凄絕的故事呢?
輕輕的叩訪夫子廟前,卻又怕零落的風(fēng)塵驚了圣人的清靜,放眼望去,孔廟、學(xué)宮和江南貢院薈萃而成的夫子廟建筑群,是那樣的獨領(lǐng)風(fēng)韻。而江南貢院里,又走出了多少舉子墨客?名畫家唐伯虎從這里應(yīng)試,八怪之首鄭板橋從貢院走來,文木老人吳敬梓在秦淮寓居,絕代奇才施耐庵也是從這里走出,演繹了一部集醫(yī)卜星相、勾欄瓦舍、吹拉彈唱皆可叫絕的水泊英雄傳,翁同和從這里走向共和,在貢院里留下記載的大抵也都是金榜高中、史上留名的吧?
領(lǐng)略過了古秦淮的風(fēng)采,揀拾起這片片段段的歷史,踏著那曾經(jīng)走過繁華的車馬的方正的石板路,或許在內(nèi)心深處還有一種淡淡的悲憤的情懷,但是看著依然然保持著古色古香的街道與樓閣,便輕易地交世間所有的抑郁與煩惱,在古箏與絲竹的悠揚里,蕩起了那樣一種舒暢而悠然的感覺。金陵盛世,浮生若夢。走過一座城市,便在心中永遠(yuǎn)地留下了它的印象,告別一座城市,必然在心底勾勒這座城市的痕跡,而南京的歷史,是我目前走過的記下的最悠遠(yuǎn)的一筆。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牡的這首七律《泊秦淮》,不正是昔日秦淮的最佳寫照嗎?在深秋里輕輕地走過這聞名已久的古秦淮,在感嘆時光匆匆時,也更加領(lǐng)略到了世事的滄桑,在心中涌起了對這座城市感動。
14、“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江南的春天是一幅濃墨重彩的金碧山水,草長鶯飛,雜花生樹,柳綠桃紅;江南的春天也是一幅淡雅蒼茫的文人水墨畫,亭臺水榭、遠(yuǎn)山樓閣全都掩映在蒙蒙煙雨中,消弭了時間與空間的距離,惟余一片迷惘、惆悵和感傷。
“春日降臨在遼闊的江南大地上,無論多遠(yuǎn)都能聞得鶯啼婉轉(zhuǎn),鳥鳴啁啾。大朵大朵的艷影從草叢中和樹葉里探出頭來,紅綠相映,一派生機(jī)勃勃的景象。
潺潺的流水圍繞著小小的村寨,山麓周邊的城郭人頭攢動。一陣春風(fēng)吹過,山村城市處處酒旗飄動,傳來陣陣酒香。
這里原是繁華綺麗的南朝舊都。曾經(jīng)興建的數(shù)百座香火鼎盛的寺廟已成遺跡,數(shù)不清的亭臺樓閣都籠罩在無邊煙雨中。”
夢中的江南水鄉(xiāng)總是下著雨。如煙似霧的蒙蒙細(xì)雨,白茫茫一片,一切都變得飄飄渺渺,朦朦朧朧,讓人感覺有些不真實。小橋流水人家,一位丁香一般的女子撐著油紙傘,獨自走在仄仄的石板路上,這是煙雨江南的精致婉約;“無邊絲雨細(xì)如愁”(秦觀《浣溪沙》),女子在深閨中拋灑盼望、哀怨和愁情,這是煙雨江南的纏綿悱惻;前朝的古跡在輕煙細(xì)雨中越發(fā)顯得幽深和神秘,這是煙雨江南最深沉的歷史感和滄桑感。極喜歡一篇散文詩《南方下雨,北方下雪》。“北方粗獷,是寒冷和大雪中孕育出的剽悍;南方細(xì)膩,是溫暖和連綿的雨滋潤出的柔弱。”煙雨江南,這是從那些齒頰留香的文字中衍生出的對南方最詩意的遐想。
15、曾經(jīng),我們擁有多么純凈的天空,那么動人的歌聲,那么美麗的鳥兒;我們領(lǐng)略過那么多的美好與感動;在自然的懷抱里,我們的心情是那樣的平和與歡暢。春天,那是來自天籟的聲音。“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幾聲清脆的鳴啼,便唱醉了江南的春天,迷蒙了南朝的煙雨。漂泊江湖的倦客,歸期無計的游子,無不抨然心動。
古人尚知鳥兒帶來生氣,帶來綠色;綠色是生命延續(xù)的根本,自詡聰明的現(xiàn)代人怎么就忘卻了呢?如今,城市的天空中沒有一只鳥兒飛過。鳥兒你去哪里了呢?
一片片森林倒了下去,消失了。一排排冰冷的高聳的建筑物突兀而起;一個個湖泊干涸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噴著黑煙的怪物;鳥兒的鳴叫再也聽不見了,灌入耳鼓的滿是金屬機(jī)器沙啞的嘶吼。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堆積了富有也堆滿機(jī)械。作文
時代的車輪在高速的運轉(zhuǎn)著,人們踏著匆匆的腳步,帶著渴望,穿梭于城市灰色的屋檐下。沒有人會抬起頭來,看看天空;沒有人肯停下腳步,留意太陽。自然?春天?鳥兒的歌聲?這一切,已是如此陌生。是的,陌生!“春天時時刻刻都在我們家里”——現(xiàn)代人會如是說。是的,冬天的暖氣,夏天的冷氣,空氣凈化機(jī)……,好一個人工制作的春天,一個毫無生氣的春天,一個永遠(yuǎn)都聽不到鳥啼聲的虛擬春天!
城市中再也聽不到鳥兒的歌聲。只有孩子們還在咿咿呀呀地唱著:“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到這里……”這些稚嫩的心靈是不是還可以滋養(yǎng)春天?可是,他們也要長大,或許終究有一天,他們也會像鳥兒一樣,在鋼筋與水泥的從林中迷失自己。那么我們該為我們的后代們作些什么呢?只有行動起來,為環(huán)保做出自己應(yīng)盡的義務(wù),那么那美好與感動才會再次被我們所領(lǐng)略,我們才能再在自然的懷抱里,心情才會變得更平和與歡暢,人與人才會更加團(tuán)結(jié)融洽的生活在這個地球上。
否則,城市的天空,真的會沒有一只鳥兒飛過,遠(yuǎn)方,也將會有一個被遺落已久的春天在——輕輕啜泣……
中國人早就知道“事在人為”,如今,面對這春天飛揚的塵沙,秋后滿桌的灰土,我們何不“為”上一為呢?為了我們也為了我們的子孫們,行動起來吧!“讓鳥兒你在哪里?”不再成為疑難問題好嗎?讓綠色鋪滿天涯,讓鳥兒自由穿梭!
16、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
江南,有著似水的柔情,有著女子的婉約,有著茉莉一般淡淡的芳韻。紅豆生南國,何處惹相思?撐一把油紙傘,漫步江南,漫步在這生相思的南國,漫步在這一方溫馨的凈土上,忘情地欣賞,均勻地吮吸,給心一處清靜,給魂一絲安息。
掠過古色古香的小鎮(zhèn),走過青石板的街,數(shù)著亭臺樓閣的身影,淡眼來時路,靜心看煙雨。沉醉著沿途淡雅的風(fēng)景,不覺間,心沒有了深陷塵世的嘈雜,沒有了沉溺瑣事的煩躁,亦沒有了感嘆流年的浮動,有的只是向往已久的淡然與安靜。
江南小橋,有著落花的深情,有著流水的靜謐,有著才子佳人的千年傳奇。獨倚斷橋,憑欄遠(yuǎn)眺,任輕風(fēng)撩動發(fā)絲,任落花在指間跳動,任薄暮做面紗朦朧了視線,而我,就想這樣酣睡在煙雨的懷抱里,盡情沉醉,一醉,就終此一生。
愛上煙雨,愛上樓臺,愛上江南,愛上那種淡淡的感覺,愛上那種朦朧的美態(tài)。江南,宛若一位古典女子自畫中走來,盈盈碎步,姿態(tài)翩躚。煙雨做的面紗遮住了她的顏,我看不清她的容貌,卻看到了她飽含柔情的眸,眸子里的盈盈淚光,恰似一汪清泉,泉落有聲,那是她心中對往事的輕喚,是她對時過境遷的聲聲嘆息。
江南,是我一直以來的一個夢,夢里的江南正值煙花三月,那時風(fēng)輕云淡,蜂兒蝶兒游戲花田,樹兒草兒快樂成長,云兒悠悠,夢兒悠悠。而我,就在這一處世外桃源里靜寂歡暢,不問世事,不涉紅塵。那里,我與蟲魚鳥獸為伴,以花草樹木為友,在清風(fēng)明月中樂得清靜,樂得自在。
古今文人騷客有許多關(guān)于江南的詩文,而我獨愛杜牧的“多少樓臺煙雨中”,此句包含了無限的意韻。煙雨樓臺,是南國的特色,是江南的象征。靜心遐想,黃昏時分,當(dāng)夕陽漸漸隱沒在青山的眉黛間,當(dāng)落日淡淡的光暈輕籠樓臺,當(dāng)絲絲縷縷的煙雨輕輕揮灑,當(dāng)清風(fēng)拂動著楊柳婀娜的身姿,當(dāng)小橋流水披上一層淡淡的愁緒,那樣的似嬌還羞,那樣的朦朧嫻靜,叫人怎能不沉浸,怎能不留戀?
煙雨樓臺,是對江南的生動描述,亦是對縈鎖往事的傾情訴說。處身煙雨中,往事不覺縈繞心頭,想著年少時些許青澀的夢,念著絲絲心動的那份情,心中不覺有些憂傷,有些惆悵,多少樓臺煙雨中,多少往事亦付煙雨中。那些回憶,那些情愫,在煙雨的籠罩中散發(fā)出淡淡的凄美。
有人說,回憶是一杯苦酒,可漫步江南時,回憶便醞釀成一盞千年美酒,那樣銷魂的芳韻,那樣黯然的愁思,叫人欲罷不能。酒入愁腸愁更愁,煙雨的愁,即是江南的愁,那是多少才子佳人生生分離,是多少戀人天涯相隔,是多少唯美的故事沒有完美結(jié)局的清愁。
因為煙雨,因為破碎的夢,江南樓臺便給了世人一種悲傷地感覺,而此刻的我,輕倚樓欄,放眼看煙雨,看古今多少紅塵夢盡付笑談中,看南朝多少樓閣在往事中幻化成泡影,看那些曾讓我傷懷的回憶隨夕陽一點點隱沒。于我,心中不再有絲絲心痛,有的只是淡眼煙雨的釋懷。
夕陽褪盡,夜幕降臨,此刻的江南又別是一番風(fēng)韻,而我,就帶著心中的夢在這晚風(fēng)的煙雨中繼續(xù)淪陷,繼續(xù)沉醉。
17、記得杜牧的《江南春》這么寫道:“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煙雨江南,江南煙雨。
時間用蕭笛吟一曲溢滿蒼涼的弦韻,那些曲韻里夾雜著江南的淚水,在我的世界里流轉(zhuǎn)、徘徊,融入江南的煙雨中。徘徊在煙雨霽霽的江南,風(fēng)也蕭蕭,雨也斜斜。
我想,這時候的江南,是一卷丹書,一幅古畫。依稀看見,村姑挽著褲腳,撐起油紙小傘,眼含哀怨,從幽深的小巷中走出,好似雨巷先生戴望舒筆下那個結(jié)著愁怨丁香般的姑娘。是不是一段纏綿的往事,淚痕還在,心生幽怨?是不是數(shù)年之后,煙雨的江南還是這樣憂傷的情懷?淚水伴著雨水飄落在江南阡陌小巷,這樣哀怨,這樣凄傷。花開花落,不管流年。恍然間,明白了江南為什么這么多雨。
或許江南的煙雨在迷離的光影里,在九曲回廊中,讓心靈一遍遍翻閱亭臺檐下的水滴,聆聽竹林清悠的禪意。或許這時候的江南是寂寞的,如我一般。再或者是雨滴濺落石板時的無奈,也化作了江南聲聲的嘆息。
忽然,不知道該用什么文字來描述夢中江南的煙雨,不知道我的語言是否配得上江南。
窗外,冷冷的風(fēng)拂過,寒冷凝重,心情也沾上一絲冷清。不知江南的冬天,是否也是如此的潮濕?和我一樣的冰冷?
倏地,心莫名的疼痛,夢中的江南為誰落淚為誰痛?為誰抖落一地的相思和心碎?原來,記憶的出口已經(jīng)迷路,在冬夜里,蔓延著一份深深的眷戀。
雨中的江南,灑下一路的清香,帶著旅人聲聲的嗟嘆,含著水鄉(xiāng)的惆悵幽怨,化作一曲清韻,撥弄著心弦,讓人深深的醉去,不記來路。
江南的煙雨,是離愁,是眷戀。
18、雨濃、水清、風(fēng)揚、香熏……我知道,這些一直都是我所鐘愛的。
水村山廓、尋常巷陌、子夜吳歌……我知道,這些都是我夢里的水鄉(xiāng)。
心目中的水鄉(xiāng),應(yīng)該是周莊這樣的地方,小橋、流水、人家,宛若一幅積淀了太多文化底蘊的水墨畫,淡泊、典雅,靜靜地散發(fā)著濕漉漉的鮮活。
周莊是水,喜歡水,便喜歡了若水的周莊。喜歡900年前,它叫作貞豐里;喜歡它因橋成街,橋橋相連;喜歡它吳語鄉(xiāng)音,曲律婉爾;喜歡它的阿婆茶,只透著純粹的水的味道;喜歡它因那南潯人沈萬三而名揚……喜歡周莊似蓮,周莊應(yīng)該擁有淡淡的蓮葉何田田的清純。
“一線晴光通越水,半帆寒影帶吳歌。春入船唇流水綠,人歸渡口夕陽紅。”
心目中的周莊,是水鄉(xiāng),是江南。
心目中的水鄉(xiāng),是周莊,也是嘉興、同里、南潯、西塘、烏鎮(zhèn)、甪直。是陳逸飛的雙橋,是南湖的煙雨樓,是任蘭生的退思園,是南潯的嘉業(yè)堂藏書樓,是西塘的橋弄,是烏鎮(zhèn)的青石板路,是葉圣陶的米行,是周作人的烏篷船……
心目中的煙雨江南,應(yīng)該有這樣的小鎮(zhèn)。長長的雨巷,油紙傘,丁香般的姑娘,長滿青苔的石階,老屋門前的黃狗,沿街而立的騎樓,垂柳旁的拱橋,蜿蜒折回的流水,水道上搖曳的小船,那種純樸,清新的感覺,是隱秘而柔軟的江南情愫似有若無的撩撥著你。
江南,在以前是吳楚之地。江南之水,也有說是吳道楚水的。外婆祖上是江南人家,所以一直偏執(zhí)地喜歡了江南水鄉(xiāng)的旖旎,似乎那里有著一種牽系自己的隱痛。“夢入江南煙水路”,“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雙雪”。曾經(jīng)有一種想象,就是把自己幻化為了江南的女子,青衫素衣,搖櫓折回地在蓮塘穿行。人人盡說江南好,女兒望南愁更愁。
心目中的江南,應(yīng)該是與文字、與古風(fēng)、與夜思、與夢寐相依相存的。
記憶里小的時候的江南,是杜牧名子里清麗爽凈的江南。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