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城體檢
江南:
來信已悉,知道你過幾天要來城里體檢。你信中詢問體檢的注意事項、怎么預約和檢查哪些項目,收到你來信后,我絲毫不敢怠慢,次日便找到醫生求助咨詢。
到城里體檢,在我的故鄉是件引以為豪的事。故鄉人總感覺城里大醫院多醫療條件好,醫生看病的本領高,這樸素的想法在故鄉蔓延。人們常說高手在民間,鄉鎮醫院、村衛生室不缺乏本領頂流的醫生,許多民間治療疾病的方法在城里醫院中稀缺。鄉村醫院硬件實施最為薄弱,然而鄉村醫生也支撐起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天空。天上的月亮照在城里也照在鄉村,城里的月亮和鄉村的月亮一樣圓。
在我們小時候從沒聽說過體檢,也沒有看到過有人去體檢,除非生病了才會去醫院,那也是小病拖,大病熬,實在不行到醫院。如今故鄉人隨著時代的進步,生活的改善,開始有精力重視身體健康,由“得病治病”轉變為“未病防病”,健康觀念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在故鄉的早年,故鄉人生病全靠鄉村醫生治療。鄉村醫生的標配是一只印有白十字的方木箱,用一條二寸寬的紡織帆布帶系在箱子兩端,鄉村醫生背著走在鄉間的道路上。為村民巡診,從來也沒有發生過投訴,故鄉人對巡診的醫生有無限的信任。
我和你同齡,已到耳順之年。你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家鄉的發展,不斷探索農業科技,發展農業生產。若鄉村也評職稱,你應當也評上高級職稱,起碼也是資深教授。你小學時最愛背誦的就是雷鋒日記“干一行、愛一行”,長大了把種好莊稼當成一生的追求,成了生活的全部,地里的麥子、水稻、蔬菜、瓜果豐收的喜樂,驅散了勞作的疲憊。我后來到城里生活,每日里也是起早摸黑匆匆忙忙的上班下班,雖說少了地里勞作的艱辛,有了一份微薄但穩定的收入,但真不是傳說中自在的日子。在城里房子實在太貴,掏空了錢包還欠了貸款,各種消費比鄉村貴,應了咱家鄉的一句老話“城里掙錢城里了,離了城里什么也沒有。”城里也好,鄉下也罷,生活各有各的甜蜜與煩惱。
你身體結實,早年不知道何為生病,更不知道何為體檢。那年高考體檢你都沒當回事,遲到了被班主任批評。你后來告訴我,反正成績不好上不了理想的大學,體檢不體檢沒用。自從你前年病了一場,臥床數月不起,這才想起自己還會生病。你這才明白人終究不是神仙、吃五谷雜糧豈有不生病之理。你出院那天醫生再三叮囑,每年至少要有一次身體檢查,你這才知道“體檢”重要。要在過去你是不會體檢的,沒病沒災的下地干活還來不及,那還會有心思沒病找病呢?
在關心民眾健康的醫生心中,體檢就是一項崇高的事業,疾病早發現早治療。在資本的眼里體檢成了一門生意,有資本看到了商機,把體檢做為賺錢的工具。各種檢查名目繁多,許多項目是你這輩子前所未聞的,精細到像是把你的每根骨頭拆開一樣,把你的內臟掏出來一樣,把你肉體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你想瞞著點都不行。細胞夠小的吧?也能查出單位體積內的個數。
昨晚我向醫生做了詢問受益良多,對體檢相關知識才略有些知道,方敢回復你。來城里醫院體檢要提前預約、網上預約或到醫院掛號現場預約。體檢可以根據個人的不同需求選擇檢查項目,檢查項目有多有少,項目不同收費不同。醫生在得知你大病初愈后,建議你還是有針對性選擇檢查項目。盡管收費較高,但健康比省錢重要。
你說手頭緊張,鄉下的農產品不值錢,生了病又不能出去打工掙錢,想把還沒到出欄時間的肥豬賣了籌錢。你說兒子生活也不富裕,在外打工辛苦,孫子讀書費用高,舍不得向他要錢,這次想來城里體檢也沒有告訴兒子。我們這代人當年生的獨生子女,獨生子女享受了父母百分百的愛,現在他們要負起百分百的責任,可是你的兒子壓力也大啊。我看你還是早點來體檢,肥豬就暫時別賣,體檢費用的事你可以暫不考慮,先借你用上。體檢不能用醫保,城里鄉村是一樣,這點你不要多想,在城里沒有歧視的意思。這次你來城里體檢,借此機會我們老友重逢。
體檢的前一天晚上8點起就不能進食喝水,體檢當天你要空腹早點到醫院。抽血、吹氣、B超、心電圖、CT拍片、驗尿等,各種檢查下來時間不會太早。所以你要早點到,按你的身體狀況,空腹堅持久了怕是體力不足。待體檢完成后就可以吃早飯,你帶上點心或者到體檢醫院邊上的小飯店吃早餐。城里的早點豐富,有你最喜歡的油條、澆頭面,還有蔥油餅,你空腹后進食應少量,吃些宜消化的。
聽你說準備帶上紅包去醫院,紅包那是過去的事,是老黃歷,現在醫院不興這個,你別迷信紅包的威力。你說是看《廢都》后才知道“六類人手術刀,腰里揣滿紅紙包”,那是小說不必相信。醫生有仁愛之心,會盡力為每一個患者問診看病。醫生看病和你種莊稼一樣,你看到豐收在望內心豈不高興。這醫生每治好一個病人,內心就多了一份快樂。醫生有時候看到病重之人,遇上無力回天之時,與患者內心一樣痛苦。病人痛苦與日無多,而醫生痛苦未能挽救病人生命,恨自己醫術不精,恨不能成為華佗再世。有很多醫生上班忙著看病,業余時間鉆研業務終身學習,正是有了這些醫生的奮斗,才有了現代醫學的進步。
常說“寧可架上藥生塵,但愿人間無疾苦”,這是古人的心愿,也是當代醫生的心愿。你看到很多醫院的名稱上冠以“人民”的字樣嗎?人民醫院為人民,救死護傷是天職。還有許多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為人民群眾提供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的地方,他們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你準備紅包是善良的心意,感謝醫生辛勤付出,但你想過嗎?這紅包是對醫生的不信任與褻瀆,醫生是一個神圣的職業,我也曾經夢想做一名醫生。
我們童年的時候,家鄉的交通困難。那年我與你結伴去城里,走了10多公里的鄉村小道才乘上去城里的長途汽車。擠進車門卻找不到坐位,一路站到城里,盡管人很疲憊,但到了城里又興奮起來。看著滿大街的行人,一眼望不到邊的房屋,人失了方向不知往哪兒走。我陪著你怯生生地去問路,你我一口濃郁的鄉村口音,土話城里人聽不懂,費了好大的勁才弄明白去目的地怎么走。城里街道兩邊的店鋪里許多商品不敢近前觀看,我知道根本買不起。你那時比我膽大,動員我和你一起省下午飯錢合起來買一包點心,在回家的路上一人一半分了。這次你進城,我再陪你去那家如今已成為老字號的點心店,買上你當年想買沒錢買的點心。
現在故鄉的人進城很方便,擁有私家車不再是稀罕事。即使沒有私家車,鄉村交通也十分便捷。多年前就修起了村村通公路,汽車可以開到家門口。鄉村公交車來到村邊,乘上公交換長途汽車到城里。你這次乘長途汽車來,提前告知到站地址和時間,我來接你。
人到耳順之年,身體總有點問題,發現了不必驚慌。有些情況有了就有了,如長白頭發一樣,上了歲數必然要長的。老年人長白頭發是不用治療的,其實人體內的一些變化也是如此。還有一些問題是無法抗拒的,順其自然就好,靠吃藥、打針、手術,暫時安慰自己,花錢也未必管用。若能正確對待生老病死,當疾病來臨的時候就不會焦慮。
有些商人推出保健品,老年群體是主要銷售對象。有的老人把多年積蓄全都花在買保健品上,這些老年人往往生活孤獨缺少關愛,缺少對生老病死的正確認識,幻想長命百歲。近年來,打擊保健品詐騙的力度不斷加大,預防保健品詐騙形勢轉好。
你生活在鄉村對城市陌生,羨慕城里人的生活。故鄉人的勞作非常艱苦,無論寒暑春秋、陰晴冷熱,農活不能誤了季節。故鄉的生活尤其是農事,是個追著時間跑的生計。故鄉人盼著過上城里人一樣的生活,不用下地干活。其實在鄉村生活也不用妄自菲薄,新農村建設前程似錦。你的村莊,我的故鄉,祥和中透著勃勃生機。周末了許多城里人到鄉村去,感受鄉村生活,體驗鄉村的清靜,近距離了解鄉村。城市人有時矯情,什么城里不如鄉村好,又想著去鄉村,真的讓他去鄉村長期待著卻是不愿意的,這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圍城現象”。在我的心中,城市與鄉村是一對孿生兄妹,相互融合滲入骨髓。
記得早點來城里體檢,把上次住院治療的病歷帶上,體檢的時候告訴醫生,可以安排有針對性的檢查。初寒,善自珍重,不盡。
2023年11月8日于上海
插圖/網絡
作者簡介
郭志松,1965年9月生于祖籍江蘇,現居上海。1984年入伍,2003年轉地方工作。工作之余,常有即興之作,擅長于抒發生產一線勞動者的感情。
用詩和遠方,陪你一路成長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譽顧問:戢覺佑 李品剛
文學顧問:周慶榮 王樹賓 白錦剛
法律顧問:北京盈理律師事務所
總編:瑯 瑯
副總:蔡泗明 倪寶元 趙繼平
編審:孟芹玲 孔秋莉 焦紅玲
主編:石 瑛 趙春輝
審校:嚴圣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