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無效社交圈
張國平||上海
社交是人們日常生活繞不過去的道,正常的交往與高效的社交有利于人們高質量、高品味的生活,俗話說得好:朋友是財富。但如果交友不慎,不僅不可能給你帶來好運,相反還會讓你身心交瘁,甚至斷送自己的前程。要提高自己的社交質量,最好將時間和精力更多的傾注在"把自己變得更加優秀"這件事情上,遠離無效的社交圈。
不必去擠人滿為患的公交車。每個人都是相對固化的社交圈,親戚、同學、戰友、同事都是純天然的朋友,再加上互聯網+群友的出現,使原本就已經足夠豐富的交往網,向更深、更廣的方向拓展,朋友的邊界顯得越來越迷糊。面對幾何級增長的朋友圈,如果我們一味堅守“朋友多了路好走”的信條,你有限的精力早晚都會被社交圈所消貽殆盡,整天沒完沒了的交流、無止境的應酬,會讓你無瑕顧及事業與家庭,禍從圈出。由此,我們在交友時,對那些與自己身心與事業沒有任何益處的圈子,必須堅決說NO,即使一些非加入不可的社交圈,平時可以默默無聞甘當潛水員,一定要應酬時,做一名若即若離的旁觀者,遠離人滿為患的公交車,騎上一輛單車,行走在靜謐的人生小道,也是生命的美麗綻放。
不要看他人臉色而丟了快樂。平等是交友的基本準則,任何人的社交圈中都有屬于自己的尊嚴,沒有必要去看他人臉色,更不要去低三下四去對他人阿諛逢迎,你的世界你做主,人生在世幾十年,你心中的痛,你身心的累,都是你自己的專利,也只有你自己承受,與其他人無關,其實,無論你怎么辛苦,總會有人說你懶惰,無論你如何出色,還是會有人對你指責,假如為了他人的臉色而活著,那是對生命的辱沒。不要對他人說三道四,也不要整天看著他人的眼光,屏蔽所有的流言蜚語,每天給自己一個微笑,讓快樂成為一種常態。
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蕓蕓眾生,都個人就像一片樹葉一樣,盡管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但同樹種的樹葉相似度相對就比較高,人們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與自己志向相似的人交友,你就會感覺心曠神怡,與一個賣菜的大媽談哲學,她不會認可你,你會覺得對牛彈琴,你累他也累;和一個常年在深山老林的獵人說歐洲有多美,他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你也會剃頭挑子——一頭熱,你講得口若懸河,他也無動于衷。漫步在生命的河流,我們不必過分在意他人,更不要為了迎合而強顏歡笑,喜歡你的人總會喜歡,不要在乎不喜歡你的人,讓不喜歡你的人靜靜在站在你生命的圓圈外圍,從心底里抹去他的存在,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盡享快樂與喜悅。
留白也是一種生活藝術。齊白石畫蝦,蝦透明,無水,滿紙水汽淋漓。板橋畫竹,稀稀落落幾筆,風骨頓出。這些都是留白的效果,說了,但不說透,任你去遐想。畫畫需要留白,社交也是如此,不要沉醉于酒肉朋友,更不要濫交所謂的朋友,給你的社交圈留白,也是給你的生命留白,真正的朋友不在于多,而在于真心,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陽光不必多,溫暖就好。把哪些設置拒接你電話,拉黑你微信好友的人清除了,好好經營經過風雨洗禮后剩下的值得你交往的朋友,讓他們成為你生命中自帶的光和熱。
2019年8月5日晚上于上海
插圖/網絡
作者簡介
張國平,筆名海浪,一個用心詮釋生命的人,在《人民海軍》《政工學刊》《艦連政工》《解放日報》《新民晚報》《勞動報》《現代科學》《領導藝術》等報刊雜志發表文章百余篇。
長|按|二|維|碼|關|注
用詩和遠方,陪你一路成長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顧 問:王樹賓 戢覺佑 李品剛
總 編:瑯 瑯
副 總 編:蔡泗明
執行主編:倪寶元 吳秀明
責任編輯:湯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