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小說||秀清嬸

秀清嬸

2004年,春節。

像往年一樣,年前農歷十二月二十,在外省打工的兒子打回電話,對秀清嬸說,他過兩天就會到家。

秀清嬸接到兒子電話,就會在農歷二十二這天,大清早就到村口來等兒子了。

村口有一棵大榕樹,樹冠如傘。在老遠的地方就能看到這棵樹。榕樹下有一堆大小不一的石頭,那是村民建房用的余料,暫時堆放在這里。秀清嬸坐在石頭上,望著不遠處的公路,等待從公路過來的兒子。一般等到中午或傍晚兒子就能出現。

今天的天氣有點冷。這冷的天都是因這兩天下了小雨,再加上冷風。那冷風雖不刺骨,呼呼吹來,臉上覺也有點刺疼。泗巖村這個地方是處在永春縣的大山里。大山里天氣本就比山外要冷。霜降后,如果出太陽,泗巖村的早上都會下霜。天氣越好,霜下得越大!現在雨是停了,天氣還真冷。若要天不冷,除非等到立春。有時到了立春,天還很冷也是有的。

這年的立春是在年后的正月十四,離天暖還早著呢。這冷的天秀清嬸坐在樹蔭下自然感到冷瘦瘦的。她緊了緊衣服,希望把衣服收緊些感覺更溫暖。

秀清嬸穿了件高領豬肝色毛衣,外衣是件雙層單排扣翻領蘭布外套,著黑長褲,灰白毛線織就的拖鞋,還戴有一頂黑色毛線織就的帽子。那帽子把頭壓得只露出臉蛋和齊耳的短發。

秀清嬸有五十歲了,臉上光滑透紅沒皺紋。村人都說秀清嬸越活越年輕,不像五十歲,倒像四十歲。這就是秀清嬸生活越來越好的原故。秀清嬸補充說,也是“兒子乖,樣樣為我想到做到,不用人操心”的原故。秀清嬸說這話時一臉的自豪。

秀清嬸的兒子十七歲初中畢業就出外打工了,到現在整整打了十多年的工。一年只回來一次。人雖沒回來,但,時不時的寄回一些錢和衣服。秀清嬸的這一身很體面的衣服就是兒子寄回來的。

兒子每次春節回家,就會幫秀清嬸打掃房屋。看著兒子把家搞得干干凈凈,清清爽爽。秀清嬸的心里歪提有多開心了。心里停不住的念叨:兒子,你給媽多少期待!多少希望!多少幸福!

今年,秀清嬸不會再讓兒子打掃房屋,搞衛生了。這些事,早在接到兒子電話前她就搞好了。甚至年貨她都購買好了。過年的豬蹄肉和三層肉也跟村里玉榮家聯系好了。他過年要殺豬,到時去他家提回來就得了。

一年沒看到兒子了,她盼兒子回來,她就是想見兒子。兒子長得胖了還是瘦了?兒子在外面工作得怎么樣,順利不順利?她都想知道。她還想跟兒子說,在外面如果太辛苦的工作就別做了,回來跟媽一起種田。現在種田省事多了,鋤草都不需要了,噴上除草劑,那草沒幾天就發黃發霉了。可兒子不說。兒子在電話里總是報喜。兒子說他在廠里幫老板管點事了,事情輕松工錢又多。然后就掛電話了。

兒子在廠里管事了,她當然高興也感到驕傲。但不知這是兒子故意這樣說的,意思是他在外面過得很好,很滋潤。好讓她不必擔心?不管是真是假,秀清嬸都當真,都認真聽兒子講。如果兒子當著她的面說他當點小官,她更高興。只有當她面兒子才會說實話。兒子不說實話,她也會觀言察色,知道哪些話是騙她哪些話是真的,然后用話套出兒子的實話來。她要聽聽兒子在外面工作的真實情況。她想分享兒子的快樂和分擔兒子的憂愁。

如果兒子回來,她要兒子好好在家休息,好好品嘗她做的飯菜。她也要兒子好好聽聽她這一年里攢下的一肚子思念的話,或在兒子面前倒倒人情冷暖的苦水。村中的悲喜事,紅白事,她都會講給兒子聽。她認為這是讓兒子多了解村子的情況。

兒子會靜靜的聆聽秀清講話。偶爾會問一聲,或提問一句,或贊嘆一下,或感概一番。

秀清嬸很喜歡跟兒子聊天。兒子不愛說話,但兒子的每應一句,“哦,是這樣啊”或,“嗯,有可能”,她就很開心。那怕兒子只說一個字“嗯,哦,”她就有把話說下去的喜悅。

 二

今天有點奇怪。秀清嬸從早上等到中午,又從中午等到傍晚,路上行人從少到多,又從多到少,最后路上沒一個人行了,也沒看到兒子的身影。

村里的路燈都亮了,村里人喊兒回家吃飯的聲音時不時的在空中飄起。秀清嬸也想這樣喊兒子回家吃飯。她有幾年沒喊兒子回家吃飯了。她懷念那個情景:母子倆在飯桌前吃飯,看著兒子扒飯的快速,她會提醒兒子,慢點吃,別噎著。她想兒子回來她也要叫兒子吃飯,看兒子扒飯的動作。她會感到很幸福。

可現在,她在樹下等了一天,也沒看到兒子的身影。但她不會失望。她想,可能兒子被什么事給絆住了,也許會在半夜到家。于是,到了半夜十二點,她就不鎖門了。虛掩著門,這樣兒子到家就不會喊叫開門了。兒了的嗓門大,像高音喇叭,一喊,全村人都聽到。再小聲喊,也會吵醒鄰居,影響村民睡覺。

電燈也讓它亮著。拐彎的那個跑燈昏昏暗暗,兒子一年沒回來了,怕他走不習慣,不小心走到水溝里去。她就在房間半睡半醒的等兒子。

等了一夜,也沒等到兒子回家。

第二天,她早早吃過早飯,喂過豬,家務忙完后,又到村口等兒子去了。

秀清嬸在村口一連等了三四天,還是沒把兒子等回來。

秀清嬸開始著急了。但她還能沉得住氣。她靜靜的等待,每日里在心里想著兒子為什么還沒到家。人沒回來,電話也沒打回一個,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會出什么事?她很想打電話給兒子,問問兒子怎么回事。但她又不敢。兒子當初給你買手機時就明確跟她說了,只準接他電話,不許打他電話。有一次,她太想兒子了,就打個電話給兒子。兒子雖接了,但說話語氣生硬。知道兒子很生氣。過后兩個月,兒子都不打電話回來,把她急得要瘋。兒子是個說一不二的人,從小就這樣,他說了的事,就得照辦。從那后,她再不敢打電話給兒子了。兒子脾氣怪,但也很乖,每十天打回一個電話。如果十天沒打回來,也會在十一天,或十二天。一般不會超過兩天的,幾年了都是這樣。

村民看到秀清嬸在村口坐了幾天,都知道她在等兒子。要過年了,有兒女在外打工的,哪個不急著等兒女們回家過年。卻不像秀清這樣急等的。這也難怪,秀清嬸就這一個兒子。兒子小時,母子倆相依為命。兒子大了,出外打工了,家里就剩秀清嬸一個人孤單單的在家,冷冷清清。盼兒子回家,望眼欲穿,就盼兒子回來過年相聚幾天。

村民覺得秀清嬸沒必要這樣等,就對秀清嬸說了,不用在這里等的,回家等吧,過兩天他就會回來的。

秀清嬸說,我知道,我知道!秀清這樣回答村民。但她第二天還是來樹下等兒子。

又有村民說了,你打個電話給兒子呀,問問不就知道他幾時到家了嗎?不然,我幫你打?

秀清嬸忙阻止說,不用你打,不用你打,我會打。說著從衣袋里陶出手機就要點手機上的數字。村民看她陶出手機,以為她就打電話了,笑著走開。村民走了,秀清嬸又把手機放進衣袋里了。她沒打,是裝樣子給村民看的。

秀清嬸開始坐立不安了,胡思亂想了。她擔心兒子真出什么大事。因為她知道,現在不存在交通不方便。天上飛的有,地上跑的就更多了。看小鎮上的車子,大車小車,兩輪三輪四輪,都有,坐什么車都能到家。鎮上到家也不遠,走路一個小時就到,坐車更快。別處的車可能更多了。秀清這樣想。想著想著,突然驚叫道:

“哎呀,會不會是車……”秀清嬸忙閉了口。她想到的是車禍。她不敢想下去。她覺得只有這樣出車禍了,兒子才不打電話回來,或者沒辦法打電話回來。

只一會,她心里又推翻了這個想法。在秀清嬸的心內不相信兒子會出車禍。車禍是她估莫最倒霉的事。人在最無助時想到的總是最難解決最倒霉的事發生,這是要自己有心里準備,從最壞的打算。這種想法是人之常情。

秀清嬸拿不定兒子是不是出車禍了?一時覺得是這樣,一時又覺得不會這樣。心里忐忑不安。

村里人在外地打工的已陸續有人回來了,三三兩兩的從她身邊走過。其中就有貴榮的兒子。他平時跟兒子最合得來,兒子在家總愛跟他一起玩耍,他可能知道兒子的情況。她得問問他。待得貴榮兒子走近時,急忙擋住他,問:“你有沒有我兒子的消息?”

貴榮的兒子說:“有啊,我們前兩天還通電話啊。”

秀清嬸又問:“前兩天,是哪個前兩天?他好幾天前打回電話。說過兩天就到家,可到現在沒回來。”

看秀清嬸著急的樣,貴榮兒子笑著說:“秀清嬸,放心吧。你兒子沒事。他對我說要處理一個事就回來。我敢保證,他在年三十定會到家。” 語氣里滿是肯定。

看這年輕人語氣里這么沉穩,這么堅定。沒辦法的秀清嬸估且相信。反正年三十他一定會到家。這是貴榮的兒子說的。

兒子要處理什么事呢?秀清嬸又為這個事想得頭痛。實在鬧不明白兒子要處理的事。她也不去想這個事了。到了年三十這天,秀清嬸從貴榮家拿回豬蹄肉和三層肉。這三層肉是做扣肉的原料。與豬蹄肉一樣,是過年必準的兩套菜。豬蹄肉也是兒子最愛吃的一套菜,她年年都要蒸一大鍋。她要讓兒子吃個夠。

她一邊在廚房蒸豬蹄肉,一邊坐在門口等兒子。秀清嬸的家在村中央,要拐好幾個彎才到村口。從家門口望去,只看到村口的榕樹冠和冠邊的一小段路。她不滿足如此。于是,她放滿蒸鍋水,又把兩根大木頭塞進灶肚里,讓它慢慢燒。然后,她就到村口坐在榕樹下的石頭等兒子。等一會兒就回家看看火,看蒸鍋里的水燒干沒有,燒干了再添水。就這樣,秀清嬸焦躁地在廚房村口兩地來回走。

秀清嬸再一次到村口等兒子的時候,一輛黑色小轎車就在她公路那邊停住。接著,車門打開,一位身材高大,穿著黑風衣的男子從車上下來,接著一位孕婦也下車來了。那孕婦穿的是件紅大衣,肚子微微凸出,一般人還看不出名堂。但像秀清嬸這樣的年紀一眼就看得出來,且還看得出那孕婦孕有五六個月的身子了。她一手扶著肚子,一手扶那位男子。那男子牽著孕婦的手下車,那情景感覺得到他們是夫妻。好恩愛的一對夫妻呀!秀清嬸想,自己兒子也到結婚年紀了,也應該有老婆了。兒子若能帶個女朋友回家多好。她也問過兒子,有沒有女朋友?帶回家來讓媽看看?兒子不回答。兒子就這么怪,還說你不用管,還說他不結婚。

那對夫妻下車時,都是低著頭或背對著秀清嬸。秀清嬸看不清他們的臉。心里感覺那男人身影有點像兒子,又不敢確認。心里正疑惑。那男子與那孕婦正面對著秀清時,秀清嬸一下就認出了那是自己的兒子。真的是兒子回來了!秀清嬸激動得掉了淚,抺著眼水奔過去,叫“兒子。”

兒子看到母親,咧著大嘴笑。“媽!”他叫。

兒子給母親介紹,這是我媳婦;又對媳婦介紹這是我媽。

那媳婦有些羞澀地跟著叫“媽!”

媳婦扎著馬尾,流海歪過一邊,露出一邊的額頭和好看的臉蛋,讓人一看就知是農家女孩了。秀清嬸就是這樣一看到這張臉就覺得她是個乖乖女,就不由得喜歡了。

秀清嬸很開心:這兒子,什么時候有媳婦了,也不說一聲。

秀清嬸忙一疊聲應“誒——”,趕忙從兒子手中接過扶了兒媳婦,準備往家走。這時,兒子又從車上扶下一位滿頭白發,身穿一件黑尼大衣的老太太,對母親介紹,說,這是“奶奶!”

秀清嬸早看到在車內有一位老太太,隱約認得是前婆婆,只是不敢確定。經兒子介紹,可然是前婆婆。她臉色不由露出慍色。但,這慍色只一閃而過,立即對老太太笑了笑。然后扶了兒媳就往家走。

兒子知道母親會這個樣子,這是預料中的事。他不做聲,繼續扶著老奶奶下車。

老奶奶有點不情愿。但,經不住孫子的笑臉,還是跟著孫子下車,等孫子從后箱取出行李后,同孫子一起往孫子家走去。

兒子給秀清嬸來個一驚一喜。喜的事,兒子不但有媳婦了,還很快當爸了,自己也很快當奶奶!驚的是,兒子把前婆婆也帶回來了。

前婆婆來我家做什么?秀清嬸在路上一直想:兒子為什么要接她來?是來看看,還是來住幾天?來看看也就擺了,讓她看!住幾天可不行。她有什么資格來這里住,這是我的家,與她一點關系也沒有。而且,看到前婆婆,她就會想起以前的事,她就恨,恨前婆婆,恨前夫。

秀清的前夫姓羅名興,是羅家村最困難的一戶。雖是獨生子,因父親長年生病。為父親醫病,整年掙下的錢全花在父親身上了。父親過世,又花去大筆錢。而那些錢都是找鄉鄰親戚朋友借的。父親死后,母子倆為還債,忙得屁股冒煙,兩三年還沒還清。

這個時候,秀清嫁過來了。一進門看到黑墻皮,黑瓦片,破門板,破灶臺。秀清不嫌,嫁過去后,勤快做事。安排農活,精打細算,四五年后,還清所有債務,家里漸漸寬裕。在這中間,還生了兩個兒子。

秀清嬸敬婆婆愛丈夫,勤儉持家。眼看家境越來越好,本認為以后的日子會順順而過,想不到“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因她與村里一位男人在家廚房聊了天,就把一個好好的家搞散了。

俗話說的好:“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秀清嬸做夢都沒想到婆婆和老公以她與本村人有染這個莫須有為名,硬生生逼她離婚。

秀清嬸與那位本村男人只是聊得來,生產隊時,在路上排走過兩回。后來分單干后,倆人相遇,會停下腳步說兩句話兒。

許是這樣倆人太熟,所以就隨便。有一天,村里那位男士路過秀清家,就進來討水喝。秀清嬸坐在灶前燒火,用手指指水缸,叫他自己舀水喝。

那時秀清嬸懷了第二胎,有七八個月了,閑在家。那本村男人喝了水,抺了嘴就站在灶邊跟秀清嬸聊天。他說,你命好啊,頭胎生個男孩,這個我看還是會生男孩。真羨慕啊!——他娘的,我的老婆就是不生帶把的。

秀清嬸本就不喜歡跟他聊天,只是耐于本村人,耐于面子。今天聽這男人粗話來了,她不喜歡聽,又不好叫他走,只好硬著頭皮跟他聊天,說,男孩女孩都一樣。只要看培養。現在政府不讓生多,我倒喜歡這個是個女孩,(她指了指自己的肚子)巴不得這個是個女孩呢。你倒不喜歡女孩了。

這時,婆婆進來了,低著頭經過廚房,往堂屋去了。

大概看出什么了,那本村男士覺得無趣,走了。

一會,老公回來了,也不看她一眼,也不跟她說話。到吃晚飯時,只顧扒飯。到了晚上睡覺,更是背對背。到后來的日子可想而知了,三日一小吵,七日一大吵。一點點小事他也能吵。后業,老公去了省城做點生意,半個月回來一次,回來就像皇帝,不動農活了,還動不動就罵秀清嬸,說秀清嬸就會在家種點菜,一分錢也掙不到。說這樣的日子沒法過,要離婚。更可惡的是婆婆還在事件上添油加醋,添技加葉說她的不好,在老公跟前說她許多不是,在家吃現成飯了,說你有錢給她了,她要過太太的日子了。還把與本村人有什么名堂,叫他們早早離婚算了,省的丟人現眼。

秀清不服,辨解說,在路上碰個面說個話也不行?在廚房說個話也不行?你們有在房間床上抓到我們了?但是,老公和婆婆就是不聽她辨解,持意離婚。

平時把婆婆當親娘一樣看待,照顧,像供親祖宗一樣供著,飯前飯后叫她媽,早晚叫她媽。原來婆婆與媽是不同的。婆婆為了她兒子,可以不憑良心說話。

老公像瞎了眼,沒了思維,一切聽他媽媽的話。就這樣,婆婆和老公逼著她離婚了。

離婚后,兩個兒子被迫分開。大的跟前夫,小的跟她。可氣的是,離婚后,說從此跟她沒關系,也不讓她看大兒子,前夫也不管小兒子了。

離婚沒多久,前夫就結婚了。聽人說與前夫結婚的女孩肚子很大了。秀清方知他們竄通好欺負自己。方知自己嫁了個渣男,此時,她欲哭無淚。

秀清嬸離婚后,帶著小兒子回娘家住。在娘家又受白眼。沒有立足之地,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她帶著兒子嫁到了離娘家有二十里路離前夫家有三十里路的泗巖村。從此再無前夫消息。

在泗巖村,她的第二個老公是個四十多歲的長年有病單身男人,還有一位八十歲的老母親。長年有病的男人需要人照顧,平時都是他的老母親照顧。秀清嬸嫁過來后,細心照顧生病的老公和年邁的婆婆。無奈,沒幾年,老公還是過世了。又過幾年,婆婆也過世了。空蕩蕩的房屋就剩下她和前夫生的兒子了。

命運多舛的秀清嬸含淚送走了老公和婆婆,頂著人們說她命硬,克夫,多婚多嫁的臭名,硬生生過來了。好在泗巖村大部份人是好的,對她沒有另眼看待;堂兄弟們也好,沒有把她趕走。房屋田地任她安排,讓她在泗巖村可以有安身立命之處。

秀清嬸熬燈似的熬到現在,終于把日子過好,這中間她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只有她才知道。

秀清嬸想到這里,鼻子發酸,眼眶發紅,不由吸了吸鼻子。

走在身邊的兒媳感覺到婆婆在哭,望了一眼婆婆,叫了一聲“媽!”

秀清嬸下意識把眼淚抺掉,對兒媳說:“是高興,是高興!”

秀清嬸和兒媳走在前面,兒子和婆婆走在后面。拐兩個屋角就到家門口了。四人進了房屋,秀清把兒媳扶到沙發上坐下,然后對兒媳說,我去去就來。也不看前婆婆一眼,就到廚房煮點心去了。

這里,秀清嬸的兒子把他奶奶扶到木沙發上坐了。又把行李放進他的房間,出來倒杯開水給奶奶喝,也拿了一杯給媳婦喝,自己也喝下一杯。然后對奶奶和媳婦說,你們坐著,休息一會。說著就進廚房去了。

廚房在房子的左邊,出了房門往左拐就進了廚房。

廚房里,秀清正忙著把豬蹄肉拿出鍋來。又把一碗扣肉放進鍋里蒸。扣肉昨晚就蒸好了的,現在回鍋熱一熱。一會晚餐就可食用。然后又在另一個灶燃起火,準備煮一點米粉。她要先煮一些點心給兒子兒媳還有老太太塹點肚子,一會好吃年夜飯。

她兒子進來叫了她一聲“媽!”然后坐在灶口幫燒火。

添過兩根柴禾后,兒子對秀清嬸說:“媽,我沒來得及跟你講……”

秀清嬸知道兒子要說什么,忙打斷兒子的話說:“兒媳婦好乖,又好看,我很喜歡她!”說完就不再出聲。

“那我奶奶呢?”兒子問。

秀清望一眼門外,確定無人偷聽,才小聲說,你把她帶來做什么?她也有兒子兒媳,也有孫子孫媳婦。她哪里需要你這個孫子。

兒子說:“我知道你會這么說的。媽!”停了一會又說“媽媽,我記得奶奶的不好。我也記得奶奶給我板栗吃的情景,感覺她還是很疼我的。”

羅家村是小山村,山上的野楊梅野板栗雖有,但不多,想吃要到山林中去撿,路遠難行。老人家偶上山撿得幾個野板栗,自己不舍得吃,都留給孫子吃。那是兒子五歲的事了。沒想到兒子還記得。更沒想到幾個板栗就讓兒子改變對奶奶的看法。

秀清望著兒子,沉默著。心里又辛酸又感寬慰:兒子大了,懂得孝字了。

兒子望著沉默的母親,又說:“媽,你不是一直對我說,要記得人家的好。那怕人家對你很不好,只要記得人家一點好,自己的日子就會好過嗎?”

秀清嬸不說話。她把煮好了的米粉盛在盆里說:“別說了,拿去給你媳婦吃吧。”

母子倆一個端盆米粉,一個拿了三個碗筷到堂屋來,都放在茶幾上。秀清嬸舀了三碗米粉,分別放在兒媳,老太太和兒子面前。當在老太太面前放下那碗米粉時,秀清嬸這樣想,來者是客。她不說不笑,放下就另舀一碗放在兒媳面前,露笑臉招呼兒媳吃米粉。說完就轉身再進廚房去了。

老太太看著秀清嬸的背影,不說話,也不敢動手拿筷子。兒子給老太太拿了筷子,叫奶奶吃米粉。然后,他也跟著她們一起吃。

老太太含著淚看著面前這碗米粉,聞著這久違了的熟悉的味道,嚼著嘴里的米粉,眼眶不自覺的紅了。

秀清嬸曾經是自己的兒媳。想起當時把她娶進家門時,生產隊窮,自己家更窮。那是七九年,送走死去的老公,為還債,母子倆沒日勞作。家還是一窮二白,灶臺壞了都沒錢再壘個灶。自娶她進門,家里日漸好轉。剛好又是生產隊分單干,分到田地,生活更加好了。

秀清是個勤快的人,那菜地總有吃不完的菜,廚房里總打理得干干凈凈。她是那么的善良,把自己當親媽一樣看待。為自己洗衣服。吃飯時,自己從不需要去舀飯。她把飯舀好放在自己面前,然后叫“媽,吃飯!”

如今,秀清把米粉舀好放在自己面前,也不看她一眼,就走了。知道自己再聽不到她叫一聲“媽!”了。想到這里,她好傷心。

“這是我的報應。”老太太這樣想著。誰叫自己當初那樣對待前兒媳呢。前兒媳秀清那么好,而自己卻毫不講理的合著兒子把她趕出家門。

原以為幫了兒子,娶了另一位媳婦,自己的日子會過的更好。哪知,自己的日子卻是越過越不像樣,到最后,落下自己一個人待在家里冷冷清清。生病了,沒個人端碗水。才想到原來的兒媳有多好,她好不后悔。

老太太的兒子與前兒媳秀清離婚后,立即就和在城里做生意時認識的女孩結了婚。一家人般到城里去住了。以為是享福,哪知道是遭罪。自己到城里照顧新兒媳,坐月子,帶孫子。把孫子帶到上小學,以為可以不用再帶小孩了,可以在家過悠然的日子了。

她想得美了。她要煮全家人的飯,還要買菜,拖地板,外加洗一家人的衣服。就是這樣勞累,兒媳也不樂意。

一天,兒媳對她說:“你孫子己經上學了,你沒事做,在家悶著,會悶出病來。你去找個事做吧,或去某家,幫她帶孩子,她小孩有一歲,好帶!又可以有人聊天,不悶。”

老太聽這話,是叫她去當保姆掙錢。她氣的半死,說死也不去。新兒媳可不是好惹的,對她橫刁不是,豎刁不是。一時說這里需要花錢,那里需要花錢。在城里一根蒜都要花錢買。沒錢白開水都沒得喝。家里養個光吃不干活的,日子越過越窮了。這日子沒法過了。在屋時在陽臺罵了一通話。

開始,兒子還幫自己說話,后來也不說了,由著兒媳鬧,最后鬧到他們要離婚了。兒子就對老太太說,媽,要不,您先回老家吧,等過一陣子,我生意好些了,再把您老接來。老媽聽兒子的話,回到老家,從此,兒子再沒有說過接回老媽的事。老太太一個人待在老家想兒子想孫子,哭的眼快瞎,也沒用。

大孫子在城里又不學好,吃喝嫖賭都有了。兒子和兒媳又不管,只管后來生的孩子。后來生的這個孩子,又不會讀書,讀到初中就不讀了,兒媳逼著才去讀的中專,也是個不學好的人,中專里沒學到什么,跟著一幫人學會了抽煙,喝酒,還打架。老太太想到這個家的情景,覺得沒有未來,哭的更傷心,還說這是報應!

老太太不指望兒子會接她去城里住了。她安心待在家里一個人煮飯一個人吃。無奈了,上了年紀,身體越來越不行了。別說去挖地種菜,連走到田里,雙腳就沒有力了。

以前小病還可以不用去年醫生,買點藥來吃就好了。現在,生個小病,都沒力走到鎮上去買藥。偏村里又沒個衛生所,買點感冒藥還得跑到鎮上去。她沒有力氣走了。前段時間,感冒了,她就沒辦法去買藥吃,就在家拖著,以為多蓋被子,多喝姜糖就會好,結果,病越來越重,重到起不了床了,這時,她準備著餓死在床上。

想不到的事,小孫子竟來看她了。多虧小孫子來看她,請來醫生把她的病治好。這不,才跟了孫子孫媳來到這里。

想當初小孫子離開她的情景,又讓她老淚縱橫。那時,是秋天,五歲的孫子牽著他媽媽的手離開家時,回頭看的樣子歷歷在目。躲在一個墻角偷看的她忍不住跑出來,塞給他幾個板栗,叫他在路上吃。她不舍得孫子,但也沒辦法,含淚割舍呀!

天可憐見!這么多年,小孫子會來照顧她。讓她最后收回死的心。更讓她開心的是,孫媳婦也來了。在跟小孫子處的這段時間,孫子一聲聲的叫著“奶奶,來吃飯,奶奶,喝點水。”她的病好了大半。經過孫子的照顧,她的病很快全愈。

病好了,孫子要接她來跟兒媳住,說要對她養老送終。她好喜歡啊!但她想起以前自己對兒媳做的事,心里有愧,不愿去。

孫子說,媽媽是一個很好的媽媽,她是一個很善良的人,不會記恨那些事。您去了,她會對您好的。再說了,媽媽也有五十歲了,一人在家,我也不放心,您們倆個待在一起,我就少擔一份心了。孫媳婦也旁也這么說。

孫子孫媳婦的話讓她心動了。她覺得她應該先來看看,到時再說了。再一個,她也很想來看看前兒媳。想當面對她說聲對不起……就這樣,她來了。

 六

秀清嬸到現在才知道兒子時不時的去看望前婆婆。前婆婆和前夫的遭遇秀清嬸也是兒子說來的消息。了解了前夫家的事后,她也暗自流淚。世事難料呀,秀清嬸說。

她問兒子:“你怎么知道你奶奶家的事?又怎么把奶奶接來了?”

兒子說,他在外面打工,巧遇以前小時候的玩伴,是他們告訴他的。后來,他就一直注意奶奶家的事了。前段時間,奶奶生病,知道沒人照顧奶奶,他提前回來,去奶奶家照顧奶奶。本以為只要兩三天就能回來的,不知要那么多天,所以回來晚了,到現在才到家。等奶奶病好點了,才勸奶奶來我們家的。

“媽,你不要生氣。”兒子對秀清嬸說。

原來是這樣,難怪秀清嬸等兒子等得那么多天。秀清嬸看到兒子那么懂事,本來還生氣的,這會兒一點氣都沒有了。反而說,你做得對,你奶奶真不容易。只是,以后做什么事,不要再瞞著我了。兒子笑,說,就知道我媽媽最疼我了!

“還有,你快當爸了,也不早跟我說。”秀清故著慍色。

兒子挦挦頭發,不好意思的說:“想給媽媽一個驚喜。”

秀清嬸笑著,“以后不許這樣了啊。”

兒子答應說好。還說,要奶奶長期在家里住。他要養老送終奶奶。秀清嬸不同意了。倆人你一言我一語,差點吵起來。秀清嬸壓低聲音惡狠狠地說,我忘不了她以前怎么對我!難道你也忘了你吃的苦?

兒子看到媽媽真生氣了。停了好一會,才用溫柔的語氣對母親說:“媽,我忘不掉。可是,她一個老人家,一個人住在家里,生病沒人照顧,死了,都沒人知道。你于心何忍?你不是那種恨心的人,我知道的。我們不要老想以前不快樂的事。要想以后快樂的日子。你看你,很快就當奶奶了,難道還要計較那么多的事?”

秀清嬸沉默著。

兒子看到母親臉上雖沒笑容,卻也沒看到慍色。他知道要母親立馬同意也是不可能。讓她們先處一段時間再說吧。

吃過年夜飯,老太太要回去。秀清嬸的兒子不讓。拿眼望著媽媽。

秀清嬸只顧擦她的餐桌,像沒聽到老太太的話。擦好了餐桌,秀清嬸才慢條斯理地說,來都來了,就住下吧,過了年再回去。

老太太看前兒媳一直沒跟她說話,臉色也無喜也無恨,不知前兒媳的心事。知道前兒媳歷練得喜怒藏入心,不會輕易露出。今聽前兒媳如此說,老淚又要縱橫了。

過了年了,大家都不提老太太回家的事。老太太更不愿題了。秀清嬸雖不跟她聊天,也不叫她。但,孫兒媳總跟她在一塊說話。睡前還送她到床邊,看著她躺下她才回自己房間。孫子更不用說了,左一聲奶奶,左一聲奶奶,叫得她都忘記了這不是自己的家。她去菜地,去廁所,還去幫兒媳喂豬,就像在自己家做事那樣做得那么順手,那么自如。這么多天處下來,她舍不得離開這里了。只要秀清嬸開口點頭,她就住在這里了。

元宵剛過,秀清兒子又要出門打工了。他把媳婦放在家里,同時也把奶奶放在家里住著。

當兒子對大家說,奶奶就住在家里,叫媽媽和兒媳好好照顧奶奶時,大家都沉默著,兒子兒媳還有老太太都拿眼看秀清嬸,靜靜地等待秀清嬸說話。

秀清嬸知道兒子要她當著奶奶的面說句話了。

經過了這半個月相處,她們過得很和睦。在火盆邊烘火,兒媳和前婆婆煨馬蹄吃,剝花生吃,有說有笑,她們相處得多好啊。秀清嬸想,我們袓孫三代本來就該這樣處在一起的。上天作弄啊,讓他們一家分散。

其實,以前的事,也怪自己當初天真,總認為本村人嘛,不會出什么事。單獨在廚房聊天,聊得好也擺,還笑得那么濃,完全不顧別人的感受,也不顧自己形象,更不考慮后果。難怪婆婆不喜歡。都因自己太年輕,考慮不周。也是報應,誰叫自己笨無知。自己種下的因就得自己吃那個果。

想像老太太回家去,她一個年邁的老人,孤零零,那么冷的天,獨處一個屋,那有多可憐呀。那個情景,秀清嬸真的是于心不忍。拋開其他恩怨,就看她是兒子的奶奶,自己就應該收留她。何況自己還叫過她做媽,不是有那個緣份,怎么不去叫別人做媽?雖然緣份短,卻也是緣,是自己的長輩。還是把她留下來吧,也是與她緣份未了。

秀清嬸考慮再三,然后嘆著氣說:“您也七十多歲了,回去也是一個人。不如我們在一起照顧孫媳婦。就怕您老不愿意。”

兒子兒媳聽了這話知道婆婆同意了,好不很開心。老太太更是抺著老淚,對秀清嬸說:“我愿意,我愿意!我就知道,你還是那樣,那么善良!是我那兒沒福呀!……”

送兒子出門那天,秀清嬸和老太太一人一邊扶著孕婦兒媳婦送兒子到村口,看著兒子坐上車。車子開到看不到車了,三個才回來。

從此,秀清嬸照顧老的,又照顧小的,并不覺得累,反覺更有精神。她變著花樣煮三餐,把老太太養得臉色紅潤,七十多歲似六十歲一般。在廚房里,在堂屋里,在電視跟前,時時飄出三個女人的笑聲。

兒媳的肚子越來越大,很快到臨盆生產。到兒媳生了孩子后,家里又多出一個成員,那個時候,相信家里更熱鬧了。

插圖/網絡

 

作家簡介

  李黎。廣西陽朔。現居泉州。泉州作家協會會員,豐澤作家協會會員。己在《泉州晚報》《東南早報》《泉州文學》《刺桐》《豐澤文學》《泉州廣播電視報》等刊物發表過散文,中篇小說。

長|按|二|維|碼|關|注

用詩和遠方,陪你一路成長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顧問:王樹賓  戢覺佑  李品剛

總編輯:瑯   瑯

副  總  編:蔡泗明

執行主編:倪寶元  吳秀明

責任編輯:湯燕萍

稿件請用word附件形式發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筆名、微信號、作者簡介及照片。從即日起,給作者發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過微信發放,請加主編微信hyd196711。稿費全部來自贊賞,20元以上(含)的80%發給作者本人,其余留為平臺維護。七天內閱讀量超過一千的,另獎勵20元;超過兩千的獎勵50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偏心的父母到底有多可怕?
婆婆有沒有義務看孩子?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她入侵了另一個女人的家
難道就因為沒幫忙帶孩子,就能招來兒媳這么大的恨意?
每個幫兒媳帶娃的婆婆,都有罪!
“別把婆婆當親人”,婆媳相處新方式,寶寶跟著受益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虎林市| 惠安县| 色达县| 凤冈县| 琼海市| 临泉县| 奇台县| 普兰县| 石城县| 杭州市| 荣昌县| 大同县| 延津县| 托克逊县| 石首市| 台东县| 颍上县| 孟津县| 大关县| 泗阳县| 厦门市| 漳平市| 铅山县| 宜良县| 五寨县| 固镇县| 慈利县| 丹巴县| 清水河县| 封丘县| 黑河市| 南溪县| 工布江达县| 南昌市| 肥西县| 南宫市| 肇源县| 金秀| 阜康市| 正安县| 金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