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散文||走進農(nóng)村看秋天

走進農(nóng)村看秋天

       金秋十月,果谷飄香。一排排茁壯的玉米像衛(wèi)兵一樣整齊地挺立在田間。綠色的包衣再也裹不住飽滿的棒子,豐滿的棒子再也合不攏笑開的嘴,露出粒粒金黃。收獲的季節(jié)來臨了。

      “到你家地里了,快來吧!”玉米收割機車主守禮打來了電話。去年還得整晌的跟著機器,今年村里又添了一臺收割機,更方便快捷了。二畝多地,掰棒子、秸稈還田不到半個小時搞定。有專門運輸車跟著服務,一車就能拉走。兩三年了,棒子就沒進過家,直接賣掉——沒那工夫倒騰,這是農(nóng)村大部分人的生活節(jié)奏。

       村東南一百多畝地,頭天還綠油油一片,第二天就成白茫茫的空地了。而全村的各個方向都以同樣的時效進行著。

       放在十幾年前,秋收的進程就成了“慢鏡頭”。秋收秋種多忙啊,對農(nóng)戶來說是一年中的大事。那時候男女老少齊上陣,都要下地。大的看小的在地頭玩。小的睡了,大的要幫忙干活。那時提倡多種經(jīng)濟植物種植,農(nóng)民們想方設法向土地“要經(jīng)濟效益”。記得家里幾畝地里種過棉花、辣椒、大蔥、花生甚至紅薯、胡蘿卜、白蘿卜等等,那時認為倒茬種效益高。那時的農(nóng)民一門心思撲在土地上,一年四季從不曾離開土地。農(nóng)村有句諺語“小子不吃十年閑飯”,娘親到現(xiàn)在還經(jīng)常提及這句話,意思很明確,兒子過了十歲就得下地干活了,實際上還要早些。

      玉米收的最早,在八月十五前后。那時大多先在地里掰毛棒——先把地騰出來。然后再用袋子裝好拉回來。那時候的人們有的是用不完的力氣。掰了一大晌玉米,要回家吃飯了,還要把玉米一袋一袋抗到平板車上,再吭哧吭哧拉回去。壯勞力架車轅,再拉一個主套,平板車一邊一個人再拉上偏套或偏套旁再加一個長套。剩下的人在后面推車。趕上出地頭或上坡,還要請幾個人幫忙推車。每個人要伸長脖子,蹬直腿,齊心協(xié)力才能把裝滿棒子的平板車拉回家。現(xiàn)在流行平板電腦,那時流行平板車,不可缺少。

      掰完棒子,刨秸桿, 拉完棒子,拉秸桿。去拉秸桿時還要裝車糞拉到地里,來回不空載。棒子拉回來,抽空要掰光棒。掰光棒時留下幾條玉米包衣,用它們把棒子一圈圈系在樹干上,掛在屋檐下。房前再掛上幾串紅辣椒。秋收后,每一個農(nóng)家小院都是一派豐收的美景圖。

      種棉花最麻煩。打花叉、掐花頂、捉害蟲、打農(nóng)藥、摘棉花……那時蟲害嚴重,三天兩頭要打農(nóng)藥,一遍一遍捉害蟲,一遍又一遍打花叉和摘棉花。眼看著掛好的大棉桃就要成熟開花了,卻被那可惡的棉鈴蟲一個個拱掉了。那股氣憤勁,就是翻遍旁邊十來棵大花棵也要抓住“犯罪分子”。最后果然發(fā)現(xiàn),吃得肥胖的大棉鈴蟲正躲在一個被它掏空的棉桃里逍遙自在地睡大覺時,一把揪出來,捏個稀巴爛……現(xiàn)在想著都惡心,但那時真是痛快。

      棉花開時,潔白潔白的花朵綻放著,就是在夜晚也能看到白茫茫的一片。摘在手里毛絨絨的,舒服極了。潔白的棉花映襯著人們燦爛的笑容,那腰間鼓鼓囊囊的棉花包,那身后黑壓壓一片棉殼。所有的辛苦和汗水都煙消云散……

      霜降后才能摘桃、拔花柴,再凈地、上肥。犁地和播種小麥到農(nóng)歷十月了。正如農(nóng)諺所說,“霜降麥子正應時”。棉花地或大蔥地種麥子都在霜降以后了,第二年麥苗再出土。

     現(xiàn)如今隨著掰玉米機、旋耕機、播種機等大型機器的“轟轟隆隆”的聲響過后,棒子和秸稈都不見蹤影,小麥已種下。原來一兩個月的事情,現(xiàn)在一二天搞定。

      近二十年來,農(nóng)村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在各個方面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用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最恰當不過了。智能手機幾乎在一夜間人手一部,各式各樣的小轎車如雨后春筍般停滿了大路小街。人們足不出戶遍曉天下事,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可網(wǎng)購。這些活生生的現(xiàn)實,放到以前想都想不到,想都不敢想!               

     今年村里主街道進行了占街整治,并鋪了瀝青路,連小巷胡同都做了硬化。油亮橙黃的天然氣管道蔓延在潔白的墻壁上,盤旋在胡同與街道之間,不見柴禾堆,不見炊煙升起。每當外出歸來,走進煥然一新、美麗整潔的村莊,心情那個倍爽!忍不住要賦詩一首:

       秋收不見粱,但聞機器響。

       犁地不再愁,鐵牛飛快走。         

       人拉耬半月,耬拉人半天。     

       不見炊煙起,用上天然氣。

       三馬用很少,轎車遍街道。

       購物不帶錢,微信支付寶。

       大病花錢少,保險又醫(yī)療。

       過上好日子,恰逢好世道。

     這正是走在社會主義康莊大道上,且行且珍惜!

插圖/作者提供

作者簡介

 

金利波,筆名,金立,河北邯鄲人,民辦教育工作者。從當兵開始就在軍內(nèi)外各類報刊發(fā)表作品,一直筆耕不輟。生活工作中每有所感便欣然忘食,執(zhí)筆若狂。

用詩和遠方,陪你一路成長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譽顧問:戢覺佑 李品剛

文學顧問:周慶榮 王樹賓 白錦剛

總編:瑯  瑯 

副總編:蔡泗明

監(jiān)制:倪寶元 陳俊澤

編審:吳秀明 孟芹玲

主編:湯燕萍 孔秋莉

美編:陳 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10張圖片,帶你看看七八十年代的農(nóng)具有多奇特
小時候在農(nóng)村吃的零食 你還吃過嗎?
精彩推送——澤眾作品《鄉(xiāng)村記憶》欣賞
又是玉米收獲時
農(nóng)村夫妻鄉(xiāng)間創(chuàng)辦養(yǎng)牛場,每年盈利五十萬,養(yǎng)殖秘訣令人意外
張守亞 || 家鄉(xiāng)的玉米秸桿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社会| 舟曲县| 宿州市| 黔西县| 武陟县| 中宁县| 上虞市| 元谋县| 武强县| 烟台市| 册亨县| 儋州市| 宁陕县| 隆林| 汾阳市| 武平县| 重庆市| 镇巴县| 乌审旗| 泰来县| 菏泽市| 长沙市| 龙山县| 龙门县| 安化县| 临澧县| 上蔡县| 信阳市| 安阳县| 万安县| 隆安县| 宁波市| 青岛市| 张家口市| 布尔津县| 富平县| 阿坝县| 石首市| 盐城市| 竹溪县| 高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