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花小記
人人都說:“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大部分的女孩子都喜歡把零用錢攢下來買些化妝品,護膚品,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但我卻像《紅樓夢》里的薛寶釵,自幼不愛這些花啊粉啊的,我喜歡養一些小貓小狗。可是在城里養一只小貓小狗并非易事,天天給他們洗澡,清理糞便,洗刷籠子對我這等“最喜歡的運動是睡覺的懶人”來說,好似在攀登蜀道,所以我就退而求其次的學習養花了。
我的屋子正好連著我家的陽臺,這正好給我提供了有利的“地理優勢”。于是,我就開始了我漫長的養花歷程。別看我今年只有20歲,可卻已是一個有著兩年經驗的“資深花農”了。
這一切都要從我十九歲那年說起。2019年的四月底,我在樓下的街道散步時,不經意間聞到一股花香,清新淡雅,沁人心脾。憑著直覺,我覺得這一定是茉莉的香味。轉身一看,還真是。新建的大棚里整齊地擺著各色的綠植,一盆一盆的茉莉,梔子都已經含苞待放了,潔白的花瓣沾著露水,迎著陽光,襯在這些紅花綠葉里格外的顯眼。微風拂過,花香裊裊。一個穿著白色長裙的小姐姐從這些花草中款款走來,微笑著問我:“小姑娘,要買花嗎?”我驚愕地愣在原地。金色的陽光曬得我有些眩暈,這么美的畫面,似乎只應該出現在電視劇里啊!
于是,以后的日子里我成了這個花市的常客。我先后從這家花市里盤下了茉莉、梔子、蕙蘭、春蘭、金邊瑞香、含笑、九里香、牡丹、山茶、沉香桂、紅梅和臘梅。如今,我的陽臺上擺著的大大小小的花兒一共27盆。我媽常說我“養那么多花,你以為你是花仙子啊?”我聽了也只是不以為然地笑笑。養花的心酸,花開時的滿足,各色花兒的喜惡,習性,以及下雨天無事的時候搬把椅子坐在陽臺上聽雨聲品香茗賞鮮花的陶醉之感,又豈是一句話可以說得清楚的?
我有一個習慣,不喜歡那些“金錢木”“發財樹”“富貴竹”之類帶著金錢的意味命名又只長葉不開花的綠植。我覺得那樣不開花又沒有香味的植物是沒有靈魂的。我養過那么多的花兒,除了九里香開花不太好聞,其他的花兒全是芳香型花卉。我每次買花之前也會詢問,“它開花有沒有香味?”我覺得花的“美貌”是外表,而香味才是內涵。
首先,香味也分好幾種,像茉莉、臘梅、水仙這些花兒,開花清香,沁人心脾。像是十二三歲,懵懵懂懂的小女孩,不媚世俗,活潑純真,清麗灑脫,人見人愛。而蕙蘭、夜來香,是那種幽香暗浮,不論遠近,都會讓你陶醉其中的香味。這種幽香更像是傾國傾城的美人,也如溫潤儒雅的君子,令每一個接近他的人都深受感染。而桂花、金邊瑞香和含笑,則是帶著果味的香了。桂花,眾所周知,花開的時候香香甜甜的,有股蜜糖的味道,又有些像杏子的果香味;金邊瑞香是類似蜂蜜的香味,也是又甜又香;含笑,被人稱作“香蕉花”,花開之時獨有一股香蕉的甜味。清香,幽香,甜香,這些都是我所喜歡的。但濃香型的百合、香雪蘭,“一花香一室”這樣的花卉,我從不栽種,因為怕頭暈。而九里香,不知為何,許多人都喜歡它的香味,可我聞著卻總感覺是臭的。但九里香是中藥材,花、莖、葉均可入藥。學中醫的我不養一盆似乎對不起我的愛好。于是,我的陽臺上也有了她嬌嬌小小的圓葉和洋洋灑灑的潔白花朵了。
如果說我養花是沖著香味去的,那我的“奔香之路”也算是坎坷重重了。我初養花的時候,首先百度了一下芳香型花卉都有哪些,然后再一一盤下。可是,因為我忽略了花兒們的生長習性,我養的花兒總是死的死,傷的傷。而我的陽臺總像候車月臺,“有人走有人來”了。不過,我從不會因此氣餒,這一盆死了,我一定會立刻再買一盆補上。如今,這見證過許多生生死死的陽臺,已在我兩年的養花血淚史中漸趨穩定。而我,也逐漸掌握了各種花兒們的不同習性。比如:茉莉喜光,梔子喜濕,牡丹、金邊瑞香耐旱,蕙蘭、春蘭耐寒,梔子和茶花喜肥,喜微酸性土壤,茉莉皮實好養,用蜂窩煤的煤灰都能養活。瑞香、蘭草、牡丹最怕澆水過多爛根之類。我都在一次又一次的養花失敗之后才逐漸明白。
有的人不喜歡養花,覺得花兒嬌貴,需好好打理:剪枝、施肥、澆水、除蟲,又要在意光照等等,繁瑣又無趣。其實,我養花很簡單,除了茉莉剪枝,其他一律不管。所有的花兒均不施肥,任他自由生長,花開多開少我都歡喜接受。也從不除蟲,只是把蚊香灰,家里燃的塔香的灰鋪在花盆表面。澆水就更簡單了:茉莉、梔子,兩三天一次水,含笑、臘梅、紅梅四五天一次水,牡丹、蘭草、金邊瑞香不干不澆,澆則澆透,如此而已。
我這么不怎么用心地對待我的花兒,我的花兒們卻總能給我驚喜:春蘭有花苞了,牡丹結種子了,紅梅的葉子凋零,已是打算聚集所有的力量在冰天雪地里自由怒放了……
有時候養花久了,生活也好像變得愜意舒適了,進門就能聞到的縷縷花香,屋子里總也趕不走的蚊蟲似乎也因為芳香型花卉的驅蚊作用少了很多。微風浮動,花影搖曳,歲月靜好……我養了這些花兒,時時在乎他們的生死榮枯,留戀在花叢里,少了許多憂愁,多了一份愜意。外出工作時,似乎也有了一份牽掛,牽掛家里的花兒會不會沒有水喝。我念著他們,他們也念著我。這樣的心情就像是暖暖的春光,需要我們靜靜的去感受,去體會……
老舍的文章里說“有香有味,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既需勞動,又長見識”我覺得真是這樣,自從我養花之后,花兒的生死榮枯似乎也就和我的喜悲哀樂聯系在了一起,它們的花語,曾在無數個雨天一一向我訴說……
插圖/網絡
作家簡介
張紅,女,20歲,喜歡養花,醫術,喜歡泥土,小河和大自然的味道,怕熱鬧,喜歡交各種會民間藝術,比如:做陶瓷,變臉,剪紙,捏泥人之類有特長的朋友,不喜勾心斗角。
長|按|二|維|碼|關|注
用詩和遠方,陪你一路成長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譽顧問:戢覺佑 李品剛
文學顧問:周慶榮 王樹賓 白錦剛
法律顧問: 王 鵬
總編:瑯 瑯
副總:蔡泗明 倪寶元
編審:孟芹玲 何愛紅 孔秋莉
主編:石 瑛 趙春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