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己這句話很心靈雞湯,如何愛自己顯得更接地氣一點。
在目前所接的所有個案當中,我發現,幾乎所有的心理問題的最根本原因,都是因為缺愛。
我們都知道,缺什么補什么這個道理,但是奇怪的是,當我們知道自己缺愛的時候,卻不知道應該怎么辦?
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道理,缺愛,當然是要補愛。
如何補愛呢?從別人身上得到愛,這是一種方式。
可是,不是每個人都能也愿意無條件地給予我們愛的,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愛去給予別人,畢竟,生活中的各種壓力會消耗我們很多的能量,出于本能,人們肯定都會將愛的能量先給自己,況且,別人也許和你一樣,也是非常缺愛的,也是需要從別人身上獲取的。
這樣的話,那我們怎么辦?
有句話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所以,我們還是需要自己愛自己。
那么,怎么愛自己呢?
說到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會說,愛自己,就是對自己好,給自己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于是,很多人吃得很好,穿得很好,也玩得很好,但還是過得不好,就像很多父母,給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受最好的教育,找最好的工作,對孩子有求必應,可是孩子還是過得很不好,甚至還和父母反目成仇,為什么?
我想這是因為很多人所謂的“好”,其實還是停留在物質層面,并沒有從情感上面真的去愛自己。
而物質上面越充實,提示情感下面越空虛。
心理學有個詞語叫做“接納自己”,這個詞語非常爛大街,幾乎每個稍微懂點心理學的都知道,都知道要接納自己,可是實際操作起來,都不知道該怎么接納自己。
接納自己是愛自己的第一步,那么,如何接納自己呢?
有一部分人覺得自己很爛,很差,很糟糕;有一部分人覺得自己雖然還可以,但還是不夠別人好,不夠別人優秀。總之,跟別人相比,自己就是不好的,但是他們又不接受自己不好的一方面,總是想方設法要求自己,不要這樣,不要那樣。
比如,明明受傷了,卻要求自己不要那么矯情,脆弱,要堅強;
比如,明明很憤怒,卻要求自己不要生氣,要平靜,要云淡風輕;
比如,明明糾結了,卻要求自己不要糾結,要果決,要快刀斬亂麻;
比如,明明很痛苦,卻要求自己不要痛苦,要開心,要幸福;
……
你有那么多的情緒問題,但是卻不愿意去面對這些情緒,不愿意面對自己的需求,一味地壓抑自己的需求,放棄自己的需求,這樣的自己,怎么能過得好呢?
如果你受傷了,請告訴自己,我就是受傷了,我可以難過,我可以脆弱,我可以不要堅強;
如果你很憤怒,請告訴自己,我可以生氣,我可以不要平靜,我可以不要云淡風輕;
如果你很糾結,請告訴自己,我可以糾結,我可以不要果決,我可以不快刀斬亂麻;
如果你很痛苦,請告訴自己,我可以痛苦,我可以不要開心,我可以不要幸福。
……
所有的負面情緒都是可以存在的,都是可以接受的,任何人都會有負面的情緒,我也不例外,我就是個普通人,我不是超人,也不是鋼鐵俠。
如果你一直覺得自己就是不夠別人優秀,那么,承認吧,你的確在某些方面是不優秀的,而且可能一輩子也不會比別人優秀。
當你允許負面情緒的存在,允許自己不夠優秀,接下來,你才可能會真正地平靜下來并開始思考,這個時候,你才開始真正接納自己。
當你接納自己,你也許就開始懂得愛惜自己:可憐的自己,為什么要去跟別人比呢,為什么要讓自己那么難過和痛苦呢,為什么要自己折磨自己呢?
愛自己不是不讓自己有負面情緒,而是當自己處于負面情緒的時候,不要讓負面情緒來折磨自己,或者,盡量減少被折磨的時間。
這個比讓自己一直保持high狀態更真實,更讓自己充實和愉悅。
畢竟,生活中矛盾和糾結是一種常態,而幸福不是。而矛盾和糾結醞釀的就是負面情緒,所以,如何面對和處理矛盾和糾結,比要求自己要幸福更實際,更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