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歡丸媽媽,我是陳霜。
今天我們繼續(xù)來讀論語第四篇《里仁篇》。
▲子曰:長按圖片,可轉(zhuǎn)發(fā)至朋友圈
孔子說:“君子懷念道德,小人懷念故土。君子關(guān)心法度,小人關(guān)心恩惠。”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懷,思念、留戀。
土,鄉(xiāng)土,故土。
刑,刑罰。
惠,恩惠。
這里我們重點講一下土字。土字在大象字卡的金部/紅部,家長和小朋友們可以找出來看一下。
土是一個象形字,在甲骨文里,字體的上半部分像是土塊,下面的一橫像是地面。現(xiàn)在的楷書字形里,土塊改成了一個十字的形狀。
這一章說的是君子和小人的對比。君子胸懷遠大、視野開闊,考慮的是道德、法度。而小人則只能看到自己身邊和眼前的家庭、鄉(xiāng)土和小恩小惠。這是君子和小人的區(qū)別。
▲子曰:長按圖片,可查看合集
孔子說:“依據(jù)個人利益做事,會招致很多的怨恨。”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放,fǎng,依據(jù)。
這一章談的是利益。君子不能總是考慮個人利益的得失,更不能總是以個人利益為準(zhǔn)則來做事,否則就會招來別人的怨恨。孔子并不是一味否定個人利益,他曾經(jīng)說過:“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利益首先是建立在仁義的基礎(chǔ)上的。而實際上,如果一個人做的是仁義的事,利益往往也就在其中了。
今天我們讀了《論語》里仁篇的第十一章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第十二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還學(xué)了一個土地的土字。謝謝你的留言和轉(zhuǎn)發(fā),我們下次再見。
▼